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洲知青队

香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引 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昆仑山脉北麓,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汉族、回族、哈萨克等19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和田地区有“玉石之都、地毯之乡”之称。玉、地毯、丝绸作为和田的“老三宝”,闻名遐迩,享誉海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我是随父亲单位迁移到和田的。和田是我在新疆的第二个故乡。我在和田红卫兵小学上的初中,在和田二中上了半个学期的高中,后按照区划我又被划到和田三中继续读高中,直到高中毕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记得在和田红卫兵小学上初中时,就跟随老师徒步到和田县红旗公社,下地劳动,开展社会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记得在初中时,学习黄帅革命小将。我也写过大字报,只不过大字报写得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基本都是些当时的口号之类。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的大字报,是用浆糊张贴在我们的教室外墙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记得高中的最后半个学期,和田三中学校领导决定,我们这届整班的学生,全部去153野战医院学医。目的是为上山下乡培养赤脚医生。我们在153医院是全科流程实习。每个同学都去过内科、外科、药房实习;我跟过医生、跟过护士、去过药房,还煞有介事的上过手术台。也还和医院战士一起周末包饺子、包包子,体验了一番部队生活。我们的高中毕业照都是在153野战医院拍摄的。</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2wxoqkr4?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沙漠绿洲知青队</a></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下 乡</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把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再学习,锻炼成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国家教育还没有恢复高考。高中毕业就属于知识分子了。我别无选择的,加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队伍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和田地区有七个县,按照地区行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全地区中学毕业的学生,以行政区划实施再教育工作。各县在本县设立知青点,成立知青队;地区直属单位则划分为七大系统在和田地区所属的七个县,设立知青点,成立知青队:党政系统在皮山县,部队系统在和田县,文卫系统在墨玉县,农牧系统在洛浦县,商业系统在策勒县,工交系统在于田县,财贸系统在民丰县。父母为地区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中学毕业生,按照父母(或家人)工作单位所在系统,依照上述划分政策,下乡接受再教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7年7月20日,和田地区七七届高中毕业生,都是在同一天下乡的。这天,和田市区主街道上都停着大卡车。街道上到处都是庆祝上山下乡的大红横幅标语,车身上也刷上了五颜六色小标语。地区财贸系统给我们赠发了羊毛毡、砍土曼(新疆农田耕种工具,类似锄头)等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我按照指引上了财贸系统知青的车。我们都胸戴着大红花,在敲锣打鼓的热烈欢送下,敞篷大卡车徐徐开动,驶离欢送的人群。大卡车载着不同系统知青点的知青,朝着不同的方向行驶。我们的车向着目的地——民丰县东方红公社五星大队财贸系统知青队进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那天是妈妈为我送行的。我上了大卡车,妈妈在车下抬头望着车上的我,含着泪千叮咛万嘱咐,我告诉妈妈,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17岁的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父母翅膀的庇护,平生第一次远行,这也是我人生独立生活的开始。即将独自面对生活的我,心里既惶恐又有一种对陌生新生活的期待。</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民 丰 县</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有个很亲民的地名——民丰县。民丰县归属和田地区,距离行署所在地有300多公里,是和田地区最东、距离最远的一个县。民丰县地处昆仑山北麓,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一个小绿洲,四周被沙漠包围,属典型的温带沙漠性气候。这里日照充足,降水稀少,风沙泛滥。民丰县生态原始,民风淳朴,是周边维吾尔族的聚居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民丰,全县只有二、三万人。小县城仅有二条马路,道路呈十字型。稍长的那条主街也只有区区的一、二里长,难怪当地人笑言:用一个包谷馕可以滚到头。县城街道中间是柏油马路,两边的人行道都是沙土路。整个县城的房屋是低矮的平房,门窗也都是木质结构。临街也没有什么商业店铺,人流稀少。一进县城就有一种清贫的感觉扑面而来。这里毕竟是沙漠之中的小绿洲,和中心城市的繁荣不能比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县城的十字路口,有一尊毛主席语录塔,上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其他一些毛主席语录,使人闻到一股纯真年代的气息。这尊语录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知 青 队</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民丰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东方红公社五星大队,是接收和田地区财贸系统知识青年再教育的所在地。1975年夏天,第一批知青来到这里,设立了和田地区财贸系统知青点,成立了知青队。在随后的五年里,知青队一共接纳了四批来自和田地区的知青。知青们在荒漠边缘安营扎寨,给这块土地平添了激情与活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们在这片荒滩上白手起家,自己打井,自己建房,自己开荒种地,种粮食,种蔬菜,还养马喂猪;在这里,知青们学习、劳动、生活,锻炼意志,体验着在城市中体验不到的经历;在这里,知青们不仅坚韧、顽强的度过了5年自给自足的生活,还向五星大队缴纳了公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是第三批来到这里的知青,我们的车行驶了近一天的路程,傍晚才到我们的新家——民丰县东方红公社五星大队知青队。当晚,我们受到前两届哥哥姐姐们,用最朴素的礼节,欢迎我们这些新成员的到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往民丰县城、大队部、公社的一条路,把我们知青队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边是宿舍、食堂、仓库、篮球场;西边是涝坝、马圈、猪圈、厕所、菜地。路东的一栋平房宿舍是面朝南的,宿舍的东边是仓库。对面是食堂,中间隔着大操场和篮球场。食堂的后面是两排四栋面朝西的平房。路西靠南边是厕所和猪圈,往西北一点是马棚。从大路经厕所、猪圈到马棚有一条小土路。北边靠路边的是涝坝。从北边小路到涝坝的中间地段就是菜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们知青队周边,随处可见一排排的钻天杨和高大茂盛的槐树,遮挡着午后的炎炎烈日。每到季节,槐花香飘四溢。田埂边的小路旁种植着桑树,叶可养蚕,桑葚又是水果。周边的庄稼地多种植小麦、玉米。天气多晴朗,蓝天白云司空见惯。这里多风、多沙土,窗台上、角旮旯、植物的叶片上,都会成为沙土的聚集地。在刮风的季节,如在室外说话,都会被风吹得满嘴沙子。</span></p> <p><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 学 习</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 对我们这些17、18岁就开始迈向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从城市的学校到农村知青队开始独立生活,实际上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转折。如何尽快地适应并顺利地完成这个角色转换,适应社会,适应知青队的生活,是每一个知青面临的现实问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 我们知青队有120人左右,都是17—20岁左右的年青人,也都是初次离开家,没有社会经验。地区财贸系统派来了带队干部,类似于党代表的角色,协助我们知青队班子的管理。他们对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非常的耐心,尽心尽责地和我们谈心交流。在我们世界观形成初期,给我们引导、教诲。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 知青队的青年干部都是由知青中的佼佼者担任。知青队干部们既要安排好生产、生活,更要把安全工作做好,着实不容易。虽有带队干部,但每一个知青干部都任劳任怨,保证了知青队的各项工作条理清楚,且秩序井然。其实我们都清楚的知道,知青队的干部是没有报酬的,也没有任何干部补贴。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但操心知青队大大小小的事情,带领大家劳动,还事事都冲在最前面,是知青队无私奉献、吃苦受累最多的一群人。是我们知青队的领头羊,更是我们所有知青学习的楷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 在知青队,大家在劳动中互相切磋,在生活上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知青队的黑板报栏、大字报栏,多刊登知青队的劳动计划、总结、知青小知识、生活小常识等。内容会定期更换,是知青的学习阵地。</span></p> <p><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20px;"> 劳 动</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知青队是按照军队的“连、排、班”形式来建制的。整个知青队就是一个连,共有4个排,一个排分为若干个班。我在3排2班,4排是民族兄弟知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我们就要出早工,早工回来洗漱,吃早餐。稍休息后上上午工,上午下工吃午餐,午休后上下午工,下午收工吃晚餐,晚上统一吹哨熄灯休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第一次上早工,睡梦中被起床的哨子声叫醒,正朦胧,就听到大家快速起床的声音,我也赶紧起床,不敢落后。随后就跟大家出门。每个班都排好队,清点人数,由班长带队到劳动地点,班长吩咐大家工作内容,交代我们劳动方法以及劳动时段和劳动目标。然后大家分头开始劳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地劳动是我们的本职,劳动内容有:开荒、挖渠、锄地、填土、浇水、除草、沤肥等等;春天种麦子,夏天割麦子、打麦场;夏收之后种玉米,秋天收割,掰玉米棒子……我们是春种秋收,经历着春华秋实的全过程。当麦子登场、玉米入库的时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农民付出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品尝到了,挥洒辛勤汗水后的丰收喜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丰地处沙漠边缘,都是沙土地。劳动时,一坎土曼锄下去,就是满满的沙土,侧着身子使劲一拉,就把沙土运送到地点。偶遇石头块,就会把坎土曼刀口垫个大豁口。在劳动中,我的坎土曼刀口处,就留下几个小豁口。由于坎土曼比较重,上工下工,我们都是扛在肩上走路的。坎土曼头在身后,稍不注意就会碰到人。有一次我转身就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人,所幸没有大碍,把我也搞得不好意思,连连道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这里常常看到的一种四脚爬行动物——沙漠蜥蜴,我们都称它四脚蛇。这种动物平时就藏在地表十厘米下的浅层沙里。沙丘上的小洞穴的,就是它们家。我们怕它,不敢惹它,都会绕着走,尤其是我们胆小的女生。在知青队听大家说,这种动物爬到人身上会钻屁眼,我们都吓得不行,看到它就都躲的远远的。有一天,收工回来,同宿舍的一个同伴突然说,四脚蛇爬到她裤子里了,她吓得站在原地不敢动。一会儿说四脚蛇没有动,一会儿又说动了,吓得哭了起来。我们同宿舍的几个人,手忙脚乱的也帮不上忙。最后我们帮她把裤子一点一点往下翻,最后竟然翻出了一根草。我们一下子笑到肚子疼,她自己也破涕为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割麦子时节,我们都会在天刚亮时就起床,趁早凉割麦,中午太阳厉害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下午要等到太阳稍弱点再出工,晚上一直要做到太阳落山了才收工。割麦子也是个讲究技巧的活。我和姐姐们学技巧是,每割一把麦子都放在左脚面上,左脚也跟着割麦一步一步往前挪,一会儿就割出一片。累了就在树荫下休息。麦田里时不时会有“豆丹”出现,那绿绿胖胖很像蚕的绿色爬行虫,像个小怪物,每次在麦田看见,我都会即刻一边尖叫一边跑开,不敢过去继续割麦,这时候就会有不怕它的同伴帮忙拿走。有时也会有老鼠在麦田里串来串去,同样会引来我们的一片尖叫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有一次劳动,是给一米多高的玉米除草,我们要钻进高大密集的玉米地里除草。玉米叶子的边缘像小刀,会割皮肤,把我的胳膊割了许多血口子。玉米叶上抖落下来沙土也搞得我们头发上、脸上、衣服上满是沙尘。收工后走出玉米地,大家互相看着各自狼狈的样子,都相视而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冬天时,我们会被安排去荒滩上打草,给马做饲料或沤肥料,班长会告诉我们打什么样的草。到荒漠上打草,要徒步行走很远。打草要带上镰刀和绳子。我们找到要打的草,只要用镰刀往草的根部一砍,镰刀就深入到干草的中间躯干,然后使劲的拉,拉几次就能把大朵的干草拉出来,当然也有拉不出来的,就只有放弃。把打好的草收拢到一起,绳子双成两条,分开铺在地上,把草放置在绳子上,要尽量注意绳子两边的平衡。然后使劲把两端的绳子拉到一起打个结,蹲下身,把绳头放在肩上,用尽力气把草扛到后背,两腿用力站立起来,站稳后就可以走了。有一次有点贪心,背的草太多太重了,虽然好不容易站起来了,却站不太稳,走路都晃,就赶紧放下来,去掉了一些草,重新捆扎好,背回知青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知青队领导安排,上届的一个姐姐带着我,在不影响出工的基础上,担负起知青队喂猪工作。我全然不懂喂猪是什么概念。好在姐姐曾在老家生活过,有点经验。每天我们和大家一起下地劳动,大家休息时,我们就去喂猪。小猪仔要出生了,我们夜不能寐的惦记。每天喂猪,都要把两桶猪食,用扁担挑起,走到距离300多米远的猪棚喂猪。开始肩都磨红肿了,一碰就痛的钻心,可我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我的两个肩都可以换着挑猪食了。年终,我和姐姐都被评为优秀知青。这是我走上社会后获得的第一个奖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劳动工具也是要常整修的。有时坎土曼把子掉了、松了、坎土曼头豁口了,都要修整后才好使用。镰刀也会钝,也要常磨。这些细节小事,知青队都会派专人帮我们修整、磨镰刀。割麦子有时也会被飞快的镰刀伤到手,鲜血直流,这时候就会有知青赤脚医生姐姐及时过来帮忙包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刚开始劳动,手掌总是磨出血泡,常常是旧泡未好又添新泡。虽然痛,但干起活来就都忘记痛了。记得割麦子时,手掌也是磨出了创纪录的8个泡。再后来手掌上都结出了厚厚的茧子,也不再疼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冬天,公社都会有统一规划的水利工程。目的是建设牢固的堤防工程,有效预防昆仑山冰雪融化的汛期变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知青队也毫不列外的参加水利工程。记得上10号闸口参加水利会战时,我们知青队去了很多人。工作是加固河床。到河床中间搬大石块,砌在河床边。晚上宿营戈壁滩,头枕戈壁,望着满天的星星入睡。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谁把水打翻了,把我的褥子搞湿了一大片,晚上睡觉的感觉真是无以言表,那时可是寒冷的冬天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4号闸口水利会战时,我们知青队只去了5个人。我们这次住的是地窖房,窗户在房顶。这里距离昆仑山就比较近了,连绵起伏的昆仑山就在眼前,山脉的轮廓清晰可见,宛如一个个银质巨人依次矗立。银白色的积雪,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十分耀眼。清晨总是雾气蒙蒙,随着地表气温升高,雾气开始慢慢向空中升腾。从昆仑山山脉雪山处升起的太阳,分外妖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知青队,每个人的分工都各不相同,但都各司其职,互相协作。我们有开荒种地的、有建造房屋的、有喂猪喂马的、有种菜的、有仓库保管员、有赤脚医生等。每个人都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我们知青队就是个和谐的小社会。</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生 活</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住的房子是上两届哥哥姐姐们自己设计、自己打土坯,一块块土砖盖起来的新房。开始没有床,就先打地铺睡,把羊毛毡铺在褥子的下面,这样隔潮。不久床做好了,是那种实木、很笨实的简易床。后来我们知道,这些床是知青队干部组织筹集材料,经过切割材料、制作等工序,加班加点赶出来的。那时我们就相互感受到了,知青之间的情亲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刚到知青队的时候,喝的是涝坝水。涝坝水看上去有些浑浊,喝在嘴里不甜、不咸、不苦,但它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就是泥腥味。都知道喝涝坝水越喝越渴,但是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它不行,喝它又不解渴。春夏秋季时,涝坝里放满了水,会有小鱼儿、小蝌蚪在里面游玩,甚至可以看到癞蛤蟆爬上爬下,夜晚能听见叫声,这些小生物在涝坝里悠闲而无忧地生存着。我们要把水挑回去后要在桶里、盆里澄清后才可以饮用,其实还是很不干净的。后来知青队有一口机打深井,水很清,水质纯净而甘甜,终于解决了我们的饮水问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每个宿舍都发了水桶,生活用水自己到涝坝、深井水处取水,然后手拎盛满水的水桶,左右悠着拎回宿舍。同宿舍伙伴,谁有时间谁去拎水,相互之间从不计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开始知青队没有电,我们都是用马灯。我们每人一盏马灯。晚上,每个人都就着自己的马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处理自己的事情。马灯用油,可以到仓管处领取。后来知青队条件改善,有柴油机发电了,每个宿舍一个白炽灯,悬在宿舍屋顶的正中。灯亮了,宿舍顿时明亮起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食堂做饭是各个排轮流派人做的。记得每天的早餐都是白面大馒头和玉米粥;午餐是玉米窝头和炒菜;晚餐是窝头和菜汤。我记得那早餐的白面大馒头,又圆又胖又暄,白白的、嫩嫩的,刚出锅的热馒头太好吃了。窝头也是做的很香。那时候大家饭量都很大,老是觉得吃不饱。记得冬天的时候,晚上会偷偷的去食堂找几个剩窝头,切成薄片,在炉子上烤的焦黄,脆脆香香的,这些味道至今都记忆犹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冬天来了,知青队既要保证食堂用柴火的需要,还要解决每个宿舍取暖的柴火问题。知青队领导决定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去找干枯的红柳根来当柴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拖拉机拉着10多个精兵强将向沙漠出发了。2天后,算算时间,他们打柴该到家了,可是还没有听到拖拉机回来的声音。我们在家的人都紧张的翘首等待他们的凯旋。直到第二天的晚上他们终于回来了,我们都跑到拖拉机跟前看他们,再看看满满一车红柳根柴火的战利品,都向他们竖大拇指,并急切的想听他们回来晚的原因。他们个个却异常兴奋向我们述说:原来他们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事故。因柴火形状弯曲,装车时虽已经注意,尽量保持上下左右的平衡。但没有想到的是,拖拉机行走后不久,车上的柴火往一边倾斜后又倾倒,坐在车上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全部倾滑到地面,在惊慌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所幸没有伤着人,有惊无险。想想刚才“下饺子”经历,大家都捧腹大笑起来。这种经历是既刺激又兴奋。我们没有去的人,都很羡慕他们的这次离奇且畅快的历险记。这次历险经历,是大家常常津津乐道的笑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宿舍的门都是有缝的,窗户的边缝也大。冬天的时候,西北风呼啸着,从门缝、从窗户缝钻进来,宿舍里很冷。知青队会给我们每个宿舍都发取暖炉,还会发一些的柴火和煤,柴火和煤用完后,我们就会到地里去刨玉米根当柴火取暖。把马灯里的油倒一点在柴火上,用火柴一点就着。宿舍一会儿就烧热了,我们抓紧洗漱,上床后就不烧了。早晨醒来,头伸出被子,鼻子就会被冻的通红。我们要抓紧时间穿衣穿裤,不然会受冻。宿舍桶里的水和盆里的水,都结了很厚实的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我们的业余生活单调,能够看上一场电影,就是莫大的享受。当得知大队部或者公社要放映电影的消息,知青们往往会几个人约好,一同前往。我们不顾白天的疲劳,也不惧往返步行几公里的辛苦,就是为了看上一场电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有一次正好拖拉机进县城办事,要很晚才回去,为了搭拖拉机回去,我们就在县城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可是问题来了,回知青队时,拖拉机装不下那么多人怎么办。记得有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全部拉上一起回去。后面车厢站不下了,我被安排到拖拉机驾驶室里。驾驶室里挤了几个人,好不容易才把门关上。我记得驾驶室两边门边的叶子板上都有人站着。就这样拖拉机载着满满一车人回知青队,不敢快走,只能慢慢行驶。在漫天星星和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在道路两旁白杨树的护送下,我们顺利安全的回到知青队。其实,能去县城看上电影,又坐拖拉机回知青队,那可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遇到周日,我们偶尔会去逛当时县城唯一的百货公司,买些生活用品;再到县城当时唯一的饭店吃盘拉面,那可真是超级的享受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一次有个队友病了,知青队领导吩咐我们几个陪她去公社医院看病。当时没有车,到公社也要很远的路程,我们4个人扶着她慢慢前行。正好遇到一个小毛驴车,正往公社的方向驶去,我们急切的拦住,会说一点民族话的上前,半说半比划的说明原因,维族老乡知道我们是知青队的,是大城市来的,知道去公社路途遥远,我们遇到难处了,老乡很爽快的答应了。由于小毛驴车不大,装不了多人,只能有一个人陪护病号上车。我们几个都跟在后面走。所幸又来了三个骑自行车的维族老乡,我们拦着比划着,他们一看就明白我们是要搭车,也都爽快答应。这样我们几个都前后顺利到达公社卫生院。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医生看后说要化验血,这样我们要耐心等待化验单。由于病号几天都没有吃什么东西,身体很虚。我们就商量着出去找吃的。三个人分头行动,出去找食物。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汉族老大妈,我们说明来意,她很快答应我们。在家里找到一点大米,那时候的大米是很珍贵的。老大妈家的大米是给孙子熬粥用的,但她毫不吝啬的淘了一小把米,放锅里煮粥。粥熬好后,用我们的饭盒装好。我们对老大妈说声谢谢后,就急忙往医院赶。可是病号队友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医生诊断她是得了较重的病,要我们抓紧送她到大医院治疗。这样我们又往回赶,用同样的办法找同路的小毛驴车、自行车,把病号队友顺利带回知青队。后来知青队安排拖拉机把病友送到民丰县城,她乘长途车回和田治病了。这就是我们战友之间的朴实无华的情亲、友情和关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那年夏天,食堂午餐是青椒炒西红柿,青椒是很辣的那种,处处都能听到口腔被辣味刺激而发出的“嘶嘶”声,菜虽然很辣,但很下饭,吃的也是很带劲;还记得那年冬天农闲的时候,食堂把我们收获的黄豆炒熟了,分给大家打牙祭,每人半碗,知青队就处处都是“咯嘣咯嘣”嚼豆子的声音,同时还伴随着愉快的笑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的五、六月份,到了桑葚成熟的季节,我们会结伴去吃桑葚。白桑葚、黑桑葚的味道都一样甘甜。吃白桑葚还好,吃黑桑葚就会搞的手上、嘴上都是黑桑葚的颜色,大家互相看着都哈哈大笑。当然我们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用青桑葚一擦就擦干净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桑椹之后,紧接着,杏子、桃子、甜瓜、葡萄等时令水果,一批一批成熟了,一茬一茬上市了,哈哈——瓜果飘香的季节来临了,又到我们享受新疆美果的时候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沙土地、气候干燥、土地干旱等原因,新疆的水果糖分高,甜度高,口感好。那时候吃水果,我们经常是不洗,用力吹一吹就吃了,或者是直接剥了皮,几口就吃完。我们还会结伴去果园买水蜜桃,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带我们进果园。满园的水蜜桃,看得我们目不暇接。老乡笑着告诉我们可以随便吃,我们就一棵树、一棵树的尝水蜜桃,选好哪棵树味道美又甘甜的,就摘一桶,又摘一筐。不用称秤,按体积定价。我们个个都吃了一肚子的水蜜桃,又拎着装满水蜜桃的桶和筐回知青队。甜美的水蜜桃味,在嘴里还留有余香,心里也是美美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我有一本张长弓的小说《青春》,写的就是知青生活。这本书我看了无数遍,也被很多知青传看,最后传没有了。那时候,没有多少书可以看。我们都喜欢邮递员,他一来,大家就都围上去了。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看看有没有同伴的信件可以顺带,再看看有什么报纸。那时候我就喜欢摘抄“豪言壮语”、“名家名言”、“名诗名句”。大家还互相转抄,我也抄了有几大本。还在报纸上看小说连载,就在那时候认识了作家张洁和作家谌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女生业余时间会织毛衣、织毛裤、纳鞋底、做鞋子。那个年代,我们穿的毛衣、毛裤都是自己织的。穿的的鞋子也都是自己做的布鞋。以前都是母亲为我们织毛衣、织毛裤、做鞋子,现在我们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晚上会在灯下做、利用周日的时间,利用农闲的时间做这些手工。织毛衣图案的书,是我们大家传看利用率最高、最实用的书。我们会选择自己心仪的图案,并自己制作十字格,把图案抄写下来。也会互相交流心得,还会根据各人水平互相交换,诸如你给我织条毛裤,我给你织件毛衣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那时候穿的衣服和裤子大多是棉布做的。棉布纤维不耐磨,胳膊肘处、裤子膝盖处和屁股处都容易磨透。我们就要设计补丁,用针线缝到衣裤上去。我们会尽力把补丁缝的好看些。也会请针线活好的姐姐帮忙缝补。为了让裤子有条笔直的折缝,我们会用搪瓷茶缸盛满开水当熨斗,或把裤子整齐的叠好,放在褥子下面压平整并压出折缝。我们那时用的面霜,是2角钱的袋装雪花膏,润润的香香的,我们用的也美美的。虽然知青队条件艰苦,却泯灭不了我们的爱美之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晴朗的夜晚,我会带着天星图,去知青队东边的田野里看星星。四周静谧,满天星斗像无数银珠,镶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我用手电看天星图,再看天上的星星,用假想的线,把若干星星连起来,就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如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天鹅座、天马座、天蛇座等等。这时候的我,就会被天穹之上的神奇景象而陶醉其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知青队有几册《战地新歌》的歌曲集,大家都互相传来传去的看,还抄歌词、抄歌谱。闲下来就唱歌,做事的时候,也会一边哼着歌一边做事。无论歌喉怎么样,唱的什么调,都不用管,唱的就是开心。知青队还有不少人有口琴。我也有把心爱的口琴。我学会吹的第一支曲子是《东方红》。记得那时候,我就是用口琴学会了识简谱。和姐妹们一起又吹又唱。虽然劳动辛苦,生存环境也不乐观,但我们会苦中寻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知青队每年回家一次,都是春节回家过年。财贸系统的单位会派车来接我们。看到来接我们回家的车,心里万分激动。知青队食堂凌晨就开始忙早餐,我们匆忙的吃过早餐,收拾起简单的行装,天蒙蒙亮就乘车出发了。中午在策勒县吃午餐。晚上到家时已是万家灯火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家后,家里一定是喜气洋洋的气氛,还会有丰盛晚餐等着我们。妈妈总摸着我厚厚老茧的手掌,眼睛湿润。喜欢我的阿姨来看我,摸着我手掌的茧子,心疼的说,细皮嫩肉的手,变成了这么粗糙的手,孩子受了不少苦啊!对此我也总是满不在乎的一笑而过,或许那时我还年轻,没有受苦受难的感觉。</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返 城</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7年12月,国家恢复中断了多年的高考。我们知青队大部分知青都参加了高考。不少知青都考上了大学,我也有幸参加高考体检。得知是被和田地区师专数学系录取,就放弃了。理由很简单,我的理想是做飒爽英姿的女工程师,不喜欢做老师。当时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有几批单位来知青队招干招工。招工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在知青队劳动2年以上。这样,够条件的老知青陆陆续续、前前后后走了不少。我们这些暂时走不了的知青,看到离开的知青,都羡慕不已。除了默默送上祝福,也是盼望自己的这一天早日到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9年和田地区的一次大批量招干招工,把知青队二年以上队龄的知青都招走了,我们这届也都走了。离开了知青队的时候,欣喜的心情无以言表,迫不及待的开始憧憬着新的工作,新的生活。在回望知青队的一刹那,我有点伤感,就好像要和一个老朋友说再见。那再熟悉不过的知青食堂、排排宿舍、水井、菜地……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记忆的深处。知青队的一切成为了永远的过去。也是我人生中一段,艰辛而有特别意义的青春岁月的终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走后,知青队就剩下七八届的知青。据悉1980年知青们都返城参加工作了,随后知青队撤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经热闹非凡的知青点,人去房空;曾经团结并肩的知青队员,全部各奔东西返城就业。</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忆 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光阴似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次回忆起知青队生活,那点点滴滴的知青生活场景,就会浮现在眼前。我们盖的房子还在吗?我们打的深井还在涌出源源不断、清澈甘甜的井水吗?我们开荒的田地,现在生长着什么植物?我们栽种的树木也一定长成参天大树了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我们五星大队的知青战友,每天一起下地劳动,一起吃苦,一起欢笑,在艰难岁月中并肩前行。两年的知青生活,使我们之间的友情关系,渐变成了情亲关系。现在,我们知青战友偶尔相聚也是亲热无比。我曾和战友多次热聊知青队,在梦里也曾多次回到知青队。知青队的故事,就是我们战友之间,聊也聊不尽的永久话题。知青队就是一段无形的纽带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每当在媒体上看到“民丰县”这个地名的时候,就会有莫名的激动,就会有种特殊的亲切感,并格外的加以关注。因为我们也曾是这里的一员,我们的户口曾迁至民丰县,我们和民丰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阳光普照过我们,这里的水土养育过我们,这里的雨露滋润过我们,这里的农民老师教育过我们,这里史册的一角也一定有关于我们的记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曾有过我们温暖的知青队大家庭;这里曾有过我们急匆的脚步;这里曾有过我们劳动的身影;这里曾有过我们滴洒的汗水;这里曾有过我们的苦涩的泪水;这里曾有过我们爽朗的笑声;这里也曾有过我们别样的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生活是我们青春时期的一次深刻的人生历练,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最清晰、最难忘的艰辛岁月的片段。</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收 获</b></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0, 0, 0);">我们在东方红公社知青队生活的时间只有2年,而当地少数民族农民兄弟姐妹,却是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低下的生产率水平和落后的生产力,限制了这里发展的脚步。我们虽然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但近距离的两年生活体验,从他们的生活、劳作到平淡、快乐、无畏艰难的生活态度,都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知青队,我们都分别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我们的经历起起落落。在我们该学习的时候,写大字报、下小农场、学工、学农而荒废了学业,在我们该学习深造的年龄,下农村接收再教育。我们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可我们的知识储备则太贫乏。我们困惑、我们无奈。从我们这届之后,国家开始注重教育,一届比一届强。被社会耽误的我们,来不及抱怨。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增长才干。我们勇于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敢懈怠。终于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荏苒。当年青春热血的我们,现在也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更是感慨万千。在我们青春年少,刚刚步入社会时,知青生活给我们开启了一扇认识生活、感知现实社会的窗口;在我们踏入社会的初期,知青生活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知青生活,是我们锻炼意志、感悟艰苦生活的场所;因为知青生活,让我们有这样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忆,使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厚重和坚实,更多了一份人生精彩!</span></p> <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0.0000pt;"><font 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0.0000pt;">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0.0000pt;"> </span><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p><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p><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p><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p><p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6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font face="仿宋"></font></span><br></p><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font-weight: bold;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font face="仿宋"> </font></span></b></p><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p><p style="margin: 0p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none;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span></p><p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p></font><p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p></span><p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26pt; text-indent: 30pt;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