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睡觉的人

今天就好

<p>&nbsp; 超长假期结束了,开学了,考试了,学生睡着了。</p><p>&nbsp;&nbsp; &nbsp; 对那些考场睡觉的学生,我是不理解的。因为我没有这种经历,中规中矩的我只能猜测他们的心理。可能原因一:所有的题目都不会。可能原因二:真的困了。还会有什么可能呢?人的复杂性与生活的多变性,让我相信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p> <p>  对待监考,我向来是认真的。但是那天考场,我发现了一页空白纸,于是,我的心全都拴在了那张纸上。它成为我寂寞监考的精神寄托。我写啊,画啊,直到它变成我想要的样子。我当然知道监考不能分心,但是那个时刻,那张白纸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有的时候,人会失去理智的。</p><p>&nbsp;&nbsp;&nbsp; 那么,考场睡觉的学生是否也因为某个事情而丧失理智呢?我可以肯定的是,没人认为在考试时候睡觉这件事是正确的,但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人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人会沉浸于其中而无法自拔。</p><p>&nbsp;&nbsp;&nbsp; 如果有一个人出现了或某件事发生了,并且打断了我的臆想与冲动,我也许会立刻停止我对那张白纸的期待。那么,学生呢?是否也会如此呢?我曾经出现过,在考场上试图叫醒那些睡觉的学生。但结果是能够叫醒的只不过十之一二。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一句话是,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么他们真是装睡吗?可能他们是真的不愿醒吧。</p> <p> 我曾经反思过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陪伴,教育是等待,教育是真诚。但对于教育是分数的说法,我一直保持警惕。而当现实无数次告诉你,教育是分数时,你会怎样选择?与众相同呗!我必须妥协。学生也是这样的,他们的选择更少,只有屈从强者这一条。不然他们如何生存?我也是一样。</p><p>&nbsp;&nbsp; &nbsp; 那装睡的学生呢?他们需要强者的当头棒喝还是陪伴与等待呢?也许他们都需要,而且他们需要的东西绝不仅仅是这两样。</p><p>&nbsp;&nbsp; &nbsp; 我想起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天生具有读写障碍的孩子,伊夏的生活就是发呆发呆发呆,无论上课还是考试。因为伊夏对生活无力反抗,只能选择自我封闭。父母老师的严厉训斥对他没有作用,同学们的优秀只会让他更加自卑,温暖的同桌是难得的,但是对于急需改变自身困境的伊夏来说也是无用的。最终,尼克老师拯救了伊夏。尼克老师温暖的陪伴,强势对抗学校和伊夏的父母,这些都让伊夏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但是让伊夏走出困境的关键是尼克和伊夏都爱画画。因为画画,尼克第一次站在了人群的中央,成为那个最受瞩目的人,成为那个最闪亮的人。他走出了困境,他的生活由此改变。而这个结果的必要条件是尼克和伊夏的爱好相同,喜欢画画。</p><p>&nbsp;&nbsp;&nbsp; 但是,如果尼克老师不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呢?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想象无数种悲剧结局。当然,这个电影是大圆满的结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可能。</p> <p>  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我在现实中看到的多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类似问题。家长用暴力威胁,老师灌输洗脑。在面对暴力与洗脑的双重威胁下,学生要想生存,唯有低头。这样周而复始最终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彻底信服二加二等于五,分数即是上帝,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达到了。</p><p>&nbsp;&nbsp;&nbsp; 有一个电影能很好的证明这个方法的实际效果。</p><p>&nbsp;&nbsp; 《奇异博士》中自恃天才的兰奇医生,死活不承认有灵魂的存在,怎么讲道理就是不信!实在无奈,秃头女法师为了让他信服,一巴掌把他的灵魂拍出了窍,又一巴掌把他拍出了地球,在同时感受到身体和灵魂的剧烈震撼,处于生死剥离之间以后,不得不低头!为了让兰奇学会法术,秃头女法师让他自学理论,并亲自示范,甚至找来一个没有手的法师演练法术增强兰奇的自信心,但结果是兰奇依然使不出法术。最后,秃头女法师直接把他扔到珠穆朗玛峰,现实情境就是要么冻死,要么学会法术自己回来。结果当然是在冻死的威胁下,他学会了法术。</p><p>&nbsp;&nbsp;&nbsp; &nbsp; 可见,人几乎无可能通过劝说和正面引导而被改变。大多时候是因为有强有力的威胁手段,令人权衡得失从而做出了妥协。</p><p> 确然,暴力或是威胁,这样的词汇是不和谐的,但是这种不和谐真真切切地存在,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回避。</p> <p>&nbsp; 所以,面对考场睡觉的学生该怎么做呢?你有选择了吗?</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