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本洁来还洁去—记三毛

寒玉

<p>  “<b><i>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i></b></p><p><b><i> ——《橄榄树》</i></b></p><p> <i> </i>在知道三毛之前,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来这世间修行锤炼的旅客,总是想着有那么一片天地会是我最后的归处。某一天,三毛突然出现在我的世界,不声不响却又恰到好处。透过她的文字,她的生活,她所遭逢的一切,我好似看到了自己。我开始看她的书,找寻任何与她有关的所有。</p><p> </p><p> </p> <p>  而后,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对三毛彻底否定的书。在书作者马中欣的笔下,三毛成了多重人格,神经质,怪异的化身。我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人在一位已经逝去的女作家后,仅凭着自己的所谓的实践找寻而随意定论。</p> <p>  其实,生而为人,有谁能同圣人般呢?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不为人知深藏的另一面。而那另一面并不是世俗眼中的虚伪,而是每个人面对自己独有的用来保护自己的。三毛,她同芸芸众生一般,不过是个凡人,会有七情六欲,会有他人觉得不够好的一面。这世上的人,总是对他人严格要求,希望他人能够契合自己所想。更何况,三毛根本也不是同马中欣在书上说的那般。</p> <p>“<b><i>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i></b></p><p><b><i> ——《撒哈拉的故事》</i></b></p><p> 总有人说三毛不够细腻,写不出张爱玲般的文字。其实,三毛是洒脱与细腻并存的,要不然一个女子怎么会说撒哈拉会有她前世的乡愁。从前一度,我一直觉得爱情是一种很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敢去触碰,也不愿意相信。</p> <p>可是后来,当我读到三毛与荷西时,我隐约的意识到也许世上真存在真情。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一对人连结婚的日子都会忘记,也没想到那天三毛也只是随性打扮。轰轰烈烈固然好,可平平淡淡,细水长流或许是热情逝去后最好的归宿。</p> <p>对于,近些年,出现一些怀疑三毛荷西感情的言论,我想不过是捕风捉影。如果荷西不爱三毛,断不会和三毛去撒哈拉。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是会因为对方而变得温柔的。三毛是这样,我亦是这样。她温柔到可以接受荷西对她说对一个女孩动了心。她给时间荷西,甚至告诉他她可以接受三个人。这不是懦弱,这是爱一个人到极致才有的表现。</p> <p>“<b><i>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i></b></p><p><b><i> —— 《亲爱的三毛》</i></b></p><p> 三毛自小性格便与一般小孩不同,她孤僻不合群。她探寻最舒服的死法,她陶醉于拾荒,她逃学去公墓看书。她一生有三次自杀经历,在生命面前她既珍惜却又默默承受着沉重。不管三毛有没有同马中欣说的多重人格,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三毛一直在用自身的力量鼓励帮助那些失意者。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所谓的人格分化,难道自身的苦痛一定要强加在他人身上吗?难道苦痛让他人晓得了便解决了。</p><p> </p> <p>什么所谓的是三毛自杀,不是陈平自杀,听上去多么荒唐。我不敢说,三毛已经通晓了人生,但她的坚韧与顽强在一般人是很少见的。</p> <p>曾有一度时间,我似乎被抑郁症缠绕了,脑子总是蹦出消极的想法,甚至走在马路上的时候,希望迎面一辆车把自己撞死。可是当我写下文字,却总是不知不觉告诉自己要坚持要加油不可以放弃。我不知道这是否有什么魔力,但是我知道这点上我和三毛是一样的。生命已经够难了,为什么还要让文字,让世界再难呢?</p> <p><b><i>“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i></b></p><p><b><i> ——《雨季不再来》</i></b></p><p>质本洁来还洁去。</p><p>三毛,这个希望做一个普通人的女子,让她在天堂享受独属于她的那份喜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