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特辑】放假不松“防”——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七幼儿园“五一”假期告家长书

郭郭

<p>亲爱的家长:</p><p> 您好!</p><p> 2020年五一小长假已经来临,在这特殊的疫情期间,我们对自己、孩子和健康的守护不放假。现将“五一”假期安全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防疫安全</b></p><p>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举国上下严防死守中虽然得到控制,但是无症状感染隐患仍然存在,疫情并未结束。请大家做到以下几点:</p><p> 1.原则上假期一律不得离开泉州市,不得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严禁跨市跨省跨境旅游。如不得已的情况离泉,请一定和班上老师报备行踪并严格执行请销假手续,不可瞒报。</p><p> 2.做好自己和孩子的个人健康安全防护:勤洗手、勤通风,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外出回家、咳嗽后、打喷嚏后、触摸口鼻眼前、饭前便后都要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p><p> 3.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出行佩戴好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扎堆,不聚集,不接触近期从境外返回人员和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避免与呼吸道患者有密切接触。</p><p> 4.提醒自己和孩子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盖住口鼻,无纸巾时应用手肘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直接丢入垃圾桶,然后彻底清洁双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交通安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走时应该注意什么</p><p>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 </p><p> 2.不穿越、攀爬、倚坐道口护拦。 </p><p> 3.不在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p><p> 4.不在马路上踢球、跳皮筋、打闹、玩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p><p>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p><p>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户外安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长防护</p><p> 家长带孩子出行,要看护好幼儿,不要只顾自己看景、玩手机导致孩子走失或遇到其他危险,保持孩子在自己视线内。</p><p> 1.小心陌生人</p><p> 告诉孩子外出人流较大时,要牵牢爸妈的手,不四处乱跑,不到偏僻处。不接受陌生人的搭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p><p> 告诉孩子一旦走失,可以向警察、保安或所在场所其他工作人员求助,孩子要牢记父母电话。</p> <p>  2.小心危险</p><p> 孩子们注意各处危险和禁止标识,不在危险处停留,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居家安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食品安全</p><p> 教育幼儿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隔夜、变质、三无食品,少吃或不吃外卖,提倡家庭使用公筷。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家自取果冻、坚果等食物食用,也不要在幼儿吃东西的时候逗幼儿笑,以免卡住喉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台安全</p><p> 阳台、窗台不放任何家具,防止孩子会爬上去,导致摔跤或坠落。</p><p> 阳台、窗户都应该有防护装置,如:栏杆、防护网,防止孩子将头伸出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厨房安全</p><p> 厨房是个危险重地,明火、煤气、刀叉、水、电、碗碟等都存在极大的危险。</p><p>热水壶、电饭锅等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p><p> 家长要告诫孩子远离厨房,不在厨房嬉戏,更不可贪图一时方便,带着孩子在厨房里做家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药剂安全</p><p> 各类药品、药剂妥善保管,统一放在医药箱里,并且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乱动,避免孩子将其当作糖而误食,发生严重后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防火触电安全</p><p> 不让孩子自己玩火柴、火机等引火用具,火柴、打火机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p><p> 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孔眼、电源、插座等。教会孩子用电安全,学会自我保护,以免发生意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危险物品安全</p><p> 剪刀、叉子等危险物品,要收到带锁的柜子里,或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危险的物品要专门存放,避免给孩子带来意外伤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溺水安全</b></p><p> 一直以来,防溺水教育都是教育中重要的一课,请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履行好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孩子的安全放到首位,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确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共同携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安全防线。</p> <p>  1. 不要到非游泳区游泳,即使去正规游泳池也要有大人陪同,儿童游泳时,家长必须随时关注。 </p><p> 2. 游泳前不能空腹或者吃太饱。  </p><p> 3.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四肢易抽筋者不易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p><p> 4. 下水前先活动身体,水温太低时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适应水温再下水游泳。 </p><p> 5. 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游泳过程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p><p> 6. 游泳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p> <p>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p><p> 1.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p><p> 2. 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p><p>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p><p> 4.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p><p> 5. 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p><p> 6. 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p><p> 7.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p> <p>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p><p> 1.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p><p>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p><p> 3.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p><p> 4.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p><p> 5.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p><p> 6.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p> <p>  ✨孩子的健康是您和我们最大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p>

孩子

溺水者

安全

游泳

家长

溺水

危险

不要

教育

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