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专著,分享收获(八)——《于非闇》读书交流

禅心

<p> 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张跃东</p> <p><b style="font-size: 18px;"> 《于非闇》这本书在我心中很重。其一,是我在上师范时,曾拜师学习工笔花鸟画,我的老师是工笔花鸟画家高宗水先生。高老师的恩师是俞致贞先生,而俞致贞就是师从于非闇先生。从那时起,我就对于非闇这个名字极为崇拜,每每看到此名必会心生敬畏感。</b></p> <p><b>  再者,《于非闇》这本书的编者是北京画院,由广西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深圳雅昌公司印刷。此书非个人编著,而是在北京画院的组织下成立了编辑出版委员会,由北京画院王明明院长等多位名家合作完成。更可贵的是包括于非闇先生的子女也在其中,可见此书不仅是从专业角度极为重视,更得到了于先生家人的支持与认可,应该是极具权威性的。</b></p> <p><b>  其三,这本书确实很有重量,很沉。采用8开大小,42印张的设计。精装印制,并有锦盒封套,并在实木饰板上采用凹刻填色的方式呈现“于非闇”、“北京画院编”及“广西美术出版社”等重要信息。这样精美的书籍装帧,并不多见,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所以,在本次“研读专著,分享收获”的介绍中,我要向大家推介《于非闇》这本书。在此更要由衷感谢广西美术出版社邓欣老师,是在邓老师的关爱下,才与此书结缘。</b></p> <p><b>《于非闇》书中分为:</b></p><ul><li><b>重霑雨露的老花——于非闇及其工笔花鸟画研究</b></li><li><b>北京画院收藏作品</b></li><li><b>于非闇家属收藏作品</b></li><li><b>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b></li><li><b>中国画颜料的研究</b></li><li><b>于非闇常用印章</b></li><li><b>于非闇年表</b></li></ul><p><br></p> <p><b>  于非闇(1889—1959)是20世纪北方“京派”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其工谨明丽、重色浓妆的工笔画风,继宋画之周密不苟,扬现代之审美时尚,对现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于派”而连绵不绝。</b></p> <p><b>  于非闇生于北京,其早年教育中既有传统私塾授受,又有新式学堂教育经历,虽不以绘画为业,但在潜移默化中,家藏书画作品给予了其审美影响。于非闇20多岁时拜当时北京善画工笔草虫的王润暄为师,自言:“我从他学画不及两年,制颜料学会了,养花、斗蟋蟀也学会了,绘画却一笔未教……病到垂危,才把他描绘的稿子送给我,并且说:‘你不要学我,你要学生物,你要学会使用工具。’”</b></p> <p><b>  1928年于非闇出版的第一套专著,非言绘画,而是《都门钓鱼记》《都门艺兰记》《都门豢鸽记》,足见其师影响之深。于非闇在王润暄的指引下,一方面培养了对绘画用色的敏感,以考究的颜料进行创作,解决了绘画过程中“随类赋彩”的问题,使作品能够获得预期审美效果;另一方面,获悉了绘画与生活的联动关系,通过对生活中万物的仰观俯察,为其绘画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而这一点,实际上恰恰契合了绘画创作中最重要的“写生”原则。</b></p> <p><b>  在《于非闇》一书中收录有于先生的专著《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的内容,其中第二章写到“我所研究过的古典工笔花鸟画”“我从临摹中学到的花鸟画”“帮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艺理论”“帮助我用笔的书法”等。可见,画家的成功不仅仅局限于对绘画技法的提高,中国绘画中,有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中华美誉的塑造,画好一片花瓣的背后,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与认知上的磨练。</b></p> <p><b>  花鸟画技法的演变</b></p> <p><b>  为了表现花鸟的形和神所使用的技法----包括用笔、运墨和着色各方面的技法,随着画家创作的本身,画家对花和鸟一些各自不同的看法,以及审美观点的转移等,在描绘技法上,也就各有不同。这些技法的演变,到目前为止,随仍被花鸟画家们继承着,但在风格上各个画家却还有他自己的一套,今约略地叙述如下:</b></p> <p><b>  勾勒法 这是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淡墨勾出了形象的轮廓,然后着色,着色完了后,再用重色或重墨,重复地再“勒”出各随各形象的线,这线不单是代表轮廓,还要表现出花鸟翎毛等质感,使得形象更加生动明快。唐五代和宋多用这种技法,后来的民间画家仍用这方法。</b></p> <p><b>  勾填法 这法又叫“双勾廓填”。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重墨双勾出形象各自不同的质感,这双勾法和前面所说的“勒”法完全一致,不过“勒”法所使用的线条,不一定是墨,而是比较重的颜色。“勒”法是在着色终了进行的,双勾是先用重墨勾出,然后填色,这是它们的区别。这方法主要的是色不浸墨(双勾出来的墨迹),用色填进墨框里要晕染,要有浓淡,所以叫“勾填法”。这方法,唐、五代、两宋到元普遍使用。</b></p> <p><b>  没骨法 花卉不用双勾,也不用勾勒做骨干,只用五彩分浓淡轻重厚薄画成,这叫没骨法。据说这法创始于北宋时的徐同嗣,他这样画了一枝芍药花,非常逼真。同时又发明用墨笔画墨竹,如北宋文同、苏轼等,后又用大笔画荷叶等,都是从没骨法演变下来的。</b></p> <p><b>  勾勒与没骨相结合 这是北宋末才有的。一幅作品可以用骨法和勾勒法或勾填法,主要是因物象的不同,才使用着不同的方法。例如:赵佶的《写生珍禽图》(有印本),竹子用没骨法,禽鸟用勾勒法。又如赵佶的《瑞鹤图》(在东北博物馆),端门和丹闕用勾填法,祥云、白鹤用没骨法。</b></p> <p><b>  勾花点叶法 花瓣用双勾法,叶片用没骨的点法,这样做为了生动活泼,它是从南宋创为双勾梅花,再用没骨法写出梅花的干而又加以变化的。到明朝更加发展成为画一切花卉的方法。特别是用水墨表现白色的花朵,非用此法不可。</b></p> <p><b>  点垛法 点法在花鸟画中被使用虽在后,但它的功能却相当大。它可以用以点花点叶,它更可以用语点垛翎毛。自使用绢进而使用纸,到使用了生纸,这点垛法无论是湿笔(含水份多)、干笔(含水份少或很少),对于塑造形象,对于求形求神,都能如意的挥洒。明代画翎毛如林良等人,直到清代的八大山人和华秋岳等都长于此法,特别是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王梦白等诸人,以及齐白石,更擅长此法。</b></p> <p><b>  以上六种技法,实际说起来都是从双勾、没骨演变下来的。双勾中的勾勒是先勾出淡墨的形象,着色后,再用重墨或重色重勾一遍。勾填只是着色不再勾填,或是连色也不用,只用墨再加以晕染一下,这又叫“白描”。用颜色点染出形象,或是用浓淡墨点染出形象,虽然同属于墨骨法,但在使用笔的大小上,又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明清两代特别是近代的花鸟画,对此法的发展是前无古人的。</b></p> <p><b>  于非闇出生、成长在北京,初事教育工作,兼为数家报刊撰稿,业余画中国画。早期画写意山水和花鸟,中年开始专攻工笔花鸟画。他从明末陈洪绶入手,上溯五代、两宋,对传统技法进行深入研究,于宋徽宗一路用功甚勤,继承了其刚劲、硬朗而不失灵气的院体风格。在此基础上,并以其栽花养鸟知识启示写生,十分注重体察物理、物情、物态,还从丝绣和民间绘画汲取营养,依托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自我心性,逐步形成了于派工笔花鸟画的样式和语言,作品清朗华美、雍容大气,京味十足而又尽显时代风貌。</b></p> <p><b>  王明明先生曾说: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从明末陈洪绶入手,上溯五代、两宋,对传统技法进行深入研究,于宋徽宗一路用功甚勤,继承了其刚劲、硬朗而不失灵气的院体风格。在此基础上,并以其栽花养鸟知识启示写生,十分注重体察物理、物情、物态,还从丝绣和民间绘画汲取营养,依托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自我心性,逐步形成了于派工笔花鸟画的样式和语言,作品清朗华美、雍容大气,京味十足而又尽显时代风貌。</b></p> <p><b>张跃东简介:</b></p><p><b> 东城区张跃东特色名师工作室主持,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小学美术教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一线美术教学23年,美术教研工作7年,曾获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比赛一等奖,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编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