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原以为等我们父辈这一代人老了,农村的习俗就会有所改变;原以为,当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人当家做主的时候,农村的习俗会因我们而改变。</p><p> 然而,我错了。</p><p> 生存环境让还没有走出农村的我们这代人甚至比我们还小一二十岁的下一代人已经把世俗中最俗的那一部分当成了文化传统而原原本本地传承下来,你不能试图改变这些习俗,否则,哪怕与他们关系不大,他们也会和你“急”。</p> <p> 比如,死要面子。</p><p> 当今社会,农村中的中老年人几乎已经成为社会的最下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邻里面前死要面子活受罪。外出打工的苦累尽量不要提起,但在邻里面前不能输了面子,到哪里都让人知道咱“叼着洋烟”“脸喝的通红”“时刻不忘记胡吹海侃”,生怕别人不知道咱咱挣了钱,生怕别人看不起咱,生怕在老亲世邻跟前低人一头。你家盖了三间大平房,咱就盖两层小康楼;你家有事大摆宴席一百桌,那咱家就摆两百桌......哪怕花光了家底,你怕借遍亲友,那一点儿死面子是不能丟的。背后的辛苦,天知地知自己知,却以为他人都不知。</p> <p> 再如,蝇头小利。</p><p> 生存的环境已经让许多中老年人失去了走出乡村的想法。无所谓格局,无所谓眼光,他们的眼睛👀始终盯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口路边 : 谁搬走了俺家门口的一块砖头,谁踩倒了俺家地里的两棵庄稼,谁碰掉了俺家果树上的三个果子,谁的屋檐把水滴到了俺家院子,谁的大树妨碍了俺家麦子的生长,谁家的祖坟耽误了俺家地里的收成,谁拾走了俺家地头的柴火,谁家的房子比俺家高两砖......总之,属于我的你们一丝也拿不走,亏欠我的你们一分不少地还回来,否则,我可不管你是几十年的老亲世邻,还是什么兄弟姊妹,还是什么叔伯爷们,牵扯到我的利益,别怪我不客气,到时候我会翻脸不认人。</p> <p> 更有,薄养厚葬。</p><p> 薄养厚葬真正是农村恶俗中的恶俗。</p><p> 许许多多的农村老人,当他们失去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时候,他们的悲剧生活也就开始了 : 住在猪圈者有之,住在露天的破屋框里者有之,一天喝不上一口热水者有之,一日三餐无人过问者有之,半年都不去看一眼者有之,扯着老人的腿往外拽者有之,打骂者有之,被迫外出乞讨者有之,喝药上吊者有之......各种兽行各种不孝。</p><p> 其实这一切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为什么?家家的老人都这样,谁也没工夫笑话别人。但是,一旦爹娘死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就来了,恶俗的最大表现就是“场面的大小决定孝顺的程度”。于是,要大办丧事,沾亲带故都要“送信儿”,摆上宴席几百桌,请来“喇叭匠子”连吹带唱好几天 ; 坚决不能火葬,否则就是大不孝,要买一个大大的棺材,堆一个大大的坟子 ; 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哪怕头几天还在把老人扯腿往外拽,现在却是一副极度悲伤状,时而下跪磕头,而是嚎啕大哭,一般的演员还真赶不上他们的演技。</p><p> 至于什么叫“厚养薄葬”,就是有人看不懂这四个字,你再解释他们也听不进去。不仅不听,他们还会反过来笑话你,甚至看不起你,他们会用轻蔑而不屑的口吻告诫你 : 你说你孝顺,谁看见了!?!?那种不屑,那种义正言辞,那种假正经,让你心惊肉跳,让你心里会涌出阵阵凉意。</p> <p> 也许,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但,有时,连自己都无法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