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教研】——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詹建伟

<br>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奋战在战“疫”路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我们都是参与者。虽然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们一样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是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心中的爱,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2020年4月29日,在学年组长徐恩平老师的带领下,一学年的全体班主任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云端教研活动。 <p>  语文第五单元是识字单元,可以说,识字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及识字能力将影响他们后续的阅读、习作学习。所以,指导学生识字就成为低年级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更好的指导孩子识字呢? 一学年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开展了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主题的集体教研。</p>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徐恩平老师提出本次教研活动内容: <p><br></p><p>  徐老师说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是啊,应该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每位教师纷纷写出自己的想法,整个备课活动下来,气氛活跃,老师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收获良多!</p><p><br></p> <p><br></p><p>  线上教研激发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接下来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方向。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研讨与总结,我们梳理出了解决《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这个问题的方法:</p> 1.巧记形声字来识字<br>  很多汉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跟字义有关,声旁跟字音有关,这种字叫形声字。形声字约占汉字的70%左右。用这种方法识字,既能快速掌握字音,又能快速识记字形。 2.象形字识字<br>  象形字是独体字,像一个事物的形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合的方式来识记。 <p>  3.会意字识字</p><p>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字。如今天学习的《识字6》里面的“寒”、“朝”都是会意字。可以给孩子看看金文的字形,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如“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然无法御寒。</p> 4.用编故事、猜字谜、顺口溜、玩认字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 5.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用字和字之间的比较来加深印象。 <p>  6.在学习一些表示动作的词时,可以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孩子们做一做动作。这样不仅帮助他们理解字的意思,还加深了对这个字的印象。</p> 7.认字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要多读课文,在读中学,在读中记。另外鼓励学生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 8.因材施教,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最后学年领导林校长对我们的教研进行了总结: <p>  疫情之下的网络教学活动,带给教师很大的挑战,但也激发教师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面对疫情,我们教师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冲锋陷阵,但是我们一定守护好自己的职业,认真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以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担当起孩子们的最坚定守护者。共赴时艰,不辱教育使命。</p>

识字

教研

教师

学生

学年

老师

孩子

会意字

能力

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