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刺激的甘孜康巴旅游记

龚泽喜

<p>  为了散散心,走出都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我们一家四人,自驾车于2014年9月12日12时从成都出发,途经雅安市、泸定县、康定县、新都桥、四姑娘山等地,行程一千多公里,历时三天,然后回到成都。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惊险刺激的一次旅行,终生难忘。 </p><p> 我们从成都驾车沿成雅高速公路行驶了大约三个半小时到达石棉县,然后出高速驶向泸定县。石棉县距泸定县112公里,因路况不好,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泸定县。下车停留半个小时参观泸定桥,并在此照相留念。泸定桥全长101米,桥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桥的左右两边各两根铁链作为桥的栏杆。下面并排9根铁链,铺上木板作为桥面供人行走。桥下是湍急的大渡河,波浪翻滚,水势汹涌,站在桥面上仿佛整个人都在摇动。我手扶着桥上的铁链,试探着准备过桥,不知是人老了还是患有恐高症的原因?在桥面上像荡秋千似地走了几步,看着桥下咆哮奔腾的河水,感觉自己的身子似乎在桥上漂浮摇晃起来,出现头晕心慌脚发软的现象,就不敢再往前走啦!无奈只好转身回到桥头。 </p><p> 此时此刻,蓦然回想起八一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的电影《飞夺泸定桥》,展现了当年红军22勇士冒着生命危险,胜利夺取泸定桥的英勇事迹,真是可歌可泣,令人敬佩。</p><p><br></p> <h3>泸定桥</h3> <h3>泸定桥</h3> <h3>泸定桥</h3> <h3>泸定桥</h3> <h3>泸定桥</h3> <p>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家人迎着初升的太阳,兴致勃勃地驾车到新都桥。康定到新都桥 77 公里,途中需要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该山最高峰 4900 米。折多山的盘山公路就像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像之字形一样拐了一湾又一湾,直至山顶。 </p><p> 车行驶到折多山半山腰的一个观景台旁边,我们下车休息,看见太阳正好照射在对面高山上,金黄色一片,耀眼夺目。山间云雾缭绕,有的像缥缈的轻纱,冉冉上升;有的像白色的腰带,一圈一圈的缠绕在山间,随气流的上升而缓缓向山顶漂移。</p> <h3>云雾像缥缈的轻纱冉冉上升</h3> <p>  爬了3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终于到达折多山哑口。路边有白色的佛塔,山顶上有一座金黄色的寺庙。藏式经幡悬挂在佛塔至寺庙之间的山路上,随风飘扬。站在哑口,阵阵冷风袭来,顿感凉意。由于山高缺氧,稍微走快一点就感觉胸闷气紧,呼吸急促,说话上气不接下气。 </p><p> 从垭口往右行走一百米,视野开阔,一片草原突然出现在眼前。在几公里以外的对面山上,《康定情歌》四个白色的大字展现在眼前,格外醒目,使人豁然开朗,旅途的疲劳顿时一扫而光。流行多年而经久不衰的《康定情歌》对唱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此山之间?令人思绪不断,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的佛塔和寺庙</p> <h3>折多山的白色佛塔</h3> <h3>《康定情歌》</h3> <h3>《康定情歌》</h3> <h3>巜康定情歌》</h3> <p>  翻过折多山垭口一路下行30多公里就到达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折多山到新都桥的公路两边都是小山,两山之间是绿色的草原,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穿过草原流向远方。一群群牦牛和马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小河旁边,金黄色的牧民小院,星星点点地矗立在草原上,十分耀眼。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生长在小河旁边。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映入眼帘,使大自然与人融合为一体,好像来到了世外桃源。 </p><p> 新都桥如诗如画般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到此旅游拍美景。而且新都桥家家户户爱种花,各家庭院里栽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窗台上也摆满了盆栽的鲜花,花儿开得鲜艳夺目。</p> <h3>新都桥的藏民小院</h3> <h3>新都桥的小河</h3> <h3>小河边上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h3> <h3>河边草地上放牧的牦牛和马</h3> <h3>河边草地上放牧的牦牛和马</h3> <h3>新都桥</h3> <h3>新都桥的草地</h3> <h3>挂满经幡的小桥流水</h3> <h3>新都桥艳丽的芍药花</h3> <h3>藏民门前种的鲜花,</h3> <h3>窗台上盆栽的鲜花</h3> <h3>新都桥的小河</h3> <p>  离开新都桥来到塔公草原,巳是下午两点多钟。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草原与天际相连,远处的雅拉神山屹立在草原边上。山顶上终年不化的冰雪,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白光。塔公草原地势平缓开阔,各种颜色的小花撒落在草原上,遍地都是牛羊和马,没人放牧。我们一家四人各租了一匹藏马,走马观花似地骑游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向丹巴县出发。在经过著名的塔公寺庙时,看见该寺庙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寺庙旁边有多座颜色不一样的佛塔。因时间紧赶路急的原因,匆匆离开塔公寺庙前往丹巴县,再到小金县住宿。</p> <h3>一望无垠的塔公草原</h3> <p class="ql-block">  骑马漫步塔公草原</p> <p class="ql-block">  一望无垠的塔公草原</p> <h3>塔公草原</h3> <h3>塔公草原</h3> <h3>塔公草原</h3> <h3>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穿过塔公草原</h3> <h3>塔公草原上的牦牛和马</h3> <h3>塔公草原上的小河</h3> <h3>在马背上和藏民合影</h3> <h3>骑马漫步塔公草原</h3> <h3>藏民小妹妹</h3> <h3>塔公草原上的藏民姐妹</h3> <h3>一望无垠的塔公草原</h3> <h3>蓝天白云大草原</h3> <h3>一望无垠的塔公草原</h3> <h3>塔公草原</h3> <h3>塔公草原上的白色佛塔</h3> <h3>塔公草原</h3> <h3>骑马漫游塔公草原</h3> <h3>与天际相连的塔公草原</h3> <p>  第三天早晨八点钟,我们从小金县出发沿河边公路来到旅游胜地"四姑娘山″。</p><p> 四姑娘山主峰 6250 米,平均海拔3000多米。四姑娘山由长坪沟,海子沟和双桥沟三个景区组成。因时间关系,我们选择旅游双桥沟,其他两个景区只好放弃。 </p><p> 双桥沟全程 34.8 公里,沟口海 拔3000米,沟尾 3840 米。游客乘坐旅游 观光车首先到达沟尾,然后再回头观看一个一个的景点,最后从沟口出山。双桥沟由红杉林、四姑娜措、盆景滩、人参果坪、撵鱼坝和荆棘林等六个景点组成。植物按海拔高度有序分布,沟口是白杨林生长带,约有十公里。沟的中部生长的是沙棘林带,长 4 公里。据说有的沙棘树生长了一千年以上,形态千奇百怪,婀娜多姿。沟尾生长的是红杉和冷杉两种杉树。四姑娘山上有100多条瀑布和无数千年遗存的冰川,每年吸引很多中外登山爱好者前去参加攀岩活动。 </p><p> 四姑娘山有雄伟的大雪山,有各种树木组成的原始森林,有潺潺流水的河谷溪流,是旅游观光、登山攀岩和漂流的好地方。 </p> <h3>四姑娘山的猫鼻梁</h3> <h3>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主峰</h3> <h3>四姑娘山的小桥流水</h3> <h3>四姑娘山的小桥流水</h3> <h3>远眺四姑娘山主峰。</h3> <h3>四姑娘山的红杉树林。</h3> <h3>四姑娘山小河边放牧的牦牛和马</h3> <h3>四姑娘山景区</h3> <h3>玉兔雪山</h3> <h3>  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景区</h3> <h3>玉兔雪山</h3> <h3>四姑娘山生长的红杉和冷杉</h3> <h3>四姑娘山脚下的佛塔</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河水中的树木</h3> <h3>四姑娘山河水中的树木</h3> <h3>四姑娘山的河边草地</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  四姑娘山</h3> <h3>四姑娘山的小河</h3> <h3>玉兔雪山</h3> <h3>四姑娘山的小河</h3> <h3>四姑娘山的小河</h3> <h3>四姑娘山的小桥流水</h3> <h3>四姑娘山小河边上放牧的牦牛和马</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生长在河水中的树木</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h3>四姑娘山</h3> <h3>四姑娘山风景区</h3> <p>  从四姑娘山出来后,在回成都的途中必须翻越巴朗山,主峰海拨4541米。翻越巴郎山要连续上坡40多公里,全是之字形的盘山公路。汽车行驶了一个小时,爬上了海拨4114米巴郎山垭口。站到哑一看,简直是东西两重天。上坡的西面山上阳光普照,视野开阔,大小群山尽收眼中。而下坡的东面山,山顶艳阳高照,往下一望,全是雾茫茫一片。开始还能看见路面,慢慢地越往山下走,雾气越大,道路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后来弥漫的大雾笼罩了整个大山,看不见任何物体,只好打开汽车防雾灯慢慢前行。随着大雾不断向山顶漂移,道路时隐时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按喇叭,小心翼翼的前行。经过一小时的谨慎驾驶,走完下坡路,于下午14点30分到达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p> <h3>巴郎山的盘山公路</h3> <h3>海拔4541米的巴郎山</h3> <h3>海拔4541米的巴郎山</h3> <p>  从卧龙到成都 120多公里,如果按正常速度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但是我们走错了路,行驶了八个多小时,才提心吊胆地回到成都。 </p><p> 由于事先没有了解道路状况,我们错误地闯入了汶川地震后,基本上很少有车行驶的报废公路。公路经汶川大地震后,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加之不断受到大雨的冲刷以及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破坏,公路早已面目全非。路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大坑和小坑,水泥路已变成烂泥巴路。 </p><p> 我们驾车沿着河边公路往前走,两边全是陡峭的大山,山上掉石头下来,不是落到公路上就是掉到河里,非常危险。 </p><p> 公路限速每小时 5公路,在这样的公路上开车跟人走路差不多快。而且想开快也快不起来,因为必须不断地避开公路上的大坑小坑,尤其是在建桥大卡车压过的深深的路槽上经过,更要格外小心。 </p><p> 途中有段公路,完全是用小石块堆在河面上形成的简易公路,路面起伏不平。车头有时顺路面翘起而悬在空中,随即往下落,在车头往下落的时候看不见前面的公路,只能凭感觉掌握方向盘,稍不小心车就会掉到河里,后果不堪设想。 </p><p> 在这样的路上开车真是揪心,每时每刻都不敢掉以轻心。既要躲避路面的坑槽,又要防止落石伤人。大家非常后悔,不该选择走这条地震公路。但是,也不能调头回去,因为回头的路更难走。我们好比是离了玄的箭,开弓没有回头路,只能大胆的硬着头皮往前走。 </p><p> 更可怕的是在这段公路上,要经过三个隧道。前二个是裸体巷道,没有照明灯,但是路面较平,比前面走过的烂公路强多了。进入第三个隧道顿时感到阴森恐怖,该隧道刚完工不久,没有照明灯,也是裸体巷道。顶部的积水顺着岩缝往下流,落到车顶上发出啪啪啪的响声,怪吓人的。隧道地面坑坑洼洼,路面全被山水淹没了。偶尔看见有石头露出水面,不知道哪边水深,哪边水浅,只能大胆试探着往前行走。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非常害怕汽车熄火,呆在又黑又危险的燧道中,后果难以预料。 </p><p> 谢天谢地,好不容易走出了阴森恐怖的三个隧道,紧张的心情稍微好转。然后继续在危险的公路上缓慢行驶,终于在当晚 19时 30分走完极坏公路,到达汶川县收费站,再经都江堰平安回到成都已是晚上21点多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