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米苏拉塔

欧力平

<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p><p class="ql-block">  亦真亦假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p><p class="ql-block">  过去未来共斟酌。</p> 那是一九九零年,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第十二个年头。祖国大地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像一只傲视苍穹的雄鹰,向世界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那一年,我三十四岁。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热轧带钢厂工作,是一名电气技术员。记得5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值班,接到领导电话,让我去他的办公室。我放下电话,立刻去了领导办公室。一进门,只见领导满面笑容,招呼我坐下。待我坐下后,和领导寒暄了几句,聊了聊作业线上的生产情况,接着领导就对我说:“小欧呀,厂里准备派你去利比亚,做三电领班工程师,你看怎么样”?听到领导这话,我先是一愣,接着茫然一笑。领导见我犹豫,马上说:“不要急着回答,先回去和父母及爱人说一下,明天早上回我话,怎么样”?我说“好的”!就离开了领导办公室。 父母和爱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第二天我也很肯定的回了领导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参与选派岗位人员,准备日常生活用品,生产技术资料以及所有项目人员参加由外办举行的涉外知识培训班。在培训班里,我们了解了项目的基本概况。 <p>  利比亚米苏拉塔钢铁联合企业(简称:米钢),位于首都的黎波里以东约240公里的米苏拉塔市。由奥钢联总承包,所谓“交钥匙”工程,引进德国、奥地利、日本、瑞典等国成套设备。是利比亚最大的工业企业。该企业第一期工程耗资60亿美元,包括:港口、炼钢、连铸、热轧、冷轧、高速线材等厂,于1989年投产,设计能力年产钢132.4万吨。试生产阶段,由奥钢联负责组织,交由保加利亚人和前南斯拉夫人完成。试生产完成后,奥钢联“交钥匙”到利比亚人手上,由利比亚人负责组织投产。这对于利比亚人来说,简直是太难了!咋办呢?继续请东欧人吧,太贵了。左思右想,找到了中国冶金建设公司。</p> 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于1982年,当时隶属于冶金工业部。2008年12月成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在上海、香港两地上市。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是全球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简称“中冶公司”,英文缩写“MCC”。 1989年,中冶公司总承包了利比亚米苏拉塔钢厂的开工投产技术服务项目,并先后将该项目分包给了武钢、马钢、一冶等单位。其中,武钢负责热轧厂、冷轧厂和炼钢厂的开工投产;马钢负责高速线材的开工投产;一冶负责基建和检修。对于武钢来说,与中冶公司的分包合同期限是三年,分两批执行,每批一年半。我们属于第一批赴利比亚人员。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武钢第一次大规模派员到海外从事技术劳务服务,仅武钢热轧厂第一批就派出了108人,号称“108将”。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还有点忐忑不安,毕竟那是出国呀! 1990年6月29日,武钢热轧厂第一批先遣人员出发了。先遣队共30人。其中:计算机、仪表、电气传动专业技术人员(三电)24人;厨师2人;翻译2人;现场经理1人;MCC1人。从武汉乘火车至广州,停留1天,由广州乘飞机至曼谷,住宿两晚,再由曼谷乘飞机经停阿联酋迪拜,然后由迪拜直飞利比亚的黎波里。一路上大包小包风尘仆仆。不过,轻松的心情,早已将行李的重量忘到了九霄云外。 曼谷的大街上,人头攒动,汽车摩托车交织而行;大皇宫,金碧辉煌,富贵典雅;皇家公园,绿草茵茵,安静恬适。离开曼谷,登上飞机,途径阿联酋迪拜,短暂停留,走下飞机,在机场候机大厅溜达溜达。“哇塞”!迪拜机场真是宽敞明亮,富丽堂皇!各种商品,玲琅满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看到这些场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惊叹不已!TMD石油大王,有钱就是任性。离开迪拜,乘上飞机,经过8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利比亚的黎波里机场。这个机场看上去不是很大,飞机也很少。大厅干净整洁,人流稀疏,是中国人的到来,才给机场增加了一点繁忙的景象。走出机场,我们乘坐大巴,直接奔赴米苏拉塔。 从的黎波里到米苏拉塔,走的是沿海高速公路,至西向东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南面,郁郁葱葱的椰枣树下,星星点点的散落着阿拉伯式的房屋,一些身穿长衫围着头巾的行人,穿梭于街道之间。再往南,就是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在公路的北面,湛蓝的地中海,万里无云,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吹来一阵阵凉爽的海风,一派北非的阿拉伯风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驻地,这里的人们称为“营地”。我们的营地,是一个小院落,树荫之间,坐落着一些集装箱式的活动板房。看起来不起眼,内部装饰很好,空调、卫生间、洗澡间一应俱全。两人一个房间,钢制床架,床垫虽然旧点,但是卫生舒适。院子里有餐厅和娱乐场所,经常有一些当地小孩,到我们这里玩耍。据说,这个营地以前住着南斯拉夫人。<br> 休息一天之后,第三天,我们就去了我们将要工作的地方——米钢热轧厂。米钢将所管辖的各厂,都编了代号,热轧编号TS-10;冷轧编号TS-9;炼钢编号TS-8;高速线材编号TS-4等等……。到了厂里,接待我们的是,米钢热轧厂厂长沈努西、电气车间计划工程师卡西贝、检修工程师阿米尔。我们向他们提出了开工所需要的条件、技术资料与图纸和办公场所及岗位人员值班地点等。他们基本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并带我们参观了生产线和电气室。 米钢热轧厂的设计非常新颖。全封闭式厂房,呈东西走向。主轧线布局在地平面以上9米的位置,主轧线以下至地平面,是管道大厅和高压风机室。粗壮的立柱,敦实坚固。光滑的水泥地面,乌黑发亮,彰显水泥标号之高,施工质量之好。汽车沿着厂区公路,经过立交桥可直达精轧机组,然后从粗轧机北侧大门出去(当年卡扎菲参观,就走的这条线)。 <p>  米钢热轧厂属于半连续式带钢生产线。轧制线主要设备有:2座推钢式加热炉、1台高压水除鳞机、1台立辊轧机、1台四辊粗轧机、1台飞剪、6台四辊精轧机、2台卷曲机。</p> 电气室和计算机室在主轧线南侧。主要有:加热炉电气室、粗轧机和精轧机电气室(含计算机室)、卷曲机电气室。电气室第一层是电缆室,第二层是开关室(马达控制中心),第三层是电缆室(部分区段是电缆夹层),第四层是PLC室和计算机室,屋顶是风机室。在电气室南侧,是变压器室和高压开关室。米钢用电,由米苏拉塔电厂供给。在主轧线北侧,分别有四个操作室:加热炉操作室、粗轧机操作室、精轧机操作室和卷取机操作室。工厂照明设计成照明桥,维修更换非常安全方便。无论是操作室附近,还是电气室内部都设置了卫生间、洗澡间、咖啡室和休息室。在作业线的通道上,设置有多台直饮水机。整个厂房设备布局清晰,空间和平面利用合理,从工厂设计的角度来看,充分彰显了人文关怀和安全环保理念。 轧制线控制系统方面,在辅传动级采用了西门子交直交小型变频器和数字式直流变流器;在主传动级采用了西门子全数字式直流变流装置(Simoreg DC master);在基础自动化级采用了西门子S5-110A PLC和SIMATIC-C4系列功能模板;在过程控制级采用了五台西门子SIMATIC-IPC系列工控机。从整体控制水平来看,高于我们武钢热轧厂当时的水平。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考验。<br> 1990年7月中旬,大部队到达了。我们从小营地搬到了一个大营地。这个营地以前是韩国大宇公司的,有6栋两层楼尖顶活动板房,有一个营地办公小院,有足球场、篮球场、娱乐厅、餐厅、乒乓球室。每栋楼房里都有卫生间、洗澡堂,院子里还有一个大洗澡堂。在伙食方面,蔬菜基本与国内一样,鸡肉鸡蛋比较多,有时有些牛肉,还有一些淡水鲫鱼,很少有羊肉或海食品。早餐以牛奶面包、荷包蛋、面条、花卷馒头为主。<br>  <br> <p class="ql-block">  随着大部队的到来,开工生产工作全面展开。我们向米钢热轧厂提交了开工计划,包括:开工日期、检修计划、备品备件计划、奥钢联保产人员、安全措施、岗位人员等等。利比亚人基本上采纳了我们的计划。根据我们的计划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三电”人员作了岗位安排:加热炉四班三倒,电气4人,仪表4人(含1名仪表工程师);粗轧2人;精轧2人;卷取2人;大电机2人;通风(兼照明系统)1人;吊车电气1人;计算机5人(含1名计算机工程师);领班工程师(兼粗轧岗)1人;检修工程师1人;计划工程师1人。与我们的安排相对应,利比亚人也安排了他们的“三电”人员:加热炉(兼仪表)4人;粗轧2人;精轧2人;卷取2人;大电机1人;通风(兼照明系统)1人;吊车电气1人;计算机1人;领班工程师(兼粗轧岗)叶海亚;检修工程师阿米尔;计划工程师卡西贝。奥钢联保产服务人员:计算机工程师戈登派克;PLC工程师托夫;传动工程师奥拓弗;仪表工程师穆勒;通风照明与辅助系统工程师胡布斯。</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米钢的作息时间是,早晨7点至下午3点,每周工作六天,星期日休息(当时国内实行大小礼拜)。虽然每周休息一天,但是利比亚的节假日特别多,例如:独立日(12月24日);国庆节(9月1日);民权宣言(3月2日);英军撤退日(3月28日);国家环境日(4月10日);穆罕默德诞辰(回历4月1日-12日);非洲日(5月25日);美军撤退日(6月11日);开斋节(8月18日);古尔邦节(10月24日);伊斯兰新年(11月14日);阿舒拉节(11月23日)。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但是节日那天是否放假,要在头一天晚上,通过听广播或看电视的通知,才能知道是否放假。因此,有几次我们吃完早饭,正在等车上班,突然来个通知“今天放假”。甚至有一次,我们已经到了厂里,就听到有人对我们喊“Holiday!Holidsy!”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哈哈大笑,心里乐开了花。至于说放假几天,仍然要在头天晚上听广播看电视等通知。如果没有通知,你就一直放假。据利比亚人说,他们有时最长放假半个月。 </p> 按照计划,开工时间定在1990年10月8日早8点。米苏拉塔电厂9月30日完成工厂供电,公辅系统10月2日完成送电与试车,两台加热炉10月4日点火,10月7日完成装钢。准备工作比较顺利,主要是加热炉区域少部分仪表调校与更换,其他工作基本按计划完成。10月8日清早6点半,我们准时到达厂里,对所管辖的设备做送电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8点钟准时送电!送上电之后,四个操作室的故障报警盘几乎全是报警信号,把我们所有“三电“技术人员忙得应接不暇,汗流浃背。这些故障信号,归纳起来大致有五大类:一是经检修之后,机械位置与电气位置不对位;二是需经现场确认后,PLC功能块复位,如油温、油位、压力、流量、电磁阀等;三是接近开关与机械位置不匹配或接近开关本身故障;四是电动机过热或接地检查处理;五是计算机初始化后,相关参数设定。不仅我们忙忙碌碌,所有机械人员、奥钢联保产人员都在忙个不停,整个现场人来人往,不亦乐乎。直到下午3点钟左右,才开始单体试车。下午5点钟左右,开始联动试车。之后,进行了模拟轧钢,这个过程比较顺利。 现场经理通知各操作室做好准备,大约傍晚6点钟,正式轧钢!大家充满期待,第一块钢在粗轧机入口卡钢,原因是压下量设定有问题;第二块钢在精轧机组切头剪前卡钢,原因是测量辊测量数据有误,造成切头剪误动作;第三块钢在精轧机组3号轧机与4号轧机之间堆钢,原因是4号轧机压下量设定有误,张力计算出错,活套辊误动作;第四块钢报废得很可惜,带钢已经顺利通过粗轧机和精轧机组,却在1号卷曲机夹送辊前堆钢,原因是夹送辊辊缝零调不准。处理这四次废钢,大约用了1个多小时。利用间歇时间,现场经理召集相关人员在卷取机操作室开会,分析了废钢原因,并对设备进行了再次检查,决定继续试轧。当第五块钢从加热炉出来时,大家屏住呼吸,目光随着火红的板坯向前移动----但见板坯通过除磷机、通过立辊轧机、经过七道次通过粗轧机、测量辊落下、飞剪切头、测量辊抬起、咣当一声进入精轧机组、测量辊再次落下、飞剪切尾、只见带钢呼啸着穿出精轧机组、通过层流冷却、戴着一身浓雾悄无声息的进入了卷曲机。当钢卷从卷曲机中取出,放到运输链上,在打捆机下完成打捆时,整个作业线上的工作人员沸腾了!大家击掌祝贺,奥钢联的工作人员也同我们击掌祝贺。我们成功了!来到米苏拉塔已经三个多月,我们就是为了这一天。虽然今后的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但是通过这次成功,我们收获了信心,为更好的完成这次技术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天晚上,我们回到营地时,已经10点多钟了。 回顾开工生产成功的整个过程:武钢人完全掌握和消化了“一米七轧机”的先进技术,并能灵活操作和驾驭类似的先进设备;德国人的设备制造技术堪称精良;西门子自动化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及标准化程度,堪称世界冶金自动化的领导者。利比亚人在管理和组织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整个米钢热轧厂只有一栋办公楼,一楼是餐厅,二楼是会议室打印室,三楼是厂长副厂长办公室加一个秘书室,下设专业工程师(相当车间主任),办公室在现场。从整个管理层来看,机构简单、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作为甲方,也是可圈可点。 <p>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顺利的通过了开工生产的试轧工作,大家的心情非常愉快。每天下班后,在营地里可以看到,踢足球的,打篮球的,还有围绕营地周边田野散步的。有一天,一位英国人到我们营地来,说是要与我们约两场足球,第一场我们做东,踢完球后在我们营地吃饭,第二场他们做东,踢完球后到他们营地吃饭。将这个消息汇报给营地经理,他非常高兴,我们也愉快的踢了两场球,还在奥钢联营地玩了一会儿。我也认识了一位英国朋友,他叫托德,个子不高,略显肥胖。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他年轻时曾经是曼联青训营的,由于长期进不了一线队,只好重新找工作。别看他胖,踢球时非常敏捷,转身特别快,盘带球的动作非常潇洒。我自认为自己是业余足球高手,在防守他时感到非常困难。当时我就想,如果我国的业余足球水平都像这样,何愁进不了世界杯呀。那年正好是世界杯年。</p> <p>  利比亚的米苏拉塔市是个小城市,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三线城市。由于建了一座钢铁联合企业,来了许多外国人,使这座小城市沸腾起来了。我们刚到那里时,一罐500g雀巢奶粉2个第纳尔;一瓶500g麦氏咖啡3第纳尔。利比亚基本没有制造业,大多数工业品和民用品都需要进口。但是也有一些手工业,比如地毯,一张1.2m*2m的地毯大约30第纳尔;一张1.8m*2m的地毯大约60第纳尔。利比亚生产的阿拉伯地毯是非常有名的,花纹非常漂亮。在距米苏拉塔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个很大的自由市场。在市场里,许多东西都可以自由买卖。利比亚人很喜欢中国的清凉油、风油精、箱包等物品。因此,在闲暇时间,许多中国人会带着自己的物品,到那里与利比亚人进行商品交换。市场里也有“城管”,只要你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一般不会干涉你。交易时不必担心有语言障碍,只要你会说英文“yes、no”和1、2、3……就可以了,当然,有时也会因3、13、30、分不清而闹出笑话。</p> <p>  利比亚人对中国人比较友好,经常到我们营地来玩,有时还来营地卖一些时令水果。还有一些开皮卡车的司机,把车停在营地门口,嘴里喊着“misurata! misurata!”。我们从营地到米苏拉塔,一般路费是1第纳尔,如果人少就会贵一些。营地生活虽然单调,但是悠闲而快乐。有体育活动的、有看电视的、也有一些同事在宿舍边上开一块小菜地,种点蔬菜,待收获时,哥几个坐在一起,弄几个小炒,也是非常滋润。利比亚是个禁酒的国家,卖烈性酒是违法的,但是有7°度以下的啤酒。推杯换盏之间,不免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1991年元旦过后,武钢公司派人来利比亚慰问在米钢从事技术服务的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不仅带来了公司领导的慰问,更有人情味的是,带来了所有在米钢技术服务人员每家每户的生活录像。每家的录像大约2分钟。大家简直是高兴至极!争先恐后地传看,有的对着屏幕大声说话,就像家人在眼前一样;有的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时的通讯技术要是像现在这样该有多好呀!在大家激动和高兴之余,营地领导安排播放了当时国内最火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渴望》。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两对年青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将人性表达的淋漓尽致。温柔贤惠的刘慧芳,在那时简直就是我心中的女神。我的心情,随着剧情的起伏而跳动;我的思绪,随着故事的深入而激荡,好几次泪盈眼眶。尤其是在异国他乡看这部电视连续剧,更是撩起了我的思乡情怀。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常常撩起思乡情怀,但是美丽的风光总能使人心旷神怡。 <p>  利比亚在地中海南岸,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气候之一。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它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首都的黎波里在地中海边上。老城区内,古罗马式的建筑还依稀可见。绿色广场,宽敞整洁,风景秀丽,椰树婆娑,广场中间喷泉涌射,傍晚时分,漫步在广场边的海滨大道上,被地中海的微风一吹,真有一种畅快和超脱的感觉。</p> 在的黎波里和米苏拉塔之间,有一座古城----胡姆斯。作为古代腓尼基城市、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莱普提斯遗址,就坐落在胡姆斯城市以东。除此之外,城市附近还有罗马时代的港口、庙宇、剧场等古迹。其中,古罗马式的圆形剧场清晰可见。在剧场外面,还有古罗马式的浴池和马桶。当我们浏览这些名胜古迹时,就仿佛回到了中世纪,漫步在古罗马的街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div><br>  1992年3月中旬,第二批接班的人员到了,我们与他们交接班一个月。<br></div> 1992年4月11日,我们离开了我们工作、生活22个月的米苏拉塔钢厂。 <p>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三十年!我,当年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如今已进入到了花甲之年。我已经退休四年了,每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在利比亚米苏拉塔钢厂的那段工作经历,永远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撒迪克!萨利玛里哄!舒克拉!</p> <p>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p><p>  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p><p>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p><p>  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p><p>  ……</p><p><br></p><p><br></p><p>注释:</p><p>1、“撒迪克”阿拉伯语“朋友“</p><p>2、“萨利玛里哄”阿拉伯语“你好吗”</p><p>3、“舒克拉”阿拉伯语“谢谢”</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br></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欧力平</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二零二零年五月一日</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于武汉</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