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班有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

默非漠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东风浩浩,疫情渐消。</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校园不再寂寞。教师返校,各年级学子陆续复归,掸尘除秽,潜心向学,打乱的节奏渐趋常态。校园里,琅琅的书声日益高昂,灵动的身影渐渐密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线上教学期间,作为一名中年教师,突如其来的转变首先带来的是焦虑、担忧,直接面对时又历一番忙乱和无措,渐入正轨后,慢慢尝试调整、改进。</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近两个月时间里,备课、制课件、上课、改作业是自不需言的常规;每周一节主题班会,讲疫情防控,讲学习;每日进行日报告,统计中催,催中统计;隔三天写一次线上教学总结,随时需要填报各种表格,召开家长会,参与学校与年级的会议。总之,忙碌甚于日常教学。当然,这些是不能也不敢和可敬的一线防疫、抗疫人员相提并论的。</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时过而境不迁,留下更多的是美好的记忆。偶然翻检那些痕迹,蓦然发现:原来,我们班有那么多的“别人家的孩子”。</b></p><p><br></p><p><br></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线上学习对硬件的要求是极高的,依据学校要求,开课伊始我们即反复申明:不强求,确实不具备条件我们将安排专门的自学任务,老师通过图片、语音等形式答疑。班级第一节是语文,8:55等待,9:00开始上课。到9:00,全班62名学生上线达五十多人,到9:03,基本到齐。课程结束后,少数情况特殊的学生总会想方设法观看回放。记得有天一大早,邢甲申同学打电话请假,她说,家里网不好,她爸爸今天要重拉网线,有的课可能上不了,提前给老师说一声。</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出现特殊情况,无法上课,一定履行请假手续,这是孩子们的普遍做法。赵钱销、周师旭、蔡依依、张浩乾、樊振宇、赵宇辉……孩子们将日常学习中的“请假”延续到了假期,带到线上学习中来。</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家长的引导之下,居家抗疫的孩子们长大了,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交作业好像不再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全班62名学生,也就两三人一直出点状况,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按时提交,全交是“大概率事件”。</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没有谁特别要求过,也没有谁刻意地“诱导”过,很多孩子作业前都会有一句话:老师辛苦了!次次作业如此,科科作业如此。其实,老师知道:辛苦的不只有自己,更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为你们付出心血的家长。</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每份作业改完,都有很多同学做出回应。尤其是屈雨欣同学,次次如此,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次网上作业。还有贾馥滇同学,他说:其实我一直都懒得更正作业,但你一如既往,我实在不好意思了。</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每天晚上,我们安排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总有一些同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不辍。我们初三年级4月7日开学,4月4日至6日是清明假,考虑到大家学习辛苦,需要休息,因此,这几天老师没有布置任何任务。但是,孙星烁、张晨琛、王康、陈振鹏、赵钱销、付佳瑞、吴佩阳、刘志凯、屈雨欣、徐若菡等人将读书坚持到了6日晚上。</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普遍认为,看一个孩子是否会学爱学,就看他在假期和在学校是否一致。孩子们,你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和在校一致,甚至比在校时做得更自觉更主动。你们很多人已成功地将自己培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知道,我们的班级还不够完美,还有不少人仍处于散漫的甚至所谓个性的状态,但我坚信,有我们可亲又可敬的家长的教育、帮助,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切会越来越好,我们所有人必将收获属于初中的梦想,不负父母的含辛茹苦,不负育才这段学习时光,最终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