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黑龙江省饶河县红旗岭农场中心学校</p><p> 李凤娟</p> <p> 《琥珀》一文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作者用通俗易懂而又生动活泼的文笔,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假想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判断它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让我们了解与琥珀有关的科学知识。4月28日,怀揣满心欢喜在线上聆听了于松建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琥珀》。课堂上,于老师以他独有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新颖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探索的世界,巧妙地将教材文本和获取科学思维融为一体,让观课的我有着诸多启发与思考。</p> <p>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于老师别出心裁地以课文为媒介,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不同形式、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教学致力于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探究中寻找到说明文题材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站在更高点,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这些都需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于老师的教学设计摒弃常规的思路,教学中字词处理巧妙,由课题两个字的王字旁来联系琥珀的珍贵。看画面回顾词语,并结合画面展开联想,体现语文学习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使学生不感觉词语的枯燥,为后续阅读课文扫除了障碍、做了良好的铺垫。对于课文的阅读突破传统的逐段分析,而是指导我们教授课文要有文本意识,要多研读教材,在研读过程中浮想联翩,在研读过程中对接生活,在研读过程中去涉猎更多的知识。</p> <p>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单元意识。每一课都不是孤立的,要实现单元意识为语文要素服务,要使单元语文要素落地,坐实单元备课。阅读时应积极思考,重在解决问题,阅读当中,解决不懂的问题,做到从学到练,从课内到课外逐步牵移运用。</p> <p>三、追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它形成的过程,需要孩子们发挥想象和推理能力。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琥珀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于老师精心设计了活动幻灯片、录音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中,加强了对语文信息的理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在教学时,既不是老师包办代替,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p> <p>四、常态阅读向异态阅读转换。老师教导学生读一篇文章可从它不同方面的特点联系起来读,进而启示教师应该有教材意识。一种是原生价值,一种是教学价值。所以课文不是教和学的全部,只是教和学的内容载体,把握好单元要素,判定好课文功能,实现好该有的价值。“琥珀”是一篇老课文,此次讲授不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课文功能定位的革新,课文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一种常态阅读向异态阅读所转换的最终目的。这都要求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p> <p> 最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的郑丹主任对本课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她从三个方面谈起,指出语文教学要夯实基础,学有指导,教有深度,要实现基础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p> <p> 感谢“国家级中小学名师线上教学示范课公益讲座”活动,让我了解了老课新定位的这种教学理念,使我懂得老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用“慧眼”去发掘作者们的匠心独运,要在课堂上多点拨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p> <p> 语文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方能恰当掌握;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战“疫”必胜!坚信春暖花会开,线上教学硕果累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