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魁岐情 ——梁东北

王勇利

<p>  时间过得真快,半个世纪一晃就过去了,看了魁岐发小梁东北的《半个世纪魁歧情》思乡美篇使我深受感染,也唤醒了我对魁岐往昔的追忆。上个世纪60年代,魁岐曾经是福州铁路局机关所在地。1959年1月,随着父亲从湖南衡阳调到福州铁路局工务处任职,我们全家也搬到了魁岐,那年我还不到三岁。我的童年生活完全是在魁岐度过的。直至1971年全家搬离,我们全家在魁岐住了整整12年。所以,魁岐的山山水水我是那么熟悉,一幕幕童年的往事又是那样记忆犹新。是梁东北的美文,珍贵的老照片再次唤醒了我的记忆,半个世纪前曾经岁月更显得尤为珍贵,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老魁岐的故事,见证半个世纪的魁岐情吧!</p><p> 王勇利</p><p> 2020年5月2日</p> <p>  位于福州鼓山镇魁岐村的福建协和大学校园(美国协和大学)始建于1922年。福建协和大学英文名为“福建基督教大学”,是福建省的第一所高等教育院校(第一所大学)。清宣统三年(1911),由世界基督教大会推举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会长高绰博士来福州,与福建基督教六公会联议创办大学,几经酝酿、筹备,于民国四年(1915)成立董事会,以俾益知为主席,推选庄才伟为首任校长,校名定为福建协和大学。这是美国政府利用“庚子赔款”返还中国搞教育创办的又一所大学。</p> <p>  魁岐山头上的福建协和大学理学院和文学院。老照片拍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 <p>  民国六年(1917)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协大是一所合格大学,并且参照美国大学毕业生的管理办法,承认其毕业生同样可取得学士学位。翌年,美国罗氏基金董事会鉴于协大办学渐具规模,乃逐年指定一笔巨款,拨作添聘教授和购置设备之用。1919年一月,罗氏基金社拨助该校科学馆的建筑设备及常年维持费,并设科学讲座六名。庄校长之兄嫂亦捐建文学院一座。1922年学校择定福州于鼓山之麓,闽江之滨的魁岐乡为校址。曾经为燕京大学设计校园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开始在这里着手进行协和大学的校园设计。建筑新校舍所需木料、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均为美国货。</p><p>  福建协和大学是美国教会在中国建立的十三所教会大学之一。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因协大只有文、理两科,不符合大学至少要有3个学院的规定,遂准以“私立福建协和学院”立案。1934年女生宿舍竣工,始兼收女性。1936五年得福建省政府补助,添设农学与农业经济两个学系,开办农业试验场。这时该校文学院共分文史、西哲、教育三学系;理学院共分生物、化学、医预、数理4学系。抗战开始,福州地处沿海,深受日寇威胁,协大在1938年5月迁到闽北山城邵武。抗战胜利后,1946年迁回福州魁歧。福建协和大学办学35年,共培养毕业生1300多人。在很多学术领域颇有建树,在解放前的中国高校中是有一定地位的。</p> <p>  1951年1月,中央教育部决定接办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将两校合并统称为“福州大学”。两校合并暨福州大学成立典礼,于1951年4月12日在福州魁岐原协大举行。新成立的福州大学领导机构为校务委员会,由许彧青任主任,严叔夏、王世静任副主任。原“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校区内设“福州大学农学院”。1958年“福建农学院”从魁岐迁往福州西郊梅峰。</p><p>  1958年福州铁路局成立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原协和大学所有建筑物和土地交由国有铁路所有。原福州铁路局在‘协大界’内建造了处级干部宿舍(实验馆后山),一般干部宿舍、局机关食堂、俱乐部、小学、商店及大型供水系统等。1965年,原福州铁路局迁址南昌,原有建筑物和土地归福州铁路分局管理使用。1970年间,福建省军管会将‘协大界’内大部分原为国有铁路所有的建筑物和土地交给福州制药厂,仅有原铁路局机关食堂和部分一般干部宿舍仍为铁路所有。</p><p> 在没有任何依据和紧急状态的情况下将中央企业的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给地方企业,也只能是文革中军事管制的特有产物。同时期的类同案例还有:“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的校园全部交给当时的福州军区。嗣后,因愚昧无知的损毁,如今,协和大学已不复存在,仅依稀可见原有风貌。</p><p>  福建协和大学是美国教会在中国建立的十三所教会大学中其校园今天唯一未用作教育用途且交由高污染生化制药企业使用,校园建筑被拆除、环境地貌改变最多的一个。现在展现福建协和大学校园现存的原有风貌,同时亦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原福州铁路局时期,局机关当时的地理建筑状况作简要概述。从闽江上眺望魁岐原协和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大楼,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魁岐乃至福州的地标。</p> <p>  由于许多原协大老建筑在1970年后陆续被人为拆除,拆毁总数达八、九幢。简单罗列有:路局政工楼对面下坡处宿舍楼、实验馆(医院)侧前方三栋红砖西式楼、公安处两栋办公楼、魁岐最大的别墅、设计院楼、林场楼等,原福州铁路局时期的地理建筑状况难以精准描述。福州铁路局坐落在魁岐村,(福建协和大学原校址)位于福州市南门以东约十二公里的闽江边,有两座山岭一直延伸到江边,将魁岐分隔成两块儿。在南边的山岭上,二十世纪初建有两座五层高楼雄踞山头,在闽江上十里开外就可看见它们,成为魁岐的标志。两座山岭之间形成一个山凹,树木繁茂,果树成林,有荔枝树、龙眼树、洋桃树、枇杷树、番石榴树、桃树、樱桃树、香蕉树等等。常年果树翠绿,四季花果飘香。</p><p> 地里由园林工人种植的树苗、花卉一年四季常青,鲜花开不败,环境优美。山间树林中散落着十几座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别墅,与那两座高楼同属西洋建筑风格。这些别墅有些作为单身宿舍,有些作为局领导的官邸。福州到马尾的铁路路基高高隆起,还没有铺轨,与闽江平行穿过魁岐,把山凹隔离成了一个封闭的世外桃花源。福州铁路医院的三层病房大楼就坐落在北边山岭下,我们住在医院后面的山坡上,每天推开窗户就可看见整座大花园和闽江,赏心悦目,美不胜收。</p><p>  每天江面上都有许多打鱼的大木帆船来往穿梭,顺风时,鱼船鼓足风帆直线航行。逆风时,鱼船鼓足风帆走Z字形航程,一样快捷。有时返航的鱼船停靠在江边,向铁路职工兜售刚刚扑获的黄花鱼、带鱼等。两三斤一条重的黄花鱼三角钱一斤,大带鱼两角一斤,鱼又大又新鲜,引来不少顾客。</p><p>  站在原协和大学理学院的大楼上俯瞰第一、第二、第三宿舍,第三宿舍(照片右边)是一座回字形建筑,依山势逐渐抬高。</p> <p>  夏天水果上市后,鲜红的荔枝,土黄的桂园这些水果皇后三角钱一斤,黄橙橙的枇杷,番石榴,洋桃仅一、二角一斤。美丽的魁岐大花园,右边是闽江,左边是鼓山余脉。近处三座洋楼是铁路医院的宿舍楼(八十年代被拆毁);中间的是设计事务所办公楼(八十年代被拆毁);左边山坡上小楼是别墅楼;这座楼的上面是第八宿舍楼;远处山顶上两座大楼是路局机关办公大楼。</p><p>  在福州铁路局这座桃花源里种植了上千棵各种果树,每年水果成熟时节,树头上挂满了果实饱满的水果。人们从树下走过,伸手就能碰到水果,但不论是大人或孩子,都不会去采摘果实。人们自觉遵守着瓜田李下的古训,都不会伸出不该伸出的手,自觉维护着我们居住的这座桃花源。</p><p>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魁岐村,福建协和大学的体育场在照片正中,左上角是协和大学文、理学院大楼,画面上半部是闽江,与闽江河岸平行的是铁路路基。越过南面山岭是铁路局主要宿舍区,有十几幢三层楼房。铁路第一小学,幼儿园也在这里,离我们家约两公里。靠近江边是魁岐村当地农民的村舍,有一座货运码头。铁路局的山凹前有一座客运码头,每天从福州到远郊马尾、琅岐、琯头、连江、长乐等地往返有十几班客轮停靠,旅客上上下下,熙熙攘攘,客流不断,显得几分繁忙。每天有十几趟班轮到福州台江码头,到台江只要一角五分钱船票,是最省钱的交通工具。</p><p> 荔枝鲜艳桂圆甜,鱼讯催帆驶木船。树绿花红蝉鸟唱,山清水秀赛桃源。</p> <p>  越过南面山岭是铁路局主要宿舍区,有十几幢三层楼房。铁路第一小学,幼儿园也在这里,离我们家约两公里。靠近江边是魁岐村当地农民的村舍,有一座货运码头。铁路局的山凹前有一座客运码头,每天从福州到远郊马尾、琅岐、琯头、连江、长乐等地往返有十几班客轮停靠,旅客上上下下,熙熙攘攘,客流不断,显得几分繁忙。</p><p>  福州市中心南门兜有7路公共汽车到达魁岐,全程12公里,设立十二个车站,每站两分钱,全程票价二角四分。每二十分钟发一班车,基本上挤得满满的,碰到周末、周日,更是显得人多车少,拥挤不堪。</p> <p>  码头边建有一个沙滩游泳场,这里处在闽江下游,受海潮潮汐的影响,江水每天涨潮两次,退潮两次,高潮和低潮水位相差悬殊达三米多。退潮时江水向南流入大海,低潮时江面缩窄到二三百米,江中沙滩大块显露出来。涨潮时海水顶着江水逆流向北流,高潮时江面宽阔达到一千多米,整个河床满满的都是江水,甚为壮阔。约十二个小时五十分完成退潮和涨潮一个轮回,故每天最高潮的时间向后顺延五十分钟。闽江水清澈碧绿,水温暖宜人,一年有八个月可以游泳。夏天下午下班后,铁路职工带着子女们纷纷来到游泳场,尽情迎风博浪,你追我赶,水中戏耍。</p> <p>  爸爸也常带我们去游泳,跟着爸爸学习游泳二年,我已领会要领,得心应手。退潮时水流快,江水急,危险多,不适合游泳。涨潮时江水缓,水流慢,适合游泳。有时爸爸工作忙走不开,我们就央求妈妈陪着去,坐在岸边看着我们游。妈妈虽然不会游泳,但有她坐在岸边我们就不会受处分。(学校鉴于每年都有学生游泳不幸淹死,规定游泳必须有家长陪同,否则要受处分。)由于有爸爸的教练和保护,有妈妈经常陪我们来游泳,我和妹妹游泳进步很快。1965年夏天,我在爸爸带领下,参加铁路局组织的横渡闽江活动。与上百个大人一起,在涨潮时顺利地横渡过了五百米宽的闽江,那一年我11岁。</p><p> 车船便利旅行忙,廉价班轮走四方。</p><p> 清水碧波学仰泳,劈涛斩浪渡闽江。</p><p><br></p> <p>  从1963年8月我们家来到魁岐,我进入铁路第一小学入读三年级,到1966年6月停课闹革命,我们失学在家三年。1969年3月进入福州铁路中学读书。(在福州火车站,距离魁岐约20公里)1969年12月全家受极左路线迫害下方闽北山区永安。我在魁岐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少年时期。</p><p><br></p><p> 2012年当我组织福州铁一小同学第一次大聚会时,有六十多位发小参加了聚会,结伴回到了半个世纪情缘的魁岐。为了纪念这次发小首次聚会,我写了长诗以作纪念</p> <p>  原魁崎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大楼。</p><p><br></p> <p>魁岐,我的故园我的宝</p><p>一、青山碧水飞斗拱,文化厚重大学校</p><p>巍巍鼓山向闽江,伸出长长两腿脚,</p><p>抵达闽江曲双腿,围成一座大拱桥。</p><p>雄奇峻峭鼓山秀,秀丽蜿蜒闽江妖,</p><p>一起揽入魁岐村,温暖宽厚小怀抱。</p><p>一只脚上两大楼,巍然屹立在山腰,</p><p>远远行船闽江上,抬头望见是地标。</p><p>一只脚上五座楼,散落石阶登山道,</p><p>山上大树十一棵,屹立千年枝叶茂。</p><p>魁岐村小风景美,高绰博士实地考,</p><p>教会联谊六公会,酝酿筹备百年遥。</p><p>首任校长庄才伟,积极投入热情高,</p><p>创建全闽第一所,福建协和大学校。</p><p>罗氏基金频拨银,科学馆楼层层跳,</p><p>校长兄嫂捐巨款,文学楼院拔地高。</p><p>钢筋水泥大木料,美国运来万里涛,</p><p>名师设计精心造,树人工程要牢靠。</p><p>幢幢别墅散拱桥,隐藏林间石阶道,</p><p>红墙白柱西式楼,面对大众夸炫耀。</p><p>飞檐斗拱中西璧,高大宏伟又俊俏,</p><p>松树石径林荫道,校园温馨又环保。</p><p>科学严谨多思考,现代教育很独到,</p><p>农哲医林文理化,各种人才都能包。</p><p>博学仁爱洋教授,先进科技常熏陶,</p><p>美国大学皆承认,紧跟世界教育潮。</p><p>千余骄子施勤奋,秉慧聪明天赋高,</p><p>各行各业人才涌,学位帽子学士袍。</p><p>科技前沿频建树,学科拼搏带头跑,</p><p>振兴中华尽薄力,献身祖国天之骄。</p><p>魁岐虽小历史遥,文化厚重世人骄,</p><p>协大华南文理院,福大前身多荣耀。</p><p>福州路局巧建设,环境优美赛仙瑶,</p><p>有幸融入大花园,历史变迁慢慢瞧。</p><p>动乱移交制药厂,岁月沧桑面目憔,</p><p>别墅拆毁好几座,痛心疾首令人臊。</p><p>学府怎能搞污染,恢复高校原面貌,</p><p>期盼花香鸟再鸣,读书朗朗把头摇。</p> <p>  原魁崎福建协和大学理学院大楼。</p> <p>二、 花香鸟鸣家园好 交通便利轮船靠</p><p>一条山涧鼓山来,滋润田间花和草,</p><p>清澈山泉潺潺流,鱼儿游过小石桥。</p><p>月季牡丹轮绽放,花艳叶尖夹竹桃,</p><p>荷花争艳夜来香,菊花望月上树梢。</p><p>荔枝鲜艳小河边,桂圆香甜赛蜜桃,</p><p>金黄枇杷果肉美,夏季遮荫有葡萄。</p><p>芭蕉香蕉一串串,果汁酸甜数洋桃,</p><p>四季花艳瓜果香,世外桃源处处宝。</p><p>树林茂密绿荫多,山清水秀栖群鸟,</p><p>清晨傍晚空气爽,愉悦欢快不停叫。</p><p>优美歌声出百灵,斑鸠咕咕频叫好,</p><p>喜鹊喳喳枝头唱,委婉清脆黄鹂鸟。</p><p>百鸟齐鸣交响乐,缺了指挥各自吵,</p><p>美妙曲调盘山间,密林回音久环绕。</p><p>捕鼠能手猫头鹰,夜晚站岗蹲树梢,</p><p>两眼睁圆绿灯泡,吓得小青夜难熬。</p><p>夏日蝉鸣蚱蜢蹦,松鼠觅食树间跳,</p><p>野猫捕鼠悄无声,青蛙食蛾呱呱叫。</p><p>雄鸡昂首啼报晓,羊儿低头觅青草,</p><p>苍鹰展翅越松柏,凌空盘旋冲九霄。</p><p>码头坐落闽江旁,客轮天天有停靠,</p><p>汽笛声声传四方,码头又有轮船到。</p><p>南来北往八方客,旅客农夫真不少,</p><p>肩挑箩筐手提篮,花菜萝卜青菜椒。</p><p>江面渔船三桅杆,风吹渔帆鼓满腰,</p><p>好似飞鸣离弦箭,乘风破浪斩惊涛。</p><p>大船身后小舢板,一叶小舟风浪摇,</p><p>闽江渔船一行行,鼓起风帆似赛跑。</p><p>渔民夕照满载归,码头卖鱼大声吆,</p><p>马鲛螃蟹黄花鱼,掌宽带鱼才两毛。</p> <p>三、 泪眼惺松似花猫 求知齐聚铁一小</p><p>遥望山下幼儿园,对面就是铁一小,</p><p>大门紧闭童哭泣,门后纷纷踮起脚。</p><p>噙住泪花肿眼泡,委屈小脸似花猫,</p><p>泪眼惺松翘首盼,妈妈为何还没到。</p><p>二层楼房明宽敞,黑板铮亮桌椅好,</p><p>那是当年我和你,求知摇篮小学校。</p><p>“你那时饿的像瘦猴儿,</p><p>三根筋支起一个头儿。……</p><p>人心不足蛇吞象,</p><p>你好了伤疤忘了痛。……”</p><p>稚嫩童音齐声诵,课文朗朗天际飘,</p><p>清脆童音响学校,穿越时空久盘绕。</p><p>太阳公公起得早,蓝天白云艳阳照,</p><p>小妞对镜扎花辫,花儿小鸟对她笑。</p><p>小小戴好红领巾,快快背起小书包,</p><p>三五成群结伙伴,一起奔向铁一小。</p><p>礼堂宽大光线亮,挥拍击球握横刀,</p><p>你争我抢飞速跑,带球射门好腿脚。</p><p>白色衬衣蓝长裤,血染领巾胸前飘,</p><p>高举右手敬队礼,实现理想准备好。</p><p>大队辅导张丽华,手弹风琴教歌谣,</p><p>语文教师任桂芳,授课生动铭记牢。</p><p>风趣幽默高老师,故事生动实在妙,</p><p>教导主任李韵琴,谆谆教导要求高。</p><p>美女校长翁彩萍,和蔼慈祥含微笑,</p><p>传授知识教做人,园丁辛勤护小苗。</p><p>卷曲伸缩彩糖纸,玻璃弹珠纸元宝,</p><p>柿核弹弓纸弹枪,香烟盒子叠三角。</p><p>小妞揣好猴皮筋,撒棒毽子布沙包,</p><p>心爱家底可不少,一点也不输小小。</p><p>推着铁环不疲倦,一路轻松奔小跑,</p><p>冲进教室满头汗,滴滴答答往下掉。</p><p>擦干汗珠站直腰,等着班长号令叫,</p><p>老师说声同学好,一起回应老师早。</p><p>男女同桌挺别扭,老师用意猜不到,</p><p>避免界限分不清,都画三八线一条。</p><p>分界虽有桌下传,互借橡皮和小刀,</p><p>细心小妞常照顾,顽皮粗心憨小小。</p><p> 注:纸弹枪是用铁丝拗成的枪,绑上橡皮筋打出糖纸做成的子弹,故称纸弹枪。福州铁路局第一小学教学楼。(现已被拆毁)</p> <p>四、 排骨黄鱼炒猪腰 护士夜班不烦恼</p><p>机关食堂早点多,小菜名堂真不少,</p><p>糟味螺丝卤猪肝,油炸花生小鱼条。</p><p>豆浆米粥绿豆羹,面片面条青菜漂,</p><p>麻花散子豆沙包,油条花卷千层糕。</p><p>午餐主菜熘猪肝,清蒸桂鱼豆腐煲,</p><p>糖醋排骨酱猪蹄,四喜丸子炒猪腰。</p><p>红烧黄鱼米粉肉,干炸里脊脆鸭烤,</p><p>开阳菜胆美佳肴,横吃竖吃都不饱。</p><p>父母上班工作忙,四季吃饭食堂包,</p><p>饭菜可口花样多,家务烦事后勤保。</p><p>和面剁馅老鲍婶,三十年夜包水饺,</p><p>小小小妞齐动手,吃完饺子放鞭炮。</p><p>医院食堂小白狗,当上爸爸很自豪,</p><p>五虎狗崽条条壮,狮头二虎满地跑。</p><p>争抢吃奶不相让,狗崽个个都是宝,</p><p>看着五虎初长成,我们开心喜眉梢。</p><p>小白冲锋向前进,五虎跟随齐吼叫,</p><p>欧律胆敢再挑衅,夹着尾巴往回逃。</p><p>大小夜班娇护士,深夜黑道不烦恼,</p><p>五虎相伴送回家,吓走野猫不回报。</p><p> 注解:开阳菜胆是菜名,开阳是干虾仁,菜胆是青菜心。</p><p> 注解:欧律是魁岐村农民养的一条土狗,很凶,只有每当遇到小白,都会铩羽而归。</p> <p>  魁岐铁路幼儿园,很多魁岐铁路伢子的生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p> <p>五、 面对屠刀英雄笑 魔鬼宫殿在动摇</p><p>空政歌剧颂《江姐》,院小人多票可少,</p><p>少先队员敬献花,老师急把我寻找。</p><p>江姐告别朝天门,眼望山城挥手摇,</p><p>继承夫志华蓥山,叛徒出卖戴手铐。</p><p>营救江姐老太婆,双枪击毙甫志高,</p><p>驱逐日寇战老蒋,要让世界红旗飘。</p><p>针密线长绣红旗,哪怕双脚戴铁镣,</p><p>蓝色旗袍红坎肩,脸不变色心不跳;</p><p>红岩岭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踩在脚,</p><p>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迎春到。</p><p>坚持信仰唱凯歌,同心埋葬旧王朝,</p><p>血染鲜花献江姐,我慕英雄荣誉高。</p><p>《红岩》精神传天下,成岗印刷挺进报,</p><p>揭穿敌人鬼伎俩,恐怖山城明灯照。</p><p>人间地狱渣滓洞,十指钉刺灌辣椒,</p><p>皮肉筋骨遭摧残,勇士意志不屈饶。</p><p>任你脚下锁镣铐,任你皮鞭举得高,</p><p>不能低下高贵头,胸口对着血刺刀,</p><p>面对死亡放声笑,魔鬼宫殿在动摇,</p><p>共产党员吐自白,高歌埋葬蒋王朝。</p><p>为人进出门紧锁,为狗爬出洞敞了,</p><p>爬出来吧给自由,一个声音高声叫。</p><p>人躯怎能爬狗洞,渴望自由亦有道,</p><p>地下烈火冲天起,腐朽棺材齐烧掉。</p><p>怒斥敌酋许云峰,铮铮铁骨含微笑,</p><p>披麻戴孝老虎凳,真金不怕烈火烧。</p><p>胜利炮声隆隆响,砍头只当风吹帽,</p><p>坐穿牢底为信仰,烈士英名家喻晓。</p><p>《平原枪声》游击队,冀中坚持钻地道,</p><p>神出鬼没歼日寇,英勇抗倭吹号角。</p><p>《烈火金刚》反扫荡,打得猪头嗷嗷叫,</p><p>军民鱼水齐奋战,砍向鬼子大片刀。</p><p>神出鬼没《地雷战》,小河村旁遍荒郊,</p><p>不见鬼子不挂弦,炸得日寇无处逃。</p><p>战火烽烟《苦菜花》,星梅誓死秘密保,</p><p>众志成城驱倭寇,大娘举枪毙魔妖。</p> <p>  魁歧铁路幼儿园二层楼房,下面是教室,二楼是午休室。</p> 六、第二课堂天地阔,电影小说都健脑<br>学习努力父奖励,连环画册买几套,<br>古今英雄书中藏,历史知识记在脑。<br>杨业父子明大义,降宋保国齐抗辽,<br>冒进幽州敌围城,雄州搬兵呼延跑。<br>八郎奋战金沙滩,血染疆场宋皇保,<br>七郎枪挑乌铁头,昏皇逃过卢沟桥。<br>奸佞皇亲潘仁美,陷害杨业险境遭,<br>勾结辽寇两狼山,杨业父子无路跑。<br>苏武牧羊忠节气,李陵立碑不害臊,<br>宁死不屈杨家将,令公撞碑大英豪。<br>六郎孤胆镇雁门,战死沙场民骄傲,<br>巾帼英雄破天门,穆桂英嫁杨宗保。<br>百岁挂帅佘太君,一门忠烈披战袍,<br>杨门女将齐上阵,威震边疆驱贼辽。<br>千古传诵杨家将,抗辽卫国逞英豪,<br>忠奸历代如水火,潘浊杨清要记牢。<br>《战国故事》成语多,围魏救赵计谋高,<br>孙膑忍辱献妙计,庞涓命丧马陵道。<br>出使秦国孟尝君,收养门客三千条,<br>骗开城门施绝技,得益鸡鸣又狗盗。<br>五张羊皮百里奚,门栓烧火炖鸡煲,<br>秦国拜相权势显,贫妻认夫哼民谣。<br>勾践轻狂败于吴,韬光养晦赶车跑,<br>卧薪尝胆励精治,成就霸业钱江潮。<br>苏联英雄万万千,卫国战争胆气豪,<br>横扫千里驱德寇,攻克柏林传捷报。<br>卓娅参加游击队,袭击德寇战术巧,<br>不幸落入敌魔爪,面对绞架不动摇。<br>舒拉驾驶坦克车,冲进柏林轰大炮,<br>胜利前夕洒热血,英名流传千古耀。<br>捷克英雄伏契克,抵抗强敌不屈饶,<br>酷刑摧残筋骨断,留著《绞刑下报告》。<br>一条《小路》细又长,我要变成甜美鸟,<br>立刻飞到你身旁,枪林弹雨伤口包。<br> <p>  福州铁一小的同学们回到了曾经哭鼻子抹眼泪的幼儿园大铁门前,追思逝去的童年。</p> <p>七、 观瀑赏字听松涛 买米做菜解寂寥</p><p>山林树下捡干柴,竹制耙子搂松毛,</p><p>爬山涉水拾松果,扎紧裤脚系住腰。</p><p>装满松果跨在肩,发小聪明善动脑,</p><p>生活本领要学习,长大方能挺直腰。</p><p>买米做菜生煤炉,松枝松果很耐烧,</p><p>扫地擦桌洗衣裳,生活小事要知晓。</p><p>勤俭节约做家务,父母重担儿分挑,</p><p>双亲下班有热饭,辍学孩子解寂寥。</p><p>下院山间藏古道,石阶登山步步高,</p><p>飞流直下观瀑亭,风吹树摇听松涛。</p><p>汗流浃背半山亭,远眺群山把扇摇,</p><p>石刻遍布更衣亭,古训廉节与忠孝。</p><p>山青林密清净地,涌泉大殿坐山腰,</p><p>石鼓名山响梵语,晨钟暮鼓报拂晓。</p><p>李纲墨迹喝水岩,摩崖石刻中华宝,</p><p>蔡襄题字望归石,勤政爱民永照耀。</p> <p>  福州铁一小师生大礼堂。</p> <p>八、 猎獾毙狗胆气豪,童年游戏可不少</p><p>抛出铁瓦砸红砖,挥臂卯力搧元宝,</p><p>天黑相聚四栋旁,你藏我寻躲咪猫。</p><p>腰间别着泡泡枪,学打游击满山跑,</p><p>捉对博弈台阶道,七嘴八舌马后炮。</p><p>眼急手快翻猪拐,大绳飞舞穿梭跳,</p><p>铜钱羽毛做花毽,前后腾跃好腿脚。</p><p>口唱儿歌跳皮筋,我的花样比你好,</p><p>单腿斗鸡功夫高,你投我躲打沙包。</p><p>撒棒松手四处倒,屏气静心仔细挑,</p><p>军旗围棋跳跳棋,智力角逐勤用脑。</p><p>自制玩具善动脑,铁丝弹枪双手造,</p><p>团结友爱互帮助,童年趣事乐陶陶。</p><p>辍学无奈养小鸡,自然放牧满山跑,</p><p>良种来杭白洛克,天然绿色食虫草。</p><p>羽毛洁白不抱窝,天天下蛋功劳高,</p><p>爱平小鸥梁西北,养鸡姑娘细心调。</p><p>大红公鸡披战袍,亿民海宁手中宝,</p><p>狭路相逢勇者胜,昂首伸脖啼鸣高。</p><p>荒唐年代怪事多,人打鸡血胆气豪,</p><p>公鸡身价成倍涨,牛鬼蛇神全横扫。</p><p>獾猪夜里来偷鸡,五虎发现狂吠叫,</p><p>走投无路爬上树,手电照见小灯泡。</p><p>枪响野兽负重伤,世臻爬树捅它掉,</p><p>五虎扑上齐撕咬,犬口夺食要红烧。</p><p>野狗越岭袭母鸡,鸡窝凌乱满地毛,</p><p>机智勇敢小卫平,扛枪设伏在山腰。</p><p>狡猾野狗又来犯,大家心中怒火烧,</p><p>一声枪响野狗毙,狗肉飘香火中烤。</p><p>潮起潮落闽江水,朝涨夕落海水潮,</p><p>父母带儿学游泳,劈波斩浪水上操。</p><p>顽皮孩子不畏险,锚泊船边凌空跳,</p><p>激起水花四处飞,引来同伴哈哈笑。</p><p>水清浪平涨大潮,江面开阔千米遥,</p><p>跟随父亲迎波浪,横渡闽江在年少。</p><p>潮退露出细沙滩,捡回纽秧喂鸡饱,</p><p>近水楼台家乡水,孕育浪里众发小。</p><p>暑假学工到台江,口吹瓶胆认真瞧,</p><p>返回魁岐弃坐船,畅游闽江逞英豪,</p><p>初生牛犊不畏虎,搏浪好汉有六条,</p><p>舰艇编队学海军,游回魁岐无人晓。</p><p> 注解:"纽央"是福州方言,用普通话是"蚬子",长在闽江上游纯净砂地的壳金黄色的叫"黄金蚬",儿时是日常当家主菜。</p><p> 注解:1969年暑假到台江参观玻璃厂等,返回魁岐时有刘亿民、王凌、郭长伟、梁东北等六人从台江游泳回魁岐。关旭因为身体不好,坐船回魁岐,替大家拿衣服。六人经过三个多小时,游程近二十里,在魁岐上岸时精疲力竭,毕竟只有十五岁。胆大包天,知道自己闯祸了,七人订立了攻守同盟,游泳回魁岐的事谁也不许说,烂在肚子里。按照国际上档案资料30年解密的原则,现在将之公布。还有哪两位勇士报上姓名来,放心吧,你父母知道也不会打你了。</p> 九、岁月如梭往事了 天长地久魁岐佬<br>魂牵梦绕故乡情,结伴同游魁岐佬,<br>记忆深处仔细寻,是你是她是发小。<br>胖胖小脸大眼睛,扎着小辫蹦蹦跳,<br>两列纵队牵小手,放学回家离学校。<br>山中别墅林间道,我戴花镜低头找,<br>童年脚印哪一串,是我上学留山腰。<br>大楼雄伟古树老,依旧当年旧容貌,<br>青丝霜染忆年少,物是人非往事了。<br>阔别故园五十载,重又回到你怀抱,<br>昔日学校变工地,彩虹飞舞立交桥。<br>隐约听见朗诵声,还在天际远飘渺,<br>童音何在无觅处,浑厚声音略苍老。<br>岁月悠悠似流水,夕阳绚丽晚霞照,<br>互道珍重常牵挂,天长地久旋律好。<br>天南海北多联系,群里知音喜相邀,<br>豁达乐观保健康,魁岐往事永闪耀。<br><br>七律一首:发小情<br>鼓山峻峭大江潮,洋校百年名气骄。<br>喜鹊屈鸣黄鹂鸟,荷花争艳夹竹桃。<br>窗明桌净读书早,音脆声齐朗诵高。<br>霜染青丝寻发小,夕阳绚丽再相邀。<br> <p>  魁岐铁一小后教学楼二楼走廊。</p> <p>  魁岐铁一小后教学楼二楼走廊上的宣传画。</p> <p>  魁岐铁一小后教学楼侧面。</p> <p>  一九六三年国庆节,妈妈带着我们参加铁路局组织的游鼓山,我们第一次游览了涌泉寺。</p> <p> 一九六四年春节我们家第一次去马尾罗星塔,这是专业照相师的杰作。</p> <p>  1965年暑假,武汉的表姐孙小千到福州游玩,带着我们又一次游鼓山,上图。1964年五一节我和妹妹与魁岐铁一小同学褚家四兄妹褚安东、褚丽娜、褚秋莎、褚蓓蓓一起登上鼓山。安东手中握着一把气枪。下山的时候一路拣松果,我就把长裤脱下来扎紧裤口装松果。六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装不下了。我把装满松果的裤子骑在我的脖子上,一路唱着歌满载而归。</p> <p>  魁岐福州铁路中心医院后山铁路宿舍四栋到五栋的石台阶路就是我们的战场,在这里我们铺开象棋棋盘,隔着楚河汉界捉对厮杀,几个人围在一起,隔着楚河汉界,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杀得天昏地暗,也分不出个高低来。下雨的时候,就在家中学下象棋、军旗、跳棋。四栋到五栋的石台阶上经常围着郭老二、王勇军、钟小雷、毛毛、蔡包子、大赖子等一大帮孩子,隔着楚河汉界杀的黑天昏地,吵的不亦乐乎,常常把交通都阻断了。住在五栋的张莉华老师每天领着一双儿子从这里经过,看着这帮失学的孩子们无奈的摇摇头,一声叹息。</p><p>  五十年后,2014年12月29日,昔日的发小郭卫平、梁东北与郭长伟再次结伴回到魁岐,梁东北和郭长伟在当年鏖战厮杀的石台阶上又铺开了战场,隔着楚河汉界又开始了博弈,可是观战者仅剩下郭卫平一个人。只见青发变成了银丝,花甲老汉替代了少年,岁月催人老。</p> <p>徒步串联路艰苦,患病治疗几十天</p><p> 连我们小学校也紧跟形势,课是早停了,但串联不能不搞。66年12月下旬,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到距福州40余公里的连江县拉练。每个人背着自己的被子,简单的生活用品上路了。由于我事先不知道要穿越一条引水的隧道,没有带塑料鞋。但有不少同学,尤其是女同学都带了塑料鞋备用。</p><p>  第一天沿着公路走了十余公里,到达马尾。从没有背着行李走这么多的路,肩膀肿了,火辣辣的痛,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精疲力尽,连晚饭都懒地吃,倒头便睡。第二天在马尾港参观了一天,总算是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又走了十多公里,在一处盘山公路上,有一条引水的隧道穿越山体,路程近了近两公里。勉强支撑的学生们为了走近路,节省体力,纷纷脱了解放鞋或换上备用的塑料鞋走进隧道。我只穿了一双解放鞋,脱鞋后踩着隧道内由碎石渣铺成的路面。从未赤脚走过路的我们被碎石渣刺得歪歪扭扭,呲牙咧嘴好不容易才走完了几百米的隧道。水淹没脚腕,虽然是南方,但寒冬的水也冰凉刺骨。走出隧道才知道打赤脚的我们已远远掉队了,只能马上穿上鞋追上大队,继续赶路,老师还批评我们怕苦怕累。</p><p>  到达连江县琯头镇。这里临近大海,可以沐浴海风,闻到咸臭的鱼虾味,尝到又苦、又咸、又涩的倒灌海水和江水。我们第一次接触半海水,感到如此的新奇、兴奋,几天来步行的艰难多少有了点补偿。</p> <p>  经过一夜休息,第四天又走了数公里,到达了目的地连江县城。我们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男同学被安排在一座礼堂的二楼,地面是木地板,大家解开背包往地上一铺,倒头便睡。全身肌肉酸痛,动一动像要散了架子。几天行军下来,我们都知道了步行的艰辛,心里有了不少恐惧,但嘴上谁也不敢说。谁说就会被批判成修正主义的娇苗子。</p><p> 在县城参观大字报两天后,组织返回。一想到来时的漫漫行程,同学们都感到头皮发麻,真不知如何走完这些路。第二天中午在通过引水隧道时,一怕碎石子扎脚,二怕掉队,就穿着解放鞋趟水走过了隧道。穿着湿鞋继续行军,直到傍晚到达马尾,鞋也差不多被焐干了。晚上吃完饭后洗了脚就入睡了。睡到半夜被尿憋醒了,爬起来上厕所,突然感到两脚疼痛,站立不稳,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跌跌撞撞走到厕所。第二天早起才发现双侧踝关节明显红肿增大,疼痛难忍,但好面子又不敢说。这时有些女同学因疲惫不堪或力不从心不能继续步行,老师组织她们乘汽车回家。我此时因双脚疼痛,实际上已不适合再行军了。但看到都是女同学坐汽车,没有一个男同学乘车,男子汉的气概和家庭出身问题使我拉不下面子和女同学一起乘车。怕男同学在后面指指点点,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强忍着疼痛跟着同学们上路了。</p><p>学习前辈远征难,革命激情去串联。</p><p>徒步背包无叫苦,回程治病几十天。</p> <p> 魁崎铁路第一宿舍前的长台阶。</p> <p>  越走脚越痛,一瘸一拐的渐渐掉队了。看着身边一辆辆汽车奔驰而过,我多么想坐上汽车回家啊。但我不敢奢侈,我一想到批判会上打倒***的口号声,愤怒声讨、批判资产阶级害怕吃苦、贪图安逸的思想,批判修正主义骄、娇二气就不寒而栗。我咬着牙,一瘸一拐顽强地跟在队伍的后面,硬是走完了最后这十余公里。回到家中倒在床上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当时父亲出差在外,家中只有母亲和妹妹。当天晚上我发高烧,双脚红肿明显加重。第二天打青霉素治疗几天后有所好转,双足红肿消退,走路也恢复了常态。但抽血检查血沉很快,医生诊断我是急性肝炎,立即要我住进传染病房。在病房里迎来了1967年元旦,因为是“传染病”,既不让我回家,也不让家人探视,我孤独的在医院度过了1967年的新年。</p><p>  在传染病房里我能吃会睡,一天可以吃一斤二两,食欲旺盛。看着我能吃能睡、欢蹦乱跳,肝炎病房的老护士张阿姨感到困惑不解,哪有像你这样的肝炎病人啊。但主治医生并未引起重视,一切照旧,仍按照肝炎病治疗。 </p><p> 关节肿痛血沉快,食量惊人蹦跳玩。</p><p> 误诊错医没见效,风湿怎可治肝炎。</p><p> 第一宿舍前的石台阶历经近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还能正常使用,可见当年的工程质量还是很过硬的。</p> <p>  夜里又饿又渴,饥肠咕噜,自己又爬不起来,真想爸爸、妈妈啊。辛酸、委屈的泪水流淌不停,这一夜就是在泪水伴着肠鸣,痛苦地挣扎着,刻骨铭心。</p><p>  第二天上午,那位中年病友来到我的病床前说:“昨天一直没有看见你,原来你手术了,现在还痛不痛。”我还不能说话,用手示意他我肚子饿,去帮我定流汁饮食。他忙去帮我定好了两天的流汁饮食,并拿回了一瓶牛奶,我真感谢他的雪中送炭。饿了一整天,连水也没有喝到,我一口气喝完了牛奶。</p><p>  今天疼痛减轻了,我自己起床后将昨天用的草纸收拾干净,又能笑嘻嘻的到处跑了,和那位叔叔下象棋,就是不能说话。光喝流汁肚子咕咕叫,就偷着跑到街上买些蛋糕吃。买了条冰棒吃后感到喉咙特别舒服,疼痛也不觉得了,不经意中找到了这个好办法,就经常溜出去买冰棒解痛。手术后恢复很好,一周后痊愈,罗叔叔接我回到了魁歧家中。魁崎铁路第一宿舍全景。</p><p>父母巡回在远方,开刀幼子嘴难张。</p><p>舌干咽痛缺食水,孤苦哀怜卧病床。</p> <p>正义枪响斩淫孽,偷欢杀人必当诛</p><p>  1967年的夏天,魁岐村铁路分局的后山上发现了铁路电工叶师傅的尸体,这成了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很快就破案了,凶手是铁路青年职工张山根,他与叶的妻子勾搭成奸,时间长了叶有所察觉。为了达到长期与这个女人通奸,张恶从胆边生,将叶骗到山上,趁其不被,用事先准备好的榔头凶残地狠砸叶的后脑勺儿,叶没有任何反抗就一命乌呼了。</p><p>  此案一破,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都说张山根一个大小伙子,尚未婚娶,找什么样的大姑娘不好,偏偏爱上了有夫之妇偷情。偷情就偷情吧,怎么能将人家丈夫给杀害了,真是鬼迷心窍,色胆包天。也有人骂叶的老婆不是东西,勾引小伙子偷情取乐,进而杀害自己的丈夫,不得好死。在那个红色年代,哪能容忍这等大逆不道的丑事。宣判很快下来了,杀人主犯张山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叶的老婆判了7年有期徒刑。</p><p>  宣判大会后,张由警车从福州市会场立即押送到魁岐西岭西侧的一块大平地。那一天万里晴空风和日丽,大平地的周围聚集了数千群众,来观看执行死刑。</p> <p>  魁岐铁路第一宿舍侧后面观。</p> <p>入学常去送旧友,居民离乡悲断肠</p><p>  运动时期打破以往的教育常规,把新生9月1日的秋季入学改为了3月1日春季。我们原小学四~六年级的学生全部升入铁路中学初一。铁中在福州火车站北面,距魁岐约18公里。家在魁岐的学生全部住校,每两周回家一次。学生宿舍每八个人一间,睡上下铺。学校独立在一座小山堡上,环境蛮好,教学大楼高四层,相当气派。楼前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楼旁还有两个篮球场。大多数同学都很珍惜这久别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都有求知的愿望,更喜爱这里优越的体育活动场所。教数学的江嘉庆老师年轻、英俊、潇洒,他教授数学课的严谨推理,解题的思维角度,解题的多元性都有特点,对我学习数学培养了浓厚的兴趣。江老师不但数学课教得好,而且乒乓球打得特别棒。我和江老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食堂的楼上大厅里打乒乓球,江老师旋转的发球,凌厉的杀球,刁钻的小球着实厉害,我是他手下的败将。</p><p>  3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学校组织我们到车站欢送首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离榕赴闽北插队落户干革命。站台上红旗招展,口号震天,铁轨上停着一列运货的铁皮棚车。知识青年们胸前佩戴大红花,手摇毛主席语录本,站在棚车门里,满面春风,喜气洋洋。站台上,送行的家长们泪眼朦胧,涕泪交流,千叮咛,万嘱咐,几多牵挂在心头。我们中学生列队站台边,挥动红宝书,欢送大哥哥、大姐姐们踏上征途。在棚车门里,我看见了一个个熟悉、亲切的笑容,不久前我们还在一起打游击,捉迷藏,今天就要挥手告别,天各一方。</p> 魁歧原福建协和大学第八宿舍楼,也是校长、专家楼。 <p>  汽笛高鸣,《大海航行靠舵手》音乐响起,列车徐徐启动,抽泣声渐渐响了起来,呼喊声叫成了一片,最后汇成了悲切地哭嚎声,在空旷的站台上久久盘旋。直到列车消失在夜幕中,哭声仍然不绝。随后的十几天里,学校奉命组织我们多次到车站去送行。有送知识青年的,也有送居民下放的。尤其是送居民下放,更让人感到悲伤。那时候,福州市把一些家庭出身不好或在运动中被认为有问题的人举家下放到闽西北山区。不管男女老少,一个不留,统统下放,连户口也迁出福州。</p><p>  这些在福州世世代代生活了几代人的家庭是故土难离,情系故乡。只见一个个家庭扶老携幼,大箱小包,双眼红肿,泪水流淌。送行的老太太们大概想到从此以后再难见到下放亲友的身影,拉住即将远行的亲人衣襟抱头痛哭,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人感到了生离死别的悲怆。我那时还不十分理解他们的情感,但他们悲痛欲绝的哭声使人不能不伤感,那种亲人天各一方的分离生活我也有亲身体会。汽笛长鸣,列车启动,顿时悲切的哭声响成一片,演变成嚎啕痛哭,盖过了汽笛声,不少中老年妇女哭得昏倒过去。整个站台都在蠕动,车上车下成百上千双手拉在了一起,又匆匆分开。挥动双手,涕泪如雨,亲人远去,身影消失。几十天中,福州有数万居民和几万知识青年离开了福州,到闽西北山区开始了他们务农的新生活。</p><p>知青高兴赴新程,悲怆居民恸泣声。</p><p>扶老携妻别故土,渺茫道路苟今生。</p> <p>九大喜讯举国庆,离娘孩子日子艰</p><p>  1969年4月下旬,从北京传来特大喜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由于中苏关系紧张,这次大会在北京秘密举行,直到大会结束才向全国报道。会议最大的成果是肯定了运动的伟大成绩。第二是毛主席挑选了接班人,在党章中明文确定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为党的接班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中共党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福州举行了三十万人的庆祝游行,几乎是倾城出动,红旗遮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地上铺了一层红色的鞭炮纸将路面完全覆盖。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参加了这一盛况。</p><p>  过年后,妈妈也被下放到樟湖板卫生所,家中只剩下我们兄妹三人。九大闭幕后不久,医院整体搬到距魁岐26公里的福州火车站旁水头村。单单留下我们一家没通知搬家,而仅仅让我们从居住的铁路宿舍第一分会四栋搬到三栋。看着昔日在一起玩得小伙伴纷纷搬走,整个山头顿时冷静了下来,一天看不到几个人,我们兄妹三人更感到寂寞和孤独。那时我最大15岁,大妹西北才13岁,小妹东南仅4岁,父母亲都不在身边,大妹妹带着小妹妹生活。我上铁中住校,两周轮流交替回来一次,安排一下家中的生活就匆匆赶回。</p> <p>初生牛犊不畏虎,搏浪闽江正少年</p><p>  1969年暑假到了,放假回到家中,可以照看两个妹妹。由于许多同学的家长也和我们家差不多,自顾不暇,孩子们没有大人管,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每天和同学们到闽江中游泳,捡贝壳,可以做菜吃。闽江中有许多捕鱼的大木船,有单桅、双桅、三桅鱼船,大船后面都拖有一条小船(小舢板)。我们常常根据大船的行驶方向和距离算好行程,瞅准时机快速游到小船边,爬上小船坐一段水路,而后弃船再爬到另一条反方向小船坐回来。大船逆风时常做“Z”字形行驶,方向和距离就很难把握,我们也常有失算的时候,游了半天截不到船。</p><p>  一次,居委会组织我们到福州台江区参观工厂。早上乘班船离开魁岐,沿闽江上行15公里到达台江码头。先后参观了搪瓷厂、铸造厂、玻璃厂。玻璃厂最吸引我们的心,你看工人用一根长长的空心钢管挑一点熔化的玻璃,用嘴一吹,不停地旋转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变成了热水瓶。太神奇了,就象变戏法一样,看得我们目瞪口呆。</p><p>  参观结束,辅导员让大家自由活动,而后自己乘船回家。中午我和刘亿民、王凌、关旭等六位同学来到码头,不知是谁心血来潮提出来,我们不坐船,游回去。众人纷纷响应,一致叫好。关旭身体不太舒服,大家就将衣裤脱下来交给他保管,让他乘船带回家。当时正是退潮,游回去正好顺水,我们六人从码头下水开始了游泳。刚开始游兴很高,六人分成两组,不停地变换队形,消耗了不少体力。后来看到游速太慢,就不敢再闹了,全力向前游。在路程一半转弯处有一个大旋涡,直径有十余米。我们以前只是听说过,具体位置在哪儿也不知道,心里有点虚。接近那个水域时,大家都小心翼翼,突然游在前面的刘亿民被旋涡卷进,人不由自主的沿着旋涡大圈快速旋转起来,我们随后也被卷入,吓得大家赶紧拼命快速游离那个水域。谢天谢地大家都逃了出来,但也累得精疲力尽,真想找条顺路鱼船搭搭脚。可惜今天江面上一条顺路鱼船也没有,大家只好仰游休息,顺水漂流。</p><p>  离魁岐码头还有两公里时,江水开始涨潮了,我们变成了顶风逆水。此时我们已在水中游了四个小时,体力大量消耗,现在又顶风顶水,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但如果现在不抓紧,潮水越涨越快,就更难游回去了。我们只好互相鼓励,高喊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边开始喝水,一边拼尽全力登上了码头边的沙滩。关旭早就到了,他害怕我们出事,也不敢回家,就在沙滩等候我们。</p><p>  看到我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地走上沙滩,瘫倒在沙滩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样子实在是狼狈不堪。休息了一会儿,缓过了气,大家一致订立了共守同盟。今天游泳的事,回去后,对谁也不许说,谁要说出去,大家和他绝交,天打五雷轰。事后冷静下来,大家越想越怕,七个人谁也不敢在同学面前夸耀这次一定能引起轰动效应的冒险游程。</p><p>初世牛犊何畏虎,天高地厚不知蛮。</p><p>乘风卅里波涛险,搏浪闽江当少年。</p> <p> 魁岐原福建协和大学第六宿舍楼背面。</p> <p>二十大庆喜游行,空盼礼花夜到家</p><p>  1969年10月1日是建国二十周年大庆,学校提前两个月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游行演练。国庆节早上5点钟就集合吃饭,顶着星星向市区前进,沿着五四路、五一路走到八一服务社停下待命。这时候队伍里流传着一个消息,说今晚为庆祝国庆二十大庆,要在五一广场燃放礼花。上午十时,游行开始,最先通过五一广场检阅台的是解放军。而后是仪仗队和红旗方队,铁路工人作为工人老大哥紧随在后,11点半就通过了主席台,又前行了半小时才解散。大街旁、游行队伍里不时燃放鞭炮,鞭炮炸响烘托了节日的气氛,炸碎的鞭炮纸像雪花飘飘洒落,将大街小巷覆盖了一层,像冬天的瑞雪。</p><p>  游行直到一点半才全部结束,大家饥肠咕噜,又渴又累,各人买些面包、汽水填肚子,都希望晚上能看到礼花。燃放礼花的消息一会儿真、一会儿假,搞得大家一头雾水。我们十几个人倒在广场上休息,讨论要不要等到晚上看礼花。因为从市区回魁岐的最后一班汽车是六点半,看完礼花没有了公交车,就要走15公里夜路回去。最后大家都挡不住看礼花的诱惑,因为我们只是在新闻电影里看过,都想亲眼看到。晚饭又是买面包对付了,吃过晚餐后,和许多与我们有共同想法的人聚集在广场上,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p><p>  夜幕降临了,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没有一点动静,一直等到八点钟,我们才死心,知道上当受骗了,赶紧往回家走吧。今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中午、晚上仅仅吃了几个面包,又困又饿,两腿沉重。礼花也没有看到,心情十分沮丧,眼皮都睁不开了,边走边骂,歪歪扭扭,紧走慢赶,15公里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于午夜12点回到家。从那次上当后,我发誓再也不去看放礼花了,真是活受罪。其实这只是我们小孩子的一厢情愿,放礼花是要花费许多钱的,当时的社会发展停滞,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烧着玩。</p><p>鞭炮声声飘瑞雪,少年饥困看烟花。</p><p>二十大庆囊中涩,午夜急行始到家。</p><p>政治挂帅宣传队,强人所难躲不开</p><p>  上福州铁中以来,这里的老师对家庭成份高的学生不歧视,基本能一视同仁。鼓励学生努力读书,提高学习成绩,学习风气还很浓厚。对学习好的同学常提出表扬,大会上虽然也大讲阶级斗争,但不具体针对某人,使我心理上没有什么压力。</p><p>  但有一件事使我很头痛,就是组织文艺宣传队,每次都要点名要我参加。一是我听话,二是可能长得帅点。可我因为运动中家庭成份的压力对我打击很大,总觉得低人一等,不愿出头露面。又没有文艺细胞,也缺少这方面的天赋,对蹦蹦跳跳不感兴趣,因此不愿参加宣传队,但这理由也不能明说。每次要组织宣传队,我都提心吊胆,生怕被选上。可是越怕鬼越躲不开,几乎每次都被选上。</p><p>  选入宣传队后排节目,我就装混卖傻,唱歌总跑调,三句半、朗诵、对口词就总忘台词。气得排练的老师直跺脚,留下我加小灶,越辅导越离谱,就这样还总舍不得换下来。搞的我也是哭笑不得,有苦说不出。老师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看你学习挺聪明的,怎么背个台词就这么难。老师哪里知道我心中的苦衷啊,我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就是不想抛头露面的搞文艺宣传队,这大概是阶级斗争产生的副作用吧。另外参加宣传队也占用许多业余时间,对学习也有影响,宣传队里的同学就没几个学习好的。</p> <p>  原福建协和大学别墅楼,后作为铁路医院高干病房、传染病房使用。</p> <p><br></p> 原福建协和大学实验楼在福州铁路局时期改为了福州铁路医院病房大楼。 <p>  在我们家那排平房的邻居中,有一位和我同岁的同学谢昱波,他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四个妹妹,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奶奶。爸爸是个大学毕业生,在机务段工作。由于家庭成份高,现在不让干技术工作,在段里干木工。妈妈没有工作,在机务段做家属工,每月挣一、二十元补贴家用。家中人口多,收入少,生活困难。由于家庭出身是小业主,成份也偏高,加之永安这里家庭出身高的如资本家、地主很少,小业主的后代也成了阶级斗争的对象。有这一层关系,我们俩成为了患难与共的好朋友,每天结伴上下学,晚上他到我家作功课,因为我家的电灯比他家亮得多。他家里只有一盏三瓦的小日光灯,他妈妈常在灯下为五个孩子缝缝补补,不得空闲。</p><p>  昱波虽然与我同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已早早地为父母亲分担家庭重担。每天下午放学后,他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匆匆赶回家里。放下书包,拿起锄头,挑起粪桶,到菜地里锄草、浇水、施肥,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由于家庭生活所迫,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大减少,学习自然落后了。但爸爸妈妈都时常夸奖昱波是好孩子,懂事、勤劳、吃苦,鼓励我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p><p>同龄伙伴善良娃,锄草施肥种菜花。</p><p>吃苦耐劳帮父母,穷人孩子早当家。</p><p>  1969年深秋,当我要离开福州下放山区永安时,魁岐的发小们为我送行,合影留念,留下了青春的靓影。</p> <p>  四栋的西侧房头是我们孩子的主战场,在这里做游戏、躲咪猫、踢毽子、跳大绳、扔铁瓦、丢沙包。刘亿民和郭海宁经常抱着自家的大公鸡在这里厮杀,斗得一地鸡毛,引来一群围观叫好者。电线杆子上大喇叭每天下午五点准时出现一个童音清脆地说“小喇叭开始广播。</p><p>  1997年春节,我们一家第一次陪同父母亲回到离别了28年的魁岐。</p> <p>  1997年春节,我们一家和大妹西北陪同父母亲回到了阔别了28年的故乡——魁岐。魁岐还和我们离开时一样基本没有改变,我们走在铁路路基上,遥望着远处的铁一小容貌依旧,二、三、四分会的十余座三层楼房依然挺立。铁路医院大楼旁的木质二层楼图书馆,三座小洋楼家属宿舍都还在。陪伴父母亲站在故居四栋的东房头,上图。站在我们四栋故居的西房头,身后就是福州铁路局所在的大花园,父亲头右边隐约可见的两座大楼就是原福建协和大学文、理学院大楼。</p> <p>  虽然楼房显出了破败、残旧的颓废之态,但在我眼里还是那样亲切和难忘。从医院后面到一分会3、4、5栋的登山石台阶还是和以前一样有两条,我们拾级而上到达了四栋西侧房头,这里是我们当年做游戏、踢毽子、跳大绳、斗公鸡的战场。这条石台阶通向高干病房,也是父母亲上下班,我们上下学经常走的路。</p> <p>  福州铁路医院病房大楼因为变成了制药厂的办公楼,所以保存的完好无损。</p> <p>  一分会三栋是我们第二个家,我们自己饲养的来杭鸡很能飞翔,每天早上就从小妹头上那个窗户展翅飞到我们站的山坡上。</p> <p>  2002年春节,我陪同父母亲第二次回到魁岐。小女儿东南陪伴着父母亲在故居四栋房头留下了纪念。</p> <p>  2002年春节我们陪同父母亲第二次回到魁岐,这次父母亲有了孙子、外孙、外孙女一起陪同。铁路医院后面的小别墅楼曾经是高干病房,这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直达四栋东头。</p> <p>  2002年春节,老榕树身后的铁路医院图书馆二层小楼还在,木板钉得外墙独具特色。</p> <p>  我们身后是高干病房楼,但是今天我们发现所有的道路都被封堵了,这次我们没有回到家,回到我们的故居,上图。福州铁路局中心医院旧址,父母亲工作过的地方。因为现在成为制药厂的办公楼,所以保存的最好。</p> <p> 2010年5月,我陪同父母亲第三次回到魁岐,老榕树依然郁郁葱葱,树后的木质两层楼的图书馆被拆除了。后面的一分会三栋巍然屹立。当我看到父母亲站在这棵饱经沧桑的老榕树前,他们何尝不是一路坎坷,久经风霜。</p> <p>  坐落在魁岐村农民房舍边缘的铁路供应站是座红砖二层楼房,是供应铁路职工家属的百货商店,也是当时魁岐最大的商场。2010年魁岐村被整体搬迁,这里变成了一个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巨大的立交桥拔地而起,魁岐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供应站鹤立鸡群,成为了最后的孤岛,这是它消失前的最后一瞥,再难忘。每到春节前都在这里供应灶糖灶饼,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向往,里面的小红包是酥糖,更是妙不可言。</p> <p>  2012年3月我陪伴父母亲第四次回到魁岐。今年是母亲九十岁寿辰,还是父母亲钻石婚庆,双喜临门。母亲的身躯比两年前明显驼背了,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这一次父母亲可以坐着小轿车直达四栋房头,</p> <p>  铁路医院病房大楼前留影。</p> <p>  在铁路第二宿舍后面留影。</p> <p>  陪同父亲在第八宿舍前留影。</p> <p>  2013年2月23日我们兄妹三人陪同92岁的父亲、91岁的母亲第五次回到了魁岐。父母亲很高兴,晴朗的天气,愉快的心情,再回故乡,其乐融融。</p><p>  终于看到了四栋进行着维修,历经沧桑的旧楼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都感到很欣慰,只要它一天存在,我们就会回来和它倾诉。</p> <p>  一分会四栋第一单元三楼西侧(右边)是我们曾经的家,也是高成武院长的家。我们家初到魁崎时没有住房,是高院长把自己家腾出一间房子让我们居住,还有一间住着医院职工张德源。我们三户成为了邻居。对门就是我的同学郭卫平、郭爱平的家。</p> <p>  三兄妹陪同父母亲站在半个世纪前的家中。</p> <p>  小妹出生在福州铁路医院,出生后就住在身后的这件卧室里。我和大妹妹住的北屋南墙上有一个壁橱,壁橱的左边内侧板被我拆动了一块,里面有一个挺大的暗格。我就将一百多本小人书,尤其是《杨家将》、《岳飞》、《水浒传》、《春秋列国故事》、《战国故事》、《三国演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第四高峰》《绞刑下的报告》等十几套封资修的连环画等图书藏进这个暗厨,躲过了运动那个提心吊胆的年代。</p> <p>  可惜这个暗厨发现了晚了,烧了吴晗主编的那套《中国历史故事》科普读物,真是太可惜了,做梦都会梦到。望着这个壁橱我百感交集,深情回味历经磨难保存下来的 一百多本小人书。那是我少年时期的精神食粮,是我知识的来源,是我提高自身修养,完善综合素质的文化源泉。</p><p>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我堂姐梁性纯的请求,这劫后余生的的一百多本连环画寄给了她的儿子们学习、阅读。不想我的外甥没有保护好我的小人书,全部遗失了,真是“仔卖爷田不心疼”,那些小人书成为我心头永远的痛,再也看不到那样精彩的绘画了。这就是那个壁橱。</p> <p>  三兄妹从小一起长大的故居,上图。第五次陪伴父母亲回魁岐,再一次在父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原铁路医院大楼前合影留念。我想还将继续陪伴父母亲走回第二故乡,回味旧情,只要他们还能走得动,我就陪父母亲一直继续下去。</p> <p>  从1997年第一次到2013年第五次回魁岐,经历了16年的岁月,还将会继续下去吗?只要父母亲还走得动,就会延续下去,上图。 离开魁岐44年后的2013年,三兄妹结伴再次回到魁岐。</p> <p>  1967年夏,小妹东南两岁时与哥哥姐姐在福州魁岐,离开魁岐前我们是这样的,上图。2013年金秋时节,我与魁岐时的邻居邹慧商量举行一个魁岐福州铁路局铁路医院老同事聚会午餐。</p> <p>  2013年11月17日,我第六次陪同父母亲回到故居魁岐。这天上午我们带着各自的父母亲一道回魁岐故居旧地重游。四位老人结伴儿回到半个世纪前的故居,不免思绪万千,浮想联翩,非常开心。在我们居住的四栋房头合影留念。我母亲91岁,父亲92岁。邹洋叔叔、赵阿姨都是八十多岁的长寿老人。</p><p><br></p> <p>  这次回到魁岐十天后,母亲在家中卧室不幸自己摔倒,造成左股骨颈骨折,以后就不能走路了,这次回魁岐之行也许是母亲最后的故居之旅。</p> <p>  通往五栋的石台阶还是原汁原味,当年手臂粗的小树已经长大成才了。</p> <p>  站在四栋东房头,可以看到老房子已经是破烂不堪,饱经沧桑。当年我们两家都是居住在这座四栋楼。</p> <p>  我们身后就是铁路医院干部病房楼,也是协和大学时建筑的老楼,历经九十年的风雨磨难,依然巍巍屹立,是建筑的珍品。</p> <p>  在原福州铁路局铁路中心医院大楼前合影留念。</p> <p>  在魁岐第一宿舍大楼前。</p> <p>  从儿时一起长大的魁崎发小,如今也步入花甲之年。</p> <p>  我与大妹妹陪伴儿父母去在铁路第一宿舍前留影。</p> <p>  17日中午在福州铁路地区招待所餐厅有六家22人出席了聚会午宴。几十年难以见面的老同事格外高兴、开心,互致问候,互道珍重,气氛友好和谐,温暖着老人们的心房。</p> <p>  右起郭卫平、郭长伟、梁东北三位发小为六家的老人分别敬酒添福,祝贺长寿。为外科主任陈达昌叔叔、沈家楣阿姨敬酒。</p><p><br></p><p><br></p> <p>  为福州铁路医院院长张学凤叔叔、施美英阿姨敬酒。</p> <p>  为工程师刘会叔叔、护士长连云仙阿姨敬酒。</p> <p>  为最年长的梁祖翼伯伯、张慕莲伯母敬酒。</p> <p>  为门诊主任邹洋叔叔、赵阿姨敬酒。</p> <p>  为张桂兰老人敬酒</p> <p>  本次原福州铁路医院老同事聚会午宴的策划者邹慧和梁东北为活动圆满成功干一杯!梁东北感谢二姐邹慧的支持!</p> <p>  四位发小左起:邹光、梁东北、郭长伟、郭卫平。</p> <p>  2013年11月17日老同事午宴结束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共同祝愿老同事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左起前排:刘会、陈达昌、沈家楣、张慕莲、梁祖翼、赵淑英、张桂兰、任桂芳、连云仙。后排:邹慧、郭长伟、梁西北、邹洋、张学凤、刘舒平、施美英、邹光、杨丽华、陈承伟、郭卫平、梁东北、刘晓鸥。</p><p><br></p><p> ——梁东北 </p><p><br></p><p> 2018年7月27日</p><p><br></p><p><br></p> <p>  据说,福州魁岐原《福建协和大学》遗址,经福州市政协提出,市人大通过,由政府出资修缮修复工程已经动工。上图是初步效果图。</p> <p>  看了王勇利的《美篇》,与作者以图丶文、声的形式回忆《半个世纪的魁岐情》,也把我带回了旧时的故乡。魁岐以她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独特风情风貌,成为福州周边享有盛名的自然风景区。从我记事起先后有协和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州铁路局机关、福州制药厂征用过。山上古树参天,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江面潮起潮落,波光鳞鳞,百舸争流,心潮逐浪。尤其在协大和农大髙等学府期间,环境十分优美,建筑风格独特。在福州铁路局机关时期还一直延用协和大学国外建筑。其中瓦顶撬角大楼的《科学馆》和《图书馆》成为标際性建筑。高层人物住宅大都为单幢别墅,隐敝在林木深处,风吹树摇,时隐时现。当时公安处政治侦察科就是用这样别墅作办公室的。我当时在处机关警卫班任民警,白天挂靠在侦察科上班学习内勤,晚上担负机关警卫。从处机关到我家也不过个把公里,有些同志住公房比我还远,我真算是在家门口闹革命。自六十时代中期局机关搬迁南昌后,所在地拔划给福州制药厂后,魁岐这座“花果山“自此惨遭毁灭性的破坏。老树遭砍,植被毁坏,烟窗髙耸,浓烟滚滚。机声隆隆,禽鸟远逃。原本髙雅宁静的髙级学府成了生产药品的车间仑库。不仅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而且生态惨遭极度破坏。这绝非天灾而是人祸。这笔帐应该算在当时决策者身上,受到人民的审判。</p><p> 福州铁路局在魁岐时期,铁路有许多孩子在魁岐长大甚至出生的,他们对魁岐的感情深厚,都把魁歧视为第二故乡。以作者为代表一大批老小同学都自发回"故乡"畄影纪念和组织活动。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完全故乡人自叹不如这些半个故乡人,自叹不如他们对故乡的深厚情愫,自叹不如他们对故乡的细微了解,自叹不如他们的文化素养,搜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创作许多歌颂故乡的诗文。</p><p> 魁岐是我的家乡,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出于国家建设需要,作为革命老区的魁岐人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全村搬离原址另行安置。我也一样要忍痛割爱搬迁。为纪念世世代代生长生活的故乡和生我养我的家,在安置新家之前,我曾以"本子"笔名写了《我的家乡我的家》小册子,以此作为纪念。如有需要了解有关魁岐情况的可联系送阅。 </p><p><br></p><p> </p><p> 福州铁路公安处:李祖国</p><p><br></p><p><br></p><p>魁岐雄据闽江边,历经甲子几变迁。</p><p>协大传承寻旧梦,福铁启航展新篇。</p><p>我的家乡我的家,尔是祖国尔是仙。</p><p>思乡怀旧髦耋情,有为奋发更向前。</p><p><br></p><p> 福州铁路公安处:马永耀</p><p> 2020年5月6日</p> <p class="ql-block">  王勇利,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摄影家协会会员。在2020年度“美篇摄影优秀作品联展”中被评为百位优秀摄影师。学习摄影心得: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大家来一道分享我的快乐和对人生的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