遍尝百草,只为人间

丝语林

<h3>那一年,我们到湖北神农故里游览。</h3><h3>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弘扬者,我尤其崇拜神农氏。特别是神农尝百草,他那种为给民族同胞寻找安全可食草药的献身精神。先人们对他也很敬重,所以,才把上千年积累起来的中草药知识,汇集起来编纂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科全书,以他的名字名之,《神农本草经》。</h3> <h3>日前,有朋友一起畅聊中医药文化。友人说,遍尝百草的何止神农氏一人,他不过是我们中国国医大师们的旗帜楷模而已。真正的中医师,都具有神农氏的品格和精神,也包括我们所钟爱的梅花美鹿。</h3><h3>鹿,一句话点到了我的灵感之穴。</h3><h3>就是,神农氏固然有以身试毒的献身精神,但他是伟人智者,不是莽夫,不会特盲目愚蠢地什么都尝,肯定有些高人之处。不然,随意日尝百草,指不定死多少个来回了,哪里还能创建济世救民的丰功伟绩。</h3> <h3>聪明的神农,在于他当时非常了解认知鹿类动物。</h3><h3>鹿,是远先于人类的草食动物。它们的味蕾,在草食动物中,是最为敏感的。什么植物无毒,安全,好吃,营养,它们早先于人类知道,可说是人类的启蒙老师。野地里百草千草,《诗经》中为什么只说鹿"食野之萍,食野之蒿,食野之芩"?水芹、青蒿等等,都是清香的食材,上好的草药。鹿之所以是机敏矫健的动物,除品种遗传基因外,是和它一生有所选择地吃精美食草分不开的。用现在老百姓的话说,鹿的嘴是最嚼性的。我们以为,神农氏的聪明,在于他最先了解认识了鹿,发现了鹿的这一明显特点。而且,能英明借鉴,为自己所用。祖先们追踪狩猎,也一定在跟踪时发现琢磨,鹿都在野外吃什么。它们能吃的,人类一般也可以吃。至少,无毒安全。进而,还有可能养生治病。鹿能吃的,人皆可尝。观察鹿吃,神农氏后始尝百草,方得无恙。神农炎帝陵寝,身边为何有小鹿雕塑陪伴,大概就是记录着小鹿代神农试毒尝草的故事。鹿尝百草,只是本能,非为人类。但我们祖先最早发现鹿的这一特点,用其所长,为人试药,造福了人类。现代制药,都靠小白鼠试验。而神农氏最早发现了鹿的试吃识草功能,带着小鹿寻找百草百药。鹿,是我国发现中草药的小白鼠。</h3> <h3>起初是祖先跟踪鹿食,选择甘美仙草,以为中药。而且,这种循鹿而行的途径,也随鹿而发音命名,称之为路。今人走道,谁不知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人能行走的道,为什么称之为路?这和鹿类动物很有关系。世界上最早的路,是神农先祖们追踪鹿而狩猎,而认知中草药之路。</h3> <h3>再后,先祖们开始更深挖掘鹿对中草药辨识的特异功能。把自己采来拿捏不准的植物,喂给鹿吃,以观反映。鹿能吃的植物,治不治病不说,至少对人是安全的。鹿成了古代中医界的小白鼠。怪不得,我们在古画古诗中发现,名山古刹的庙宇之后庭,大多养鹿。起先只是感觉,善良的美鹿和善良的宗教,有着不解之缘。而实际上,过去的中医,是和道佛儒教往往密不可分的。古时的中医大师,很多也是主持庙堂的高僧。方丈道士们既度百姓心灵之苦,也治百姓身体之病。他们怎样识别采来要给病人服用的草药,很多要靠庭院中的小鹿先尝。如此,一切释然。</h3> <h3>可爱的鹿类动物,当然地成为了古代中草药界的"小白鼠"。是悲是幸,任由评说。但鹿能尝百草的功能,对于我们崇拜的神农氏,对于古代中医药业,对于我们民族同胞的奉献精神,是功不可没的。</h3> <h3>食百草的鹿类,与我们吃草药的民族,命运相关,息息相伴。今天,我们弘扬中医药文化,敬仰缅怀神农炎帝,不也该对成就神农的神农,我们可爱的鹿类动物,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热爱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