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是生长在秦岭山脉,商洛地区柞水县金田河上游万青乡,也就是可以找到这条河流的最高出水处,都称我们是高山脑人。山里孩子上学很不容易,从小学高年级就要到七八里路远的中心小学去上学,每天也只有两顿饭,每吨就是玉米面糊糊,从家里带的腌菜就饭吃,反正没吃饱,饿了也不知道!早餐是在学校吃,下午餐要步行回家吃饭,再步行到学校,上两个小时的晚自习,晚上在学校住一晚上。好歹,两年多的高级小学上满了,考上了离家二十五里的红岩寺中学。</h3><h3> 红岩寺中学可谓是我们当地方圆四十里最集中的中学了,有的同学要翻山越岭四十里路。这样只能寄宿在学校宿舍了。所有远路的同学要住宿,那时,还是每周五天半工作日,每周日下午从家出发,背着干粮和腌菜出发,要管一周的食粮。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可以带点白面馍馍,家庭条件差的,还带的黑面馍馍。还有包谷馍呢。中学的生活可谓凑合着过,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大家都会骑自行车,每周日下午是浩浩荡荡的车队从家到校,下周六下午又是浩浩荡荡的车队从学校回家,在家能休息两个半天,换洗衣服,天气冷的时候还干不了。那时候的我,喜欢穿一身蓝色学生服,白色衬衣,穿白色运动鞋,觉得非常健康。有时戴一顶黄帽子,背着解放军叔叔背过的黄包包,上面还印着红军不怕远征难。包里装着几本书,周末回去是我休养生息的时候,可以补齐作业,抽空记记东西,这样下一周不会欠账。有时午餐和晚餐过后,我会背着黄包包去学校后面一个山路上记东西,学习总算一直保持在全班第一名。</h3><h3> 学校里的伙食也是非常艰难的。每位学生要从家里带磨好的玉米面,粗细要用筛子筛过细的玉米面和大的玉米粒,留下适中的才可以,细的容易糊汤,粗的到点煮不熟,还要家长从家送柴火到学校交食堂,柴和粮都要过秤的,五斤柴和一斤玉米面算一斤,发一斤饭票,用饭票去食堂打饭。其实就是一天两顿的玉米糊糊,不稀也不稠。开始吃半斤,就是舀水的水瓢一瓢,就着腌菜吃了,发现饿的很快,不到几个小时就饿了。后来,发现一个规律,半斤一瓢饭两个同学对分,二两半,其实吃的时候就不是很饱,饿了也是不知觉的。吃完糊糊,啃几口干粮馍馍,就这样打发了。早上起来要跑早操,早操后要上四十五分钟的早读,大家郎朗上口的早读,忘我的记了不少东西。再上两节各四十分钟的课,多是语文和数学。十点多是吃第一顿饭的时候。</h3> <h3> 饭后要做作业,之后,还上一节午自习,之后上四节课,到下午五点左右是第二顿饭了,还是一样的程序。饭后,又进入了匆匆忙忙的做作业时间,我一般在课间就把作业赶着做完了,所以,下午是我的自由王国,可以夹着书去一个没人发现的偏僻角落,背很多东西。晚自习多是六点半开始,要上两节晚自习,到晚上八间半,这一天就算结束了。对于学习认真的同学,要坚持到晚上十一点多呢。在上中学的前两年,没有电灯,都烧的煤油灯。嫌油烟熏的厉害,就换成玻璃罩子的台式灯。晚上,回到宿舍是非常热闹的,因为几十人,好几个班级的同学住在一起,是大三间的大通铺,分两排,两位同学脚对脚钻进一个被窝,冬天可以相互暖脚,不是很冷。可是靠门窗这一排,窗户上的玻璃有的残缺了,风可以呼呼的吹进来。人多了也不觉得了。未入睡的时候,大家靠在墙上啃着干粮馍馍,可以聊聊天,有一个人说几句笑话,全部哄堂大笑。夜里,没睡着的时候,可以听见,有人打呼噜,还有人说梦话。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到了第二天早上。那时的我属于比较爱用功的人,准备了小煤油灯,在靠墙那面墙上挖了个小洞,放进去一个煤油灯刚刚好,别的同学睡了,我还要背点东西,早上大家还没有醒的时候,我已亮灯学习了,因为在小洞洞,煤油灯的亮光也照不了多远,不会影响别人。这样也很危险,老师三令五声警告,害怕引起火灾!一次,靠在墙上睡着了,煤油灯熏的土墙掉下来黑土块,摸了一脸,第二天到了教室,大家都笑了,怎么来了个黑脸包公?最沮丧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这样睡着了,煤油灯掉下来,把煤油撒的棉衣裤全是煤油味。第二天,进教室,熏得大家都闻不得,只好回到宿舍把棉衣脱了,有个同村相好的同学,只有减了几件衣服给我,这样我们两个都穿的很单。幸好这天是星期六,上半天课,下午就可以回家了,回到家里赶紧换洗衣服。在学校一年四季洗的是冷水脸,没有自来水,是在学校后门出去有一条沟,沟里有河水,用盆舀回来洗脸,那时候怎么知道干净!早上起来跑操要点名的,很多学生用一盆水把脸浆洗了。冬季,因某人眼睛感染了,这盆水会让很多同学害红眼病。我也未能幸免,曾经一次红眼病几个周才好了,可是原来很大的眼裂变小了。说起讲卫生,那样艰苦的条件,谈不上讲卫生,除过穿的衣服每周末可以回家换洗,没有洗澡的条件,正是这样,有一学期,下身大腿还出了很多疔疮。好不容易治好了。</h3> <h3> 初三学习正紧张的时候,春节过后刚开学一周,本来已变暖和的天气,突然下雪了!周日去学校时脱了棉鞋,穿的运动鞋,冻的我脚直跺,离家太远,只能咬牙忍受了,后来双脚小拇指被冻坏,脚指甲被冻掉,且每于冬春交接时,就痒痛难忍。持续很多年呢!初三更知道珍惜时间了。当时的分秒必争是多么的激烈,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当时,我和我的竞争对手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重点培养对象,我们各自找到了学校三进宮院子里两位老师的办公室宿舍住下了,晚上各自加班,互相看对方休息之后才休息,如果没睡,争取比她时间再长点。这位同学也很聪明,她知道后晚上彻夜不关灯,几次出院子,发现人家灯没灭,就继续坚持,早上看人家灯亮着,就争取起早,把五点起床挪到凌晨四点半。长期下去,有点神经衰弱的症状。周末也是隔一周回一次家。周末在学校自己复习,干粮和腌菜让低年级的同学回家给一起捎来,夏季是最不好保管的,锁在箱子的馍馍,放不了几天就长了霉点,最后也舍不得扔掉,用手把坏了的扣下,其余的泡在玉米糊糊中还是吃了。那时,虽然艰苦,但是,身体还算比较健康吧。有时,周末没回家,也舍不得花六毛钱吃一袋方便面,周末食堂是不开灶的,吃点干粮,坚持一天半就过去了。有两位非常好的老师,一位我的班主任张金兰老师,一位我的历史老师王文正老师,他们在做饭时,就多做一份,把我叫去一起吃,后来,这两位恩师都成了几十年的妄年交和恩人了。功夫总算不负有心人!当年,凭着优异的成绩,中考时,以全年级第一、全区第一、全县第三名的成绩位列全校榜首,比竞争对手第二名高出六十五分的成绩。因为,当年的柞水,属于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好学生都让上中专了,家里世代中医,就选择了学习中医的专业。被宝鸡市中医学校录取了,总算光辉耀祖了,从我们的山沟沟,能考出关中一代,就叫翻秦岭了!想起那个背着干粮上学的时代,非常有趣!应该是磨练人意志的年代,激励我变得坚强,无坚不摧!一路上走来,正是这点宝贵的经历,才一步步拾级而上,从中专、自学考试大专、专升本、硕士、博士,一步步完成常人完不成的事!说起还得感谢那个背着干粮上学的时代!</h3> <h3>中学时候的我</h3> <h3>中专时候的我</h3> <h3>大专时候的我</h3> <h3>本科时候的我</h3> <h3>硕士期间的我</h3> <h3>博士期间的我</h3> <h3>现在当医生的我</h3> <h3>现在步入中年的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