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听于松建老师《琥珀》之体会</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卫农场学校 耿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期间,我在熟练操作钉钉APP并逐渐适应网络授课之后,又接连产生了新的困惑:近两个月的线上学习,学生对网课的新鲜度逐渐下降,如何在网课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规定时间里高效完成授课任务等等。2020年4月15日下午,我校小学语文组下发了省教师发展学院名师线上教学示范课公益讲座活动的通知,待细细看完通知内容之后,除了惊喜,心里还漾起一丝丝暖意,惊喜的是上级教育部门竟然能在非常时期不忘教研,引领教研,暖的是线上听名师授课,不仅能解燃眉之急,还能实现一名偏远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梦寐以求盼望能听上一节名师授课的愿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一分一秒的倒计时,终于如约在四月二十八日下午14:45进入直播间,14:50讲课正式开始了,从于老师的讲课到自评再到郑丹老师的点评,整个过程如饮甘霖,回味无穷,收获颇丰,现把粗浅的听课体会总结如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纵观于老师的这节课,从始至终令人耳目一新,于老师宏观把握教材,老课新教,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省时高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点滴细节都值得我学习,尤其是他《从教学意识看课堂发展》的说课令我茅塞顿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几方面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去实践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单元意识”,叩开寻找琥珀的远古之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个特别有用的阅读策略,就是在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帮助我们进行阅读。”上课伊始,于老师就送给同学们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直入阅读的主题。“提出大量问题该怎么办呢?”“我们再用上相应的办法解决问题。”“就是这样一块化石,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也许课文会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于老师在课文的开篇就紧扣“问题”与“办法”,这就体现了于老师本人所说的单元意识,因为《琥珀》一课所在的单元主题是“阅读时积极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解决问题。”于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有效的落实,他以一份《问题清单》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屏幕前的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里了。回想自己的课堂,总认为课文知识点多,线上教学时间短就匆匆忙忙满堂讲,从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深入研究教材,探究单元主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本人经历过多次的语文教材改版,《琥珀》多年前也教过,记得那时是逐段讲解,依次找出形成松脂球和琥珀需要的条件就算完成了主要的阅读讲解任务,听了于老师的这节课后,我知道了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它的功能定位,老文再现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时,是因为他的“功能定位在发生变化。”以后再教老文时,也要用单元意识指导教学设计,服务学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文本意识”,研读“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松建老师说“教师要有文本意识。”“研读教材是永恒的话题。”他通过反复研读捕捉到“推测”一词,以这个词作为撬动全文的核心,并把研读精神传递给学生,学生在默读课文时,通过研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从老师引导的“推测”一词入手,搜索推测的依据。从一个简单的词语入手,一步步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线上教学令学生兴趣使然,规定时间里既有所学,又益身心。听了于老师的这节课后,我尝试以文本意识指导设计《雷雨》一课,《雷雨》是二年级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主题是“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此文恰巧体现了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我将课后的三个问题与课文整合重组,三个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从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从研读“压”“垂”“挂”三个词巧妙运用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思维,整堂课虽很稚嫩,但从互动面板上学生的参与数量上看,以文本意识进行备课授课还是很有利于线上教学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教材意识”,定位判断《琥珀》的功能与取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老师说“教材中的每篇选文至少有两种价值,它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课文并不是教和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和学内容的载体。”就说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共有25篇选文,在每个《语文园地》中还有“我爱阅读”,篇篇都有丰富的原生价值,如何在每天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吹尽黄沙始到金”呢?这就要“把握单元要素,判断好课文的功能,实现它该有的教学价值。”不管是现在的线上授课还是今后的线下授课,每讲一节新课前不能只限于在教学过程的创新,更应该树立教材意识,重新定位选文的功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此之外,于老师所说的“课文的阅读取向发生了变化,由曾经的常态阅读向异态阅读转化。”我试想:如果在线上教学时,重点考虑“异态阅读”,重视学生的阅读目的与阅读立场,并与选文的教学价值有机整合,即原生价值、教学价值、常态阅读和异态阅读兼容,是不是能更好的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老师的三个教学意识在宏观把握课堂发展,微观上也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处都值得我学习,比如:从课题“琥珀”的“王”字旁入手,引领学生走进课文,“问题清单”的设计,看图猜词语,还有他亲切随和的讲课语言“坐端正”“把声音放出来”“我们也来试一试”,仿佛隔屏时时呼唤学生对语文的热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芳菲四月,陌上花开,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组织的“国家级中小学名师线上教学示范课公益讲座”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提升空间,名师在助力领跑,我将自我反思,躬耕课堂,努力做一名有思想有深度的老师,不畏疫情风雨,与每一位龙江教师奔跑在线上教学的探索之路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耿英,</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红卫中心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红卫学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电话:13624655387</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个人简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人步入教坛28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曾多次获得建三江分局和农垦总局骨干教师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场级优秀教师以及饶河县优秀教师及德育先进个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坚守的教育理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学生涯的缩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热爱教育数十年,无怨无悔守初心。三尺讲台育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