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临 : 宋《夜合花图》

入画

<p>  初临宋画,心情如坐过山车,此起彼伏 ,总被瞬间惊艳又瞬间被失落覆没,再度惊喜又再度沉渊……一波三折后方到高处,始见风光旖旎,美景无限。又像追随着老师的步伐让手里素绢经历了一次历史年轮的碾压,又经历了一次时间的洗礼。宋以来,新画初成,掠过清平宴乐的风雅,人世沉浮的跌宕,又经元、明、清朝代更迭,再次飘落你我案前,铁骑的踩踏,战火的熏染,峥嵘岁月中,历史的包浆在这脆弱的绢面上一层层的铺设,又一层层的淘洗,勾线,分染、罩染、清洗,再分染,再罩染再提染,正面着色背面衬色托底,多重反复,当尘埃落定,它早已是涤尽铅华,脱尘若素。案前这一小小画幅,竟有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际遇,怎不让人感慨……</p><p> 在这初次演习中,隔着屏幕,童老师和亓老师不遗余力地用心设计课程,耐心指导着每个学员们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我们都不敢半点疏漏,一步不到位便步步偏颇,若想在工序上偷工减料,那更是自损八百,得不偿失。画画本来就是件追求圆满的事情,如果将绘画作为一种修行,那这工笔画当属最追求细致完美的一种修行吧!</p><p> 宋画承载着宋代社会及其文化的富庶、成熟,精致和细腻。最后呈现的在画面上是一种典雅,安宁、内敛、静谧。无论原始画面多么的绚丽,经历了时间的打磨虽早已斑驳的不着一丝烟火尘俗之气,却更显宽博和包容,低调、奢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夜合花图》原作/网络照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夜合花图》宋,绢本,设色,24.5cmx25.4cm,无,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夜合花,高洁不俗,寓意美好。《夜合花图》是宋画里的经典之作,用它来学习画叶片的技法乃最佳之选……</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入画日记⊙﹏⊙</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取自自美篇老姚的摄影作品,感谢。</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i></b></p> <p>  以下是按绘画过程, 以倒叙方式记录了一些值得自己注意的事项,以不枉老师们的指点和这段愉快的学习时间。</p><p> 初临,有技术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又未见过真迹,画面中不乏愚拙和错位,要求不能太高,作成一篇主要为了和初学画友们交流,和路过老师朋友的指点,如果能达成心愿我将不胜感激。若不想看后面繁琐的步骤细节,只看前几幅图即可😄😄,为了不失真照片未做其他处理,画面的白色是整幅画的画眼,是闪烁着一层辉光的,照片拍的太实了,便失去了那种圣洁的感觉,姑且如此吧!</p> 临《夜合花图》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花枝深入刻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花枝画的比较笨,开始勾线的时候没把线形弄准确,所以深入刻画的时候是硬生生地提出来的,把素描功夫都用上了😓……</p><p>所以工笔画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是严谨的,否则就是给自己的后续制造麻烦。</p> <p>  在反叶的边缘处染了一些淡淡的红色,这个补色关系用的还不错,让叶子的绿色部分显得更滋润了些。</p> <p>第十二课 正面进行,对照原作整体调整。</p><p>1、萼片和上部花枝,根据原作亮度调节深浅。</p><p>2、下半截树枝的深入,饱满体积色彩。</p><p>3、勾叶脉,注意轻重虚实,清水清理边缘部位,加强叶脉与叶面的融合。</p><p>4、无有任何问题后,胶矾水固色,结束。</p> <p>不舍的删掉,保存一下……</p> <p>第十一课,</p><p> 深入花瓣 加强厚重感,层次感,色泽。</p><p>1、反面进行衬色:钛白 中浓度,分染两遍,罩染一遍,共三遍。背面刷胶矾水。</p><p>2、正面进行,提染:分层次,少量多次,但保留底色。第二遍,稍浓,局部提染。第三遍强调局部。第四遍,淡薄罩染。结束。</p><p>3、叶子根部:胭脂加朱砂,淡色,两遍。</p><p>4、刷一遍淡茶色,结束。再根据需要确定胶矾水。</p> <p>  这几个反叶泛白的地方就是之前因为叶脉颜色太重而被洗掉的颜色……😔 </p><p> 另外,花枝用色太亮,后来加了其他颜色压了下去才融合了许多</p> <p>  这三张照片中花萼的颜色最接近我的临作,偏一点点黄的石绿色,也是我认为好看的。如有机会一定去看原作到底是什么颜色,印刷品的色彩都难以捉摸,想真正的学习宋画,对着普通印刷品临也是真的不够靠谱,但作为技法的学习只能这样了……</p><p> 我们所用的化学合成颜料和原作所用的矿物质颜料无论色泽和质感有着天壤之别,古人们用的矿物质石绿非常漂亮,百年之后依然宝色莹润,可我们用的锡管里再新鲜颜料用在画上也缺乏光彩,多年后也会黯然失色,所以很多有成就的画家不惜重金来获取高品质颜料,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呈现自己完美的愿望,和更长久保存自己很不容易的创作,其它画材也是如此,圈内人大概了解一些。这次临摹中的叶片,原作薄透的蓝灰色里渗透出来的那种莹润的绿色,让一副老旧的作品依然换发着生机,除了技法也许与颜料也有一定的关系。</p><p> 那天看到一个画家老师用的自制矿物颜料好漂亮,一问昂贵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蜡笔大小的一块彩墨,少则一百多,贵的二百多,一套基本色下来也得两千元左右吧…这还不知是不是真的矿物色。莫道画无好颜色,无奈囊中羞涩啊……</p><p>好在我这水准,用锡管装的足够了,只是不知道颜色方向对不对。</p> <p>  因为绢是半透明的,把它放在不同色背景上,或者不同的角度去拍照就显示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美感。很有意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绢背面进行: 萼片上部花枝(</b>第十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萼片:三绿藤黄,加白,再加赭石,偏暖漂亮的浅黄绿色。从根部向尖部分染,作为垫色,</p><p> 萼片与上部花枝一起罩色,半透明状。</p><p>分染一遍。若不足也可多染几遍。树枝一定要小笔细致,刻画出细节。</p><p> 叶柄部位的颜色,用萼片颜色调浅一些即可。提亮了原来的暗</p><p> 平涂反叶的颜色,在萼片色的基础上加点花青,偏冷即可。用时这个颜色很淡也是比较透明的。</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正叶的叶子</span>颜色:赭石花青藤黄,再加原来的萼片颜色,加水。比橄榄绿还要暖的暖绿色,平涂。</p> <p>  其实,勾叶脉的时候,童老师一直强调要注意叶脉一定要淡一点,让他们虚一些,但我仍然自以为叶子还会再进行处理,叶脉颜色重一些也无所谓的,到最后加其他颜色一覆盖斑驳感不就出来了吗,虚实度也有了多好啊!可直到最后,叶面也没有再处理😂这就是我自以为是的恶果……</p> <p> 应该是最后勾叶脉的,我自作主张,先勾叶脉然后再调整深入其他……也许在后续整理中能一破叶脉的虚实度吧。果然,有两个反叶部分线条颜色太重太实了,只能洗,墨色很难洗,须用力搓,就把原先上好的底色也洗的泛白了,重新补色也不如原色自然……</p> <p>其实这个紫灰底色色也很漂亮</p> <p>逆光</p> <p>绢透光效果</p> <p> 童老师提醒我:花枝还没深入刻画。😓😌呃,我还以为已经完成了呢,所以就急着拍照片上作业……其实后面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深入处理……</p> <p>  调整后 ,我以为再染一下叶柄,花枝再深入一些,勾上叶脉就算竣工了。</p><p><br></p><p> 叶子还是没画好,勾线时,前后主次虚实没有把握好,总想染色时可以掩饰一下的,可好的作品色和线是相互依存的,最后才知道偷懒肯定会露马脚的。再之,分染时手法不太对,一片叶子总想一笔下来,图点省事,最后只能落得个平滑空洞不丰富,虽是后知后觉,也算觉悟。点染也没做到位,叶子秩序感不强,亦或是手太欠总想补一补,结果染的遍数太多了有些油腻,出不来原作那种轻松的味道。</p><p><br></p><p> 跟着老师的步骤去画,心底没有多少预设,按部就班,画面必然显得有些僵硬,如果熟练一些心中有数了应该会好些……</p><p><br></p><p> 手机拍照颜色总是有偏差。但整体感觉差别不是很大的。临《夜合花图》留记。</p> <p>  到这一步曾经到崩溃的边缘,叶子黑乎乎的了,油腻不透彻,认为和原作差的太远,没希望了把它救回来了……</p> <p>这个萼片的绿比较接近我画面真实颜色,但背景色和叶面颜色太暗。</p> <p>遇到阳光我就想拍照片,所以拍了好多片子,也是因为学会了一个避免手机拍照偏色的方法……所以来了好多张白纸衬色的照片。</p> <p>这个光线拍颜色偏冷,图片这种色调很沉着很冷静,好看,留一下。</p> <p>窗外鸟语花香</p> <p>风干花</p> <p>正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绢正面进行的工作:深入叶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一遍,分染叶子</span>根部的颜色,分染留水线。面积不许大墨绿偏蓝灰色(花青三绿藤黄墨)</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二遍,</span>点染的方式,有些斑驳的效果,或者弥补不均匀的地方。</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三遍,叶子</span>根据画面要求再进行调整,点染。参考原作。</p><p> 虫洞的颜色,赭石墨,积染,点染法</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四遍叶子罩染</span>,(花青、腾黄一点、三绿,)呈暖浅绿色。</p><p>上一边茶色,过程中顺便清洗杂质,干后再刷一遍胶矾水。</p> <p> 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我真不忍心再继续了,因为这样已经很美了,生怕继续画会破坏了这种美感。</p><p><br></p> <p>这是背面上色完的样子,清洗后未干。</p> <p> 因为一遍遍的清洗,那五遍的茶色底色,都快被我洗没了,不过,重底色是必须的,后来又补了五遍茶色,然后继续深入……</p> <p>  有点闲不住,总想拿起笔来染两笔,结果染的过了,叶子颜色死掉了 ,感觉自己的画面很累,别的同学的都很轻松。不容易清洗,费了劲,后来连背景色都给冲洗掉了,不过也未必是坏事,多洗几遍也会增加预想不到的厚重感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截屏童老师的演示花瓣白色平涂一遍后效果</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截屏童老师的演示反面上色叶片花枝之后效果,轻松感。</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八课 :背面着色,叶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共三个小节:</p><p> 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叶子染色。</span>用同一个淡淡的颜色(三绿花青腾黄用赭石压一下)<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正叶两遍,反叶一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第一遍</span>(从叶子根部开始平涂分染也就是正反叶分别平涂,不用留水线。这一遍很重要,它确定了反叶的颜色,和正叶的基色)</p><p> 清洗, 叶片第一遍完成后,刷湿一遍,将边缘线上的淤堵的颜料清洗掉,可以用点力擦洗。洗完干后,再进行<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正叶的第二遍分染</span>,暖色橄榄绿色。在原来涂正叶的颜色加农就可以了。不留水线分染,边缘用清水笔分染开来所以不用清洗。</p><p> 2、萼片、上下枝子染色,各两遍。颜色就用正叶颜色加白提高亮度就可以了,从尖部向根除分染。最后染花枝,上半部分同花萼色即可,下半部分树枝,赭石和一点点胭脂一点点墨,平涂即可。各两遍</p><p> 3、染白色花瓣(两遍)平涂,中浓度不留水线。</p><p> 完成之后,再请洗一遍,干后还要在绢的反面刷胶矾水。</p> <p>阳光撒落在画面上,徉尚在这片迷人的光影变幻中……</p> <p>醉在迷人的光影里……</p> <p>阳光明媚,花开正好。</p> <p>  这一图片童老师的视频演示中 截屏 干净利落,花的白色,最小号染色笔。淡淡的白色,把花瓣从黄灰色里提出来了,画上的线条也很迷人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面着色</b>: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这一遍终于把花儿从泥潭里拽了出来了,立马感觉眼前一亮 ,前途又无限光明……</p><p> 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平涂叶子</span>,墨绿色(花青,藤黄,三绿少点,点点的墨增加灰度。)颜色比较淡透明色也很美的,注意边缘部位颜色不要没过轮廓线跑出来。清水笔辅助边缘和虫洞。</p><p> 平涂 萼片和上枝: 浅色暖绿,也就是萼片的基色(三绿、藤黄、赭石少)其实这一遍所有的平涂也都是基色。</p><p> 2、<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分染叶子</span>和下部花枝。</p><p> 分染染叶子:墨、兰色(花青多一些、藤黄、一点墨)。赭石和墨点着分染下半部分花枝。</p><p> 3、花的白色,最小号染色笔。淡淡的白色,把花瓣从灰黄色里提出来了,这一遍可以强调几片白色花瓣,将白花呈现出来,不要企图一遍完成,多遍薄涂才见效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七课 深入刻画</p> <p>  又顺手拍了刚完成的山茶花,复习的上次的作业《山茶花》,比第一次画的叶片好多了吧!</p> <p>此时案前的花开正盛,让我眼前一亮……</p> <p>  十遍茶色简直让我崩溃,之前画的那些蓝灰色的美妙的色彩,几乎是全军覆没,全变成了黄突突茫然一片,五遍之后不舍的再涂,再涂就真的涂没了,那种失落无以表述……原物颜色比照片重的多。</p> <p>刷上十遍茶色,一至两遍胶矾水。(一遍干了再刷第二遍,干了再进行第三遍,类推……)</p> <p>  一次画了两幅稿子,一个是古色绢一个是白绢。 </p> <p>不同层次的灰色美了极,一点不逊于西画中的高级灰啊!</p> <p>我染的萼片颜色有点偏重了</p> <p>萼片与花瓣</p> <p> 花枝 哇!形态初见,已经很好看了,绢很滋润,颜色也很微妙……很喜欢,留影以记。</p> <p>虫眼</p> <p>花枝,虫眼</p> <p>叶片</p> <p>叶片</p> <p>  叶片分染: 花青墨、正叶和反叶层次不同。</p><p> 第一步:正叶反叶同时分染,还是以淡为主、留水线,叶根处起,染出叶片反转等结构,面积无需太大</p><p> 第二步:主要是强调重色部分,将叶片之间的浓淡层次分开。</p><p> 第三步: 分染枝子、虫洞:调色(略)</p><p> 第四步: 深入分染萼片和花瓣,淡赭黄色,白色花、小号染色笔,中浓度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六课 :第二次分染 加色</p><p><br></p> <p>花瓣分染:藤黄三绿赭石</p><p>花枝,赭石墨</p> <p>  第一遍叶子分染,花枝分染,萼片分染,花瓣初步分染。(淡淡的、留水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课初步分染</b></p><p><br></p> <p>  勾线没有达到满意,但比上次好多了,因为等到买了新勾线笔才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对的。再就是,勾线之前也要看好画面虚实关系,否则颜色和线条会打架会互相干扰。</p> <p>  花枝太不严谨了,还缺乏组织线条的能力。</p> <p>  勾线也是讲究强弱虚实对比的,勾不出具有韵味的线条,只能作为一个分界线了,尴尬了吧!别以为上了颜色就能掩盖这个缺点,到后来你会发现线和色互不相碍,彼此依托的效果才是最佳,道理都懂,关键是得用的时候要落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勾线</b></p><p><br></p> <p>  年过半百, 经历一次真正的宋画临摹过程也算是一种较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吧,上一幅小画《山茶花》,两三遍了竟然还没记全记清楚程序,是记忆力衰退,还是什么……这次程序更加复杂,需要更加努力💪💪💪加三根鸡腿祝成功!</p> 临夜合花图 下面是童老师和亓老师的作品 <p>《夜合花图》</p> <p>  小童老师的范画里处处透露着他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画风,更有个人气质里特更有的温和细腻和精致,当然,画面里的那一种优雅和静气,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心境和状态,是我等最不具备并迫切需要的东西,无论你承不承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想画请联系亓老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微信号dexintang123456</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