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无数的逆行者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行动书写人间大爱。这里面不乏我们青年同志的身影!</p><p> </p> <p> 不忘初心,彰显新时代青年作为。这场战役中不仅有老前辈们在坚守奋战,更有无数年轻的身影冲锋在前。在父母眼中,他们是孩子,更是心肝宝贝。但是在这一刻,在国家、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毅然决然,写下请战书,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p> 医院安全的“守门人”—罗万军 <p>作为院感科的主任,疫情期间未休息过一天。</p><p>为了保障广大患儿、家长及全院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她每天奋战在一线,检查防护用品的储备及医务人员防护,牢牢把好院内前线的“防护关”。</p> <p> 工作以院为家、确保信息上报,时刻绷紧“感控弦”。她说:“院感防控是一项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感染的风险有时防不胜防,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把感控提到最高,把风险降至最低。”</p> <p>她用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铸就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p> 隔离病房“蝴蝶阿姨”—李力 <p> 由于科室的无陪患儿较多,她每天进入隔离病房前,都会在自己防护服背后画一只蝴蝶,只为拉近和孩子的距离,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取得孩子的配合。</p> <p>当呼吸内科隔离病房需要专人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时,作为一名90后青年党员,她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主动接下了全科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的工作。鼻咽拭子采样看似简单,但其实风险重重,几乎是与病毒面对面。相比成年人,小孩子的鼻咽拭子的采样显得更为困难。每采集一份标本,虽然只需短短的十几秒,感染病毒的几率却是几十倍,但是她却毫不退却。</p> 新生儿的守护神—-王劲 <p>“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我与身边的伙伴们面对挑战,坚定“豁得出去”的决心。用奋斗铸就青春底色、用行动兑现医者诺言。</p> <p>“唱响儿科抗疫青春之歌”——新冠宝宝守护人!4月3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的团日活动,线上分享儿科抗疫事迹!</p> 雷神山的战士——-陈果 <p>“95后”青年的义不容辞和努力坚守!</p><p>CT是新冠病毒的重要标准,不论是病人的确诊,病情的发展,出院前检查,每天有大量病人需要检查。而我会努力坚守到最后,绝不会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p> <p>雷神山医院里每天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在感染病房里穿梭,推着床边拍片机为新冠肺炎患者“上门”检查,一部分重症患者由于不能脱离呼吸机以及ECMO(人工肺),只能接受“床旁胸片检查(DR检查)”,这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操作。她说:“可人需要有忘我的境界!”</p> 方舱抗疫—团员干部董蔼玲 <p>青春书写 儿医担当</p><p>她是年轻的90后,也是入党近10年的“老”党员,更是手术综合团支部的支部书记,奋战一线,支援方舱,更加义不容辞!必须全力以赴!</p> <p>4月3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的“唱响儿科抗疫青春之歌”团日活动中,她说:“面对病毒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我没有流泪;与家人的短暂别离,我没有流泪;但出院时患者的一句感谢,一个笑脸,一个鞠躬,却让我红了眼眶…”</p> <p> 疫情吹响了集结令,平日里娇小的姑娘们、帅气的大男孩们,纷纷冲上了抗疫的前线。他们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团组织、党组织和人民的忠诚!</p><p> 心怀责任、勇于担当,这就是我们当代青年的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