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与薄

芭蕉绿了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周“芝麻微报告”之五</span></p> <p>前两天缅怀了辞世近一年的四叔,在写作《高与低》的怀念小文间隙,翻了翻四叔生前让我重点读的、很厚重的一本书,书名叫《菜根谭》,当中有一段话蛮符合心境:“世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是啊,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淡然一些,愁烦会无穷无尽。</p><p>这些话,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是厚薄;还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是我的同学,这里就称他为老余。老余大我几岁,面相和由内及外的气韵和我四叔很相近,是一个标准的佛系“子弟”,说话轻声细语,气质朴实敦厚。老家在钟灵毓秀的上余雁塘,他说曾是我父亲的学生。那一年离开四叔的“东门桥”去师院上学,老余是同行者,不过他学的是数学专业。他现在的头发稀疏一些,可能跟人聪明学数学也有点关系吧。</p> <p>有了厚薄两字,有了老余这人,又让我联想到了三个成语。</p><p>第一个是厚往薄来。出自《礼记·中庸》,汉语注解是: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老余对人就是这样,施予厚而纳受薄,而且毫无怨言,好像本来就应该这样似的,是电视剧中“大哥”那样的人物。就说我与他吧,相识四十年了,虽然“耳鬓斯磨”的时间不多,但在断断续续的来往过程中,感觉“大哥”一直如影随行,永远都在关心你、“罩”着你,他会间隔性地来办公室坐一会,在省外从商也会时不时打个电话。但说句实在话,自己在许多时候“是选择性”地把他暂时忘却了。人情来往,呼朋唤友,“三点水”是基本的必须品,但印象中,老余的角色基本上是“主人东家”,我等则习惯了当“满坐高朋”。现在想想,某些时期由于岗位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还可以理解,但“来而不往非礼也”是古训,时间久了也心生愧疚,但老余还是一以贯之地“厚”着你,我们则是一如既往地“薄”着他。</p><p>物质上事情的也就罢了,可精神交往上也是这样。这些年来有了说不清是好还是坏的微信,当今是人际间维系情感的一个纽带,兄弟朋友人可以“好久不见”,彼此之间网上可以“天天遇见”。其实许多时候,相互间的天枰总是倾斜的。就拿老余和我来说吧,印象中“微微一信”已经三四年了,可每天清晨都能收到他的问候,或文字或图案,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好像是设置好的闹钟,到点就会自动响起,这一点与我那位老苏同学有些“相似乃尔”。而我这边,“课堂表现”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是“偶尔”的时候多,“连续”的情况少。也不是朋友之间一定要学老余,反之,我还真觉得有“改革”的空间,但老余式的问候一定会让你心生温暖。俗世红尘,别以为自己在他人心目中一直很重要,特别是当你“解甲归田”的时候,偶尔记得你的人有一些,时时牵挂你的除家人外,其实是屈指可数的。从这一角度看,“大哥”式的人就显得尤为可贵。说了这些,自我感觉是把“厚往薄来”诠释的差不多了。</p> <p>第二个成语是“厚此薄彼”。出自《梁书·贺琛传》,注解是: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放老余身上有点“张冠李戴”,可我既然用了,还是自有些道理的。老余是“佛系子弟”没错,但还句话是:纵是我佛慈悲,却也有金刚怒目和菩萨低眉的时候。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何况老余仅是“子弟”而已,对有些人,老余有时也会“薄彼”一下的,例子这里就不举证了。</p><p>在我感觉中,有一段时间,老余对毛老师,就是他夫人也有“薄彼”的情况。老余做一行就想做到极致,这样的性格,有时难免会出现“薄彼”的现象,这“此”当然是指他所从事或者痴迷的事业。老余说,这一时期对毛老师是有亏欠的,关心体贴有些不够。老余的事业后面还会有交代,这里提一下毛老师的情况。她也是一名资深的好教师,却也命运多舛,十多年前,一向乐观洒脱的毛老师,突然患了一种感冒病菌引起的疾病,据说人当中患此疾的比例很低,毛老师一度行走要靠轮椅。这个时候,老余醒悟过来了,硬生生把“厚此薄彼”完全倒过来了,什么功名利禄,什么风花雪月,统统靠一边去。于是,老余放下了一切劳形劳心的俗事,全心全意、不离不弃地陪伴毛老师。他们约定:你出石头,我就出布,你若输了,陪我一辈子。</p> <p>第三个成语是“厚积薄发”。&nbsp;出自苏东坡的《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对博学的芝友来说,这个就不用注释了,其实前面的两个也是“画蛇添足”。前面说了,老余做事追求极致,其实他的“天资”也属常人之列,就比我好那么一点点,所以他明白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的道理。他当老师,学生说余老师课不是讲得最好的,却是最用心的;他当房管处副主任,同事和服务对象说余主任教师出身,没想到也会成为这一行的行家里手,他们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他是如何拼命地来解决“隔行如隔山”之难题的。因为珍惜,所以努力。</p><p>如果说到拍卖,年龄大一些的应该知道老余。他是江山第一个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师”证的,如今早就退隐江湖了,可江湖上还流传着他的传说,当年云宾菜市场的拍卖盛况,到如今还是个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还有江西省如上饶市一带,说起余老师业内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跟我说过,考拍卖师,其难度与全国司法考试有一拼,他是用复习高考的精神,才拿到这个证的。“厚积”持证后,就有了“薄发”的战例,他曾经有一周连拍了八个项目,对拍卖师来说,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从中,也可以找到上面所述对夫人“厚此薄彼”的原因。</p><p>老余是个会折腾的人。几乎在考证的同时,他又捣腾上了收藏,如今收藏的红木、字画、瓷器和玉石有多少?价值几何?我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在这过程中,有个故事值得提一下,但不能乱传播。2000年国庆期间,他在北京参加考证培训,同宿舍的是一来自吉林、大他十岁的“大哥”,“厚薄”一番后,就哥俩好了。十月三日,这老兄说你是浙江人,我带你去看一位我的同学。与“同学”见面后,老余思忖这“同学”似曾相识,再一思索他好像是领导,等到了三之后,老余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他彻底蒙了,好像自己也置身《浙江新闻联播》节目中了。这“同学”还与老余探讨了红木收藏等话题。2012年底,“大哥”电话中说,上面尘埃落定了,又与“同学”联络了,“同学”还问起了浙江的“小余”,邀他一起去作客。去了后,老余说,这“同学”真不是凡人,居然还与他交流收藏的话题,没什么架子,可那气场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抵挡的,这可是让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呀。老余还跟我介绍了因收藏而“偶遇”的省市大佬,他说这时这些人都会展现出可爱的一面,这里就不再赘述了。</p><p>老余“厚积薄发”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再提几句“全民k歌”的趣事。本人浅陋,以为在这个领域中,伍老师、蔡委员已经是翘楚了,在我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像伍老师已经上榜54首精美作品了,你知道老余有多少?刚好是伍老师的十倍。老余说,每天练一首新歌,会唱的歌曲还不到三千首,录制的更要讲质量,所以上榜的数量就少了些,厚积薄发嘛。&nbsp;说他目前才上万名粉丝、两千名歌友,他还怂恿我也加入,说唱歌是公布的科学长寿法第一名&nbsp;。说实话,老余的k歌数量是非常可观了,但若论悠扬悦耳度,与伍老师、蔡委员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更不能与汪书记同日而语了。</p> <p>老余的厚与薄微报告就结束了,我也悟到了一点点皮毛。人生就是这样,所谓的横空出世,其实都只是厚积薄发。厚与薄也是对立的统一,比如读书:先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三是把书忘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