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星期四,晴,8:30出发去佛罗伦萨,从威尼斯乘坐旅游大巴到佛罗伦萨270公里。导游在车上说了不少改开后最早来欧创业的福建青田人温州人创业的故事。中午12点,车到达佛罗伦萨。<br><br>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城市,1860年意大利统一后将佛罗伦萨作为意大利的首都,直到1871年。<br>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鲜花之城”。15世纪至16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是文艺复兴的摇篮。伟大诗人但丁就出生在这里,而被称为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1506年聚会于此,成为艺术史上的千古美谈。<br>城市地处丘陵地带,阿诺河横贯佛罗伦萨市内,有一些年轻人在河边的草地上写生和晒日光浴。<br> 城市人口40多万,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城区道路都不宽,石板路两侧停满了汽车。 先吃中午饭,烤牛排,一块牛排有一公斤多,两个人吃一块,还配有意大利的红酒,吃完饭,大部分人的脸都是红彤彤的。 我们先去市政厅--维琪奥宫,这座宫殿外观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格,主要部分用块石垒成,后面那一部分用红砖,房屋看来正在修缮。意大利人修旧如旧,希望能够保留文物当年的形态。 维其奥宫曾经是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3至17世纪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统治佛罗伦萨长达三个世纪,先后走出三位教皇、两位法国皇后。始建于13世纪的 罗马式石砌建筑依旧厚重威严。<br> 如今这里是 佛罗伦萨 市政厅,同时也对公众开放。<br> 巨商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正是有了他们,佛罗伦萨才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从大门进入维其奥宫,犹如走进了一座艺术殿堂,柱子、屋顶、四壁、雕塑......无不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彰显了美第奇(Medici)家族雄厚的财力和对艺术的狂热与支持。 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又名领主广场,也叫西尼奥里亚广场。领主广场,"L"形,得名于领主宫(维其奥宫),这里至今仍是该市政治中心。94米高的钟楼是市区内除了圣母百花大教堂外,最显眼的建筑。 "祖国之父"柯西莫.麦迪奇的骑马雕像睥睨全场。这座雕像由 佛罗伦萨 雕塑家詹波隆那创作。 科西莫一世(1389-1464)开创了 佛罗伦萨 最辉煌的时代,被 佛罗伦萨 人尊称“国父”。 钟楼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从1873年来一直守候在市政厅门口左侧,大卫塑像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那是复制品,米开朗基罗原作收藏在学院美术馆。 右侧一尊是《赫拉克勒斯与卡库斯》,作者巴乔•班迪内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家。 大卫像一侧,海神的塑像正在维修。这些雕塑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整个广场俨然是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邻近维其奥宫的集会所(也有称佣兵凉廊)有许多大理石和青铜人物雕像。当初为修道院院长和行政长官宣读文告的会场。 詹波隆那的作品 "珀耳修斯和美杜莎的首级",表现这位希腊神话英雄右手持剑,左手耀武扬威地高举美杜莎被斩的首级。 大理 石群雕《掳掠波吕克塞娜》是雕塑家庀奥.费迪用了十年时间(1555-1565年)完成的作品。题材取自古 希腊 神话,波吕克塞娜是特洛伊的美丽的公主,特洛伊城被毁灭后,士兵将她掳掠祭奠战死的 希腊 大将阿喀琉斯。 邦迪奈利 (1533年)“强掳萨宾妇女” 离开市政厅,我们来到圣母百花大教堂。花之圣母大教堂(又译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之圣母寺",这是欧洲的第四大教堂。 教堂的穹顶与罗马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伦敦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从佛罗伦萨百花圣母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 教堂正门一侧的乔托钟楼是一个82米的高塔,钟楼外墙用三种颜色的大理石拼花,色彩和谐,工程繁浩。<br>1334年,在乔托的主持下钟楼开始兴建,刚建完第一层,乔托就去世了。随后的工程是由另两位建筑师照着乔托留下的设计图纸(现藏于大教堂博物馆中)完成的。<br> 教堂正门上面的精美雕刻和大理石拼花图案,叙述着早年天主教的故事。 我们顺着教堂的四周走了一圈,为六七百年前的精湛的建筑艺术所折服。 与圣母百花大教堂正门相对的八角形教堂是圣乔万尼洗礼堂,它是佛罗伦萨现存最古老的建筑,7世纪即已建成,1059年到1128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 礼拜堂最具观光价值的就是三面青铜门浮雕,东侧礼拜门是由吉尔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时间,采用透视法塑下的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亚伯拉罕用以撒献祭等十幅圣经旧约故事的浮雕。这个门是用青铜和黄金制造,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堂之门”。 佛罗伦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被艺术所浸染,这是街道上卖艺的人们。 圣十字广场离百花大教堂不远,这是一个方形的大广场,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是举行节庆、演出、比赛的绝佳地点,至今每年6月都要在此举行"化妆足球"比赛,现在广场上已经搭建起高大的观众台。<br>圣十字教堂很高,拥有洁白的新哥特式的正立面。方济各会教士在13世纪来到该市,获得富有家族的捐赠,使之成为该市最大和最美丽的教堂之一。<br> 许多意大利名人,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雅维均安葬在这里(借用照片)。 教堂正门外一侧,竖立着但丁的塑像,冷峻的眼神俯视人间。但丁出身在佛罗伦萨,反对封建专制和教皇的专权统治,教堂里有但丁的纪念堂。 每一处历史古迹都被神圣地保护。意大利政府对于古城有规定:在城里任何一个角落,不准动一块石头。楼房的外表一律不许私人擅自翻新装修。个人只能在楼里自行装修和维护。 短短的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导游约定4:30集合,我们带着遗憾登上回酒店的大巴。同行的驴友,因为没有看够,发出很多抱怨。我想通了,在佛罗伦萨这种城市,即使待上4天,也不会看够。跟团旅游就是这样,要包容得了舍弃与遗憾。<br><br><div>6月22日:星期五, 8:30集合上车向罗马进发。这里还是丘陵地带,路两边的小山坡上种有不少橄揽树,导游说这里的橄榄油便宜。<br></div> 罗马郊外依山而建的城堡式建筑浮现着古代帝国的遗风。 如此密集的铁轨告诉我们罗马工业和交通的繁荣。 12:30车到罗马。罗马(Roma)是意大利首都,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罗马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古代罗马帝国的都城,今天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br>传说公元前753年,罗穆卢斯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建立了罗马城,兄弟两是母狼喂养大的,古罗马的城徽图案就是母狼哺育婴儿。<br>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古语形象的展示了当年古罗马帝国的强大,它拥有着当时最大的国土范围、最多的人口和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正因如此,罗马帝国时期所创造的文化艺术和建筑奇迹像天上的繁星无以计数。这里是西方文明发育的摇篮,现在整个罗马古城区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又看见非常有特色的地中海松,又名意大利松,瘦长的树干上顶着一朵朵绿云。 先吃饭,然后到古罗马废墟,古罗马废墟和斗兽场挨着,这里是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导游为古罗马废墟和斗兽场的参观,只留了一个小时时间。这就不可能买门票进去细看,只好在外面扒着栏杆看个大概了。 这里是古罗马政治、宗教、商业、娱乐等建筑的主要聚集地,统称为“古罗马废墟”。此地遗存的建筑物有提图斯凯旋门、奥古斯都凯旋门、塞维鲁凯旋门、凯撒神庙、灶神庙,维纳斯和罗马神庙等。罗马市政府刻意保留维护这些残垣断壁,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片露天大博物馆参观,可以尽情想象古罗马的强盛与繁华。(借用照片) 照片中远处单拱的提图斯凯旋门,这是公元81年罗马皇帝图密善所建,为了庆祝他的父亲韦斯巴芗皇帝和哥哥提图斯战胜了犹太人。 作为帝国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政治集会、演说、公民选举,欢迎军队凯旋等等都在这里举行,这里的建筑也和这些活动密切相关。(借用照片) 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 25.7米,深7.4米,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于312-315年间修建的。由于时间仓促,凯旋门上很多装饰是直接从以往其他皇帝的建筑物上拆卸而来。浮雕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 凯旋门顶端的八块长方形浮雕,它们是从奥理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现在原件已被珍藏在罗马首都博物馆。而每根圆柱顶端的达基亚囚犯大理石雕像则很可能来自图拉真广场。当年拿破仑对此凯旋门大为赞赏,以此为蓝本建造了巴黎凯旋门。 古罗马废墟的对面就是有名的斗兽场,它是椭圆形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五万观众。 站到它的面前,才觉得它的高大和巍峨。 我们沿斗兽场转一圈,从进出口也能看到斗兽场里边的一些简单的情况。斗兽场每层的80个圆拱形成了80个开口,观众入场时可以先找是哪个拱门,再沿着拱门对着的通道找到自己的座位。这种入场设计现在很多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这座由7-8万犹太俘虏花了8年时间建造出的竞技场大致分为五个大区,最下面的肯定是贵宾席,它是由元老、长官、祭司、皇室成员等拥有的一间间包厢组成,它们比下面的“表演场地”仅高出5米,基本上是零距离地观看那些血腥的厮杀;上面两层是贵族区和富人区;第四层由普通老百姓使用,它比第三层要高6米,明显区分出地位的差距;(借用照片) 最顶层全部是站席,观众背靠着外立墙,它是供最底层的奴隶、穷人和妇女使用的。斗兽场的底层有专门关押野兽和奴隶角斗士所设立的房间。<br>坐在看台上向斗兽场的四周环视,它那足有20层楼高的围墙活像个大圆筒,回音一定非常之大。可以想得见,这里面坐满5万名群情鼎沸的观众,一起声嘶力竭地为角斗士呐喊助威,那场景该是何等的壮观。<br> 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1846年游览完斗兽场后评价说“这是人们可以想象的最具震撼力的、最庄严的、最隆重的、最盛大的、最宏伟的、最崇高的,同时又最令人悲哀的形象。在那血腥的年代,这座宏大角斗场那巨大的、充满强劲生命力的形象没有感动过任何人,现在成了废墟,却能感动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感谢上帝:它成了废墟!” 威尼斯广场是罗马市中心的最大的广场。这个广场的正面是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耗时25年才建成。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 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无论日晒雨淋,总有两名士兵纹丝不动地在这里守护着无名战士墓 广场前方右侧是图拉真广场遗址,遗址上的图拉真柱是大马士革建筑家阿波罗多洛斯的作品,建于公元113年,纪念柱高40米,用以庆祝图拉真皇帝在达契亚(今罗马尼亚)所取得的胜利。 大理石圆柱上的浮雕栩栩如生,柱上刻画了2600多个人物,描绘了胜利的场面。柱体之内,有185级螺旋楼梯直通柱顶。顶端原是皇帝图拉真的雕像,但在1589年维修时教皇下令改成了圣彼得的雕像。 威尼斯广场前方左侧是威尼斯宫,在威尼斯共和国繁荣时期,这里曾经是威尼斯大使馆所在地,因此有了这个名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汇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博物馆了。 导游领我们去购物点买皮具,我们什么也没买。大楼旁边喷水池中的一组雕塑强力的吸引我们的目光。罗马啊,到处都有宝贝。 到古城区去参观,这是一百欧元自费项目当中的一部分。进古城区,街道比较窄,到处都能感受到,古代罗马浓浓的气息。 最先到的是西班牙广场,这里是奥丽代.赫本所主演的“罗马假日”,两人定情的地方。 山上天主圣三一教堂就位于与西班牙广场相接的西班牙台阶的顶端。三层洁白的高高的台阶上坐满了人群。赫本那清新亮丽的倩影似乎已经与西班牙广场以及美丽的罗马合为一体,成为人们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广场台阶的下面是破船喷泉,水先流入破船,再从船的四边慢慢溢出,加上整座喷泉几乎只和街面一般高,感觉真的就像一艘船沉没在了西班牙广场里。 圣母怀胎纪念柱矗立于米尼亚内里广场上,西班牙大使馆的对面,是罗马式圆柱。主体圆柱是1777年在战场地区发现的古罗马云母大理岩圆柱,高11.81米;基座部分包括大理石底座与群雕部分,四尊雕像分别为大卫(亚当·达多里尼作品)、以赛亚(萨尔瓦多·雷维利作品)、以西结(卡洛·丐里作品)以及摩西(伊尼亚济奥·嘉科枚蒂作品)。 圣母怀胎纪念柱于1857年12月8日落成,旨在纪念教皇庇护九世于1854年宣讲圣母怀胎教义的活动。<br>柱顶圣母青铜像高4米,重9吨,是朱塞佩·鸥比契的作品。据说,圣母的形象是以他的漂亮的岳母为模特儿塑造的。<br> 我们路过总理府(基吉宫),总理府前广场正中又有一座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圆柱。这一圆柱同威尼斯广场旁的图拉真圆柱十分相似,柱身都是螺旋形的浮雕,只是这根圆柱的浮雕不如前者精细。这一圆柱是公元180至196年所立,迄今已有1800多年,保存基本完好。 顶端的雕像已被更换,1589年维修时改成了圣保罗的雕像。柱身的浮雕表现的还是马可·奥雷利奥皇帝征服马尔科马尼人和达尔马提亚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景。这位皇帝曾派出使团与中国交往。这座圆柱高达29.6米,直径3.7米,由28块大理石组成,加上基座和柱顶的塑像,总高度达42米。圆柱为空心,柱心内有190个台阶,可直达柱顶,只可惜不对外开放。 街道上走过来一群穿着古罗马服装的年轻人,他们载歌载舞,带来了轻松和快乐,我的几个驴友,为他们的热情所感染,欣然与他们共舞。 <p>特莱维喷泉,也叫许愿池,是罗马市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它也是罗马海神尼普顿的神殿,喷泉位于三条街的交叉口,许愿池总高约25.9 米(85英尺) ,宽约19.8米( 65英尺),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因电影《罗马假日》而闻名世界。</p> 据说背转身向许愿池中投上一枚硬币许愿就可以“再回罗马”、投两枚许愿会有艳遇、投三枚许愿则爱情梦想成真,因此这里很多各国年轻人在此投币许愿。 附近有一个西班牙驻梵蒂冈的大使馆,这里又有一座方尖碑,据说,世界上有29座方尖碑,意大利抢走了13座。 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前廊建筑为公元前所建,十六根巨大圆柱每根高12.5米,可见原殿之规模。 万神殿门廊后面是高度和宽度相等的圆柱体大厅,顶端覆一穹顶,建筑内部无柱子,顶部露一圆孔,透光、透雨。站在殿内,仰视殿顶,惊为神作,难怪米开朗基罗都赞为“天使的设计”。 因顶孔透雨,因此殿内地板逐渐向中央倾斜,约有三厘米的高度差,但无法为人感知,地面上有一雨水泄孔,少量的雨水从孔中渗下,流入古罗马的城市下水道。 神殿内有七座壁龛,分别供奉战神和朱利奥•凯撒神明和英雄,除壁龛外,殿内还有很多神明和英雄的雕像。 从小巷子转入“纳沃纳广场”。它被称为罗马最美的广场。广场的西边坐落着圣阿涅塞教堂,属于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652年。教堂正面为对称式布局,中部是高大的穹顶,穹顶之上还建有一座巴洛克式的小塔楼。在中部圆形穹顶两侧各矗立着2层钟楼。整座建筑气势宏伟,为纳沃纳广场增添庄重肃穆的气氛。 <p>广场上建有三座著名喷泉,分别是位于广场北端的海神喷泉,广场南端的摩尔人喷泉和位于中心的四河喷泉, “四河喷泉”是雕塑大师贝尼尼于1651年完成的杰作,这座白色大理石喷泉雕有四座精美的人像,分别代表了尼罗河、多瑙河、恒河和拉普拉塔河。安放在建筑缝隙之上的方尖碑是罗马的仿制品,埃及花岗石上面用象形文字雕刻着伟士帕西安(Vespasian)、提图斯(Titus)与多密提安(Domitian)的名字。</p> 另一座是位于广场北端的海神喷泉。雕塑非常的精美,展现的是一幅非常具有动感和人物肌肉线条美感的海神与章鱼决斗的场面。喷泉池里还有小天使勇斗章鱼和女神勇擒独角犰狳的大理石雕塑。 广场南端的摩尔人喷泉,在1575年设计,1653年贝尼尼又加上了立在中间肌肉健壮的摩尔人骑着海豚的雕像。它描绘一个摩尔人站在海螺壳中, 与一只海豚摔跤,周围是四个古希腊神话中海之信使特里同吹着号角。 <p>离开广场,吃完午饭到台伯河边去等回酒店的大巴。台伯河,是罗马的母亲河,河不算宽,乳黄色的河水带着罗马古代和现代的信息静静地流淌。</p> <p> 登上大巴,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而去的城市,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个曾经令世界望而生畏的城市,这是个令人着迷向往的城市,今天这个城市依然生机勃勃,古罗马时期的神圣殿宇、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狭窄古朴的街道,现代的咖啡馆和酒吧,繁忙的公共交通和时髦的建筑装饰,城市把过去和现代融合的如此和谐,如此绚烂多彩,这是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骄傲。忽然想起余秋雨对罗马这个城市的描述:“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也不会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 </p><p> 欧洲旅游所有的行程全部结束了。12天走马观花的行程,给了我很多新奇和惊喜,对这块熟悉而陌生的土地有了新的感知。当然,12天,走那么些个国家,不过是看个皮毛,留下了不少遗憾。不过,当我乘坐的飞机呼啸着冲入云霄,告别罗马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满足的,毕竟我来过了,在欧洲这块土地上我收获了太多的精彩。机翼下的罗马已经灯火璀璨,大地如繁星点点的星空一样美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有着他们引以自豪的历史文化,他们创造了人类共享的文明成就,他们正和我们一起建设着我们共同的星球,我心中默默的祝福意大利好运,祝福欧洲好运。</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