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 很多人都知道西藏有着广阔壮美的土地,也向往着亲自去看看圣洁的雪域高原。但探秘西藏的旅行,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完成的。要想走完艰险难行的进藏公路,足够的胆量、旺盛的精力、良好的体能、充沛的时间缺一不可。所以,能去到高原欣赏绝美风光、倾听古老传说的人,只是一部分而已,更多在期待和憧憬中朝着西藏前行的脚步,都无奈地停在了原地。</font></b></h1> <h3><b><font color="#010101"> 西藏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地方,这儿的天地万物,被赋予了能相互沟通的玄妙属性。他们和谐地用各不相同的方式,一起演绎着世代居住的雪域高原那如梦似幻的绝代风华。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在红山上悠悠诉说;银光闪耀的喜马拉雅,在蓝天下浅浅吟唱;单纯执着的朝圣信徒,在庙宇中虔诚叩拜;呼啸穿行的高原寒风,在旷野间纵情起舞。无论你是谁,也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用心感受,就都能听懂这兼具浑厚豪迈和纯净唯美的无言讲述。</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走过云南德钦县,就是滇藏与川藏公路的交汇处——昌都地区芒康县。芒康是历代商贾由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开始,就算是正式进入了西藏。因为白天被沿途的美景吸引,流连其中花了太多时间,到达芒康县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安顿好了住处以后,嚼了一天干粮,饥肠辘辘的我,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刚走出酒店,就欣喜地发现马路对面有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四川饭店,我立刻飞奔过去一口气点了七个菜。三十分钟不到,我和老公就以风一般的速度,彻底消灭了六菜一汤,笑眯眯地结账走人了。这速度,让一旁吃饭的汉子望望就惊了;这饭量,让忙着上菜的小妹瞧瞧就呆了;这态度,让等着收钱的老板看看就笑了;这实力,让强装淡定的小魏想想就醉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的行程偏长,路又不太好走,所以我早早地就起床出发了。一想着今天的路有一大半会在高山和大江之间上下穿梭,我立马精神抖擞起来。一出县城,眼前的景色立刻开阔起来。318国道和澜沧江好似两条晶亮的丝带,缠绕在这里的崇山峻岭间。沿途既有连绵的大山、险峻的雪峰,也有蜿蜒流淌的江水。这弯弯曲曲又忽高忽低的山间公路,看起来虽然很美,但开车时却必须小心翼翼。不过,这像赛车一样的体验足够惊险刺激,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当我走到竹卡小镇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恣意挥洒的褐红色,红得令人眩晕,那种热烈的色彩瞬间点燃了我的心。这鲜活明亮的景色,让我忍不住驻足观看起来。只见在刀劈斧凿般的悬崖峭壁下,一条褐红色的河流,在苍凉豪迈的群山包围中奔腾流淌着。这山和水全是奇异的红色,只是深浅不同罢了。遥遥望去,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山染红了水,还是水染红了山。此山此水,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br> </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看罢油画一样美丽的风景,我继续前行,去征服横断山脉最大的天险——业拉山。行驶在这条海拔4839米的公路上,面前还有着连续不断的弯道,好似在漫步云端一般让人心跳。不经意间,著名的“天路七十二拐”就华丽丽地登场了。此时已近正午,明晃晃的太阳在天空上尽情地释放着光芒,给大地上披上了一件耀眼的金色铠甲。站在山顶垭口的观景台向下望去,眼前那些蜿蜒纵深的道路、层层叠叠的大山、变幻莫测的云朵、明暗错落的光影、掠过天空的飞鸟,把这儿的山水壮观豪迈的气魄挥洒地四处都是。还有那上百个在这里集中的回头弯,让公路看起来像极了一条盘旋在大山上的金龙,威严而又壮观。这画面,真是帅到没朋友了!我默默地在路边拍照,记录下这洒脱奔放的风光。在中间休息的时候,看着眼前好像精美的泼墨山水画一般的风光,我在惊叹造物主的神奇时,也在心中由衷地真诚对修筑这条天路,连通了藏区和内地的筑路先驱深深致敬。</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在我翻看刚刚拍的照片,琢磨该怎么做处理的时候,几个藏族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沿路迎面驶来,个个都带着一脸幸福的笑容。他们虽然衣着简朴,甚至还有些破旧,但却让我就这么远远地看着,都能感受到快乐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种简单的幸福是淡淡的,却让人很舒服,欲念太多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这种感觉究竟美在哪里的。他们有的扯着嗓子在唱藏歌,有的在大声呼喊同伴。我们眼中的天路七十二拐,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可以肆意飞奔的草原。也许在这里,大家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想去看看大大的世界,于是就走在了这条连接两个世界的路上。而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城市中负重前的行的我们来说,这是探寻美景的朝圣之路。但对于来自闭塞村庄的他们,却是一条改变人生的希望之路。在我起身准备离开时,他们还在聊着我听不懂的东西。我走过去,真诚地举着相机冲他们笑着比划,问能不能拍张照片,爽朗的康巴汉子们立刻答应了。此时,我真诚地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既能在路的那头找到自己向往的新生活,也不会让原本的赤子之心蒙尘。不要忘记,幸福的源头就是自己纯净的心。</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天路七十二拐”过后,下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就是然乌湖了。到然乌的这段路虽然没有之前艰险,但也绝不可以小看。在并不算宽的路面上,除了到处都有随时可能扎破轮胎的碎石,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坑,和说不清什么时候就突然冒出的减速带。除了这些之外,最让人头疼的是每隔一会儿,就有一段接一段防不胜防的搓板路。可就算在这么复杂的路况中,听着时不时出现的咣当声左躲右闪着开车,仍然不是全部。那些个动不动就趴在路上,懒洋洋地对一切都视而不见的牦牛,以及裹挟着尘土如土龙般飞奔而来的货车,各种千奇百怪的状况简直让人应接不暇。</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即将要去到的然乌湖,是一个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形成的堰塞湖,它是西藏东部最大的高原冰川湖,同时也是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源头之一。 整个然乌湖面积22平方公里,周围的雪山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然乌”在藏语中是“铜做的水槽”的意思。传说很早以前,然乌河下游的山峰连成绝壁,唯一一个狭窄的出口是一条河流,把然乌和外界完全隔绝。在期待和憧憬中,我到达了然乌湖。此刻的然乌湖,白云、雪山、湖水和散布在草原上的村庄反射着夕阳的光线,光与影相生相伴,一派藏区田园牧歌的风情淡淡地流露出来、纯纯的优雅让人顿时心生爱慕。原本还计划要前往中国最美的米堆冰川,看看这个雪藏在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间的精灵,是如何完美地将冰川绝壁、雪山云雾、茂密森林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缔造出了一个气势宏伟的人间仙境。无奈天色已晚,我只有选择放弃,把和米堆的美丽邂逅留给下一次的旅行。</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我悻悻地带着遗憾走了,在满天星斗的陪伴下,驶往下一个目的地。大约三个小时过后,终于见到了笼罩在夜幕下的“雪域明珠”波密。这个位于西藏东南部小城,古称“博窝”,藏文的意思是祖先。它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交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繁茂,有着浓郁的藏乡特质、和明丽的雪域色彩。在历史上,波密曾长期脱离西藏地方政府管理,成为藏东南高度自治的一个独立王国。特殊的历史经历,造就了这里独树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波密县城的常住人口近万人,基本都分布在穿城而过的帕隆藏布江两侧。在修整了一晚之后,我早早地就起床出门,开着车在县城周围和城区里四处转悠。这个小小的县城四周耸立着一座座洁白耀眼的雪山,山脚下则是连绵成片的墨绿森林,还有散布各处的桃花、油菜、青稞,共同把波密染成了一块块绿、白、红、黄交相错杂的画布。这种韵味独特的美,于安宁祥和之中透着活力十足的勃勃生气,让雪山、冰川簇拥下的波密美成了天外仙境的样子,着实让人觉得身心舒泰。</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从芒康一路行来,变化多端的山山水水,时而大气壮观,时而妖娆艳丽。一路千姿百态的,让每个过客都沉醉其间。虽然道路难行,但一幕幕的视觉盛宴将所有艰险都消弥于无形。其实,走进西藏,不只是一次可以看遍醉人美景的采风之旅。更是一个克服种种从未前所未见的困难,去探索远方未知世界的挑战之旅。在充满乐趣的旅行过程中,我们会在无意间就突然明白,行走的意义就是期待一种邂逅,邂逅美丽的风景,邂逅心灵的感动。</font></b></h3> <h1><b><font color="#167efb"> 认真地去进行一次有情怀的旅行吧,你会知道,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更美的远方。 只要心怀阳光,不停止前行的脚步。更大的惊喜,也许就在下一秒;更美的风景,也许就在不远处。</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