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的这些事儿

小语(拒私聊)

<p><br></p><p><br></p><p>校园承载着太多太多人久远的梦,与此结缘,与其相伴,尽是如此平淡而幸福。</p><p><br></p><p>来来回回的路,高高兴兴的走,看似平淡出奇的生活状态,却是很多人最真实的姿态。</p><p><br></p><p><br></p><p>校园是我们共有的生活家园,更是你个性发展的基地,爱上校园,喜欢与其共成长,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这里存有太多太多的美好。</p> <p><br></p><p><br></p><p>前些天,和几个同事在讨论班上一名学生,大家一致认为该生品行好、聪慧、写的字苍劲有力,不过该生班主任说,他曾向该生家长分析他孩子现在的学习现状,可孩子家长说,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听到家长这话,班主任老师顿时无语了……</p><p><br></p><p>是不是老师把自己的工作职责甩给了家长?</p><p>学生学习是不是与家长无关?</p><p>农村家长该如何参与孩子学习生活?</p><p><br></p><p><br></p><p>也有家长可能说,曾经没文化的家长,没有盯着孩子的学习,不是也带出优秀的孩子吗?</p><p><br></p><p>现在的老师,怎么没有以前的老师负责?</p><p><br></p><p>老师与家长都有各自理由,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不过老师把所有“家长”的孩子当作“自己孩子”来教育的初心没变,只是面对性格迥异、知识储备多少不同、养成教育的差异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时真的很难做到一视同仁。</p><p><br></p><p>让所有同学共同提高是每一位老师追寻的教育教学目标,然而孩子层次不同,无法做到同一时间让学生都能接受同等知识,能接受多少,不只是取决于老师,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本身与其家庭成员的参与和配合程度,所以从小的家庭养成教育与孩子性格的塑造对学生在校表现至关重要。</p><p><br></p><p><br></p><p>今天我抛开家长与老师谁对谁错的问题,以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农村家长的身份说说孩子的学习生活。</p><p><br></p><p></p><p>👉1、 教育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过程,时时受教育,时时在教育。</p><p><br></p><p>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也不只是在课堂,书本教材不应该是知识的全部,我认为我们的老师也好,家庭成员也好,应规范行为,积极向上,给孩子传递正能量。</p><p><br></p><p>做为农村地区的教师常会遇到有些家长,说自己不识字,无法辅导孩子作业,也有孩子一回家没人过问学习,只知道玩、看手机,练习册的练习很少做,千万别说老师没布置作业、没阅练习,家长朋友们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看看优秀的孩子在做什么?</p><p><br></p><p>也有家长说,老师你就狠狠的打我家孩子。</p><p>我想说,且不说该不该体罚,就问你“打”能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p><p><br></p><p>我想问,家长朋友在家与孩子在谈什么问题?</p><p><br></p><p>是说,未来如何赚大钱?</p><p>是说,学校怎么不好?</p><p>是谈,老师怎么不称职?</p><p>是……</p><p><br></p><p>行走农村乡间小道,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在说“二中”怎么、怎么的,也谈“二中老师”如何、如何不好!</p><p><br></p><p>我就纳闷了,二中真的不好吗?</p><p>二中老师,怎么就不好了?</p><p>是没上课,还是没写教案?</p><p>是没批作业,还是没指导“你家”孩子?</p><p><br></p><p>每个家庭有其不一样的生存状态,父母的生活状态会对孩子影响一生,家长朋友应该加强对孩子在习惯养成上的培育,注意孩子在学生活中的情感波动,注重心理疏导,坐下来倾心沟通,不能总以苦大心累的姿态去抚育下一代,做为家长的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那怕是目不识丁的家长也可以的,在陪孩子成长的路上,忙生活的同时,家长可以向自己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家长朋友也在监督着孩子的学习生活,巩固着孩子的所学知识。</p><p><br></p><p>当前是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老师和家长也参与其中,才足以让孩子、学生增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p><p><br></p><p><br></p><p><br></p><p>👉2、成长不应该只是孩子、学生的生活状态。</p><p><br></p><p><br></p><p>现实生活无比坚实,不会因一人的努力或改变而扭转生活走向,面对生活困境时家长要坦然应对与理性思虑,否则会乱了阵脚而使自己孩子找不到更通透生活的志向。</p><p><br></p><p>现在很多家长朋友中存在一部分看似年长,实则心智不健全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指责身边人,如自家孩子学不好,要么打骂孩子、要么指责学校老师、要么放纵不管、要么家长从不过问孩子学习生活,要么……</p><p><br></p><p>抱怨与指责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做为家长我们也应该成长。</p><p><br></p><p>需要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学生,还应该需要家长、老师的成长,学习本就是每个人一生长久而持续的最美生活姿态。</p><p><br></p><p><br></p><p>👉3、成长,后悔了可以重来吗?</p><p><br></p><p><br></p><p>前些天,在办公室听同事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早知如此,学生时应该多学,我笑谈,我从不后悔,因为不够聪明,而不是因为没好好学才考上师专的,再怎么后悔,曾经就是曾经,谁都无法改变过去。</p><p><br></p><p><br></p><p>孩子、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同问题的呈现。</p><p><br></p><p>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阶段性问题的具体呈现,如果家长、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共同商讨,足以把孩子拉回正常轨道,如果二者教育不及时、不适当,或相互推卸本该承担的责任,那终将是孩子成长受其所害,那又是谁的问题?</p><p><br></p><p>当发现问题时,有些家长或老师,认为孩子年幼,以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替孩子“快速”掩盖了一些“小”问题,以致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p><p><br></p><p>在孩子成长这件事上,没有多少后悔可以重来。</p><p><br></p><p><br></p><p>👉4、教育是阻断贫困传递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提升自身及家庭阶层的唯一机会。</p><p><br></p><p>农村地区,存在着要么是“世代为农”的家庭环境,要么是经商的家庭环境,要么是在外打工的家庭环境,知识层次高的家庭环境要么举家外迁城市,要么送自家孩子在更好的城市学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p><p><br></p><p>有些农村家长只是让孩子去学校,孩子在校表现如何很少去过问学校老师,有些家长朋友中还存有对学校老师的抵触心理,学校老师好像成了家长心中看管自家孩子别乱跑的“守门人”,至于其他,那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p><p><br></p><p>让任科老师闹心、忧虑的学生学习质量,身单力弱的老师们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孩子对学习置若罔闻的状态,此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老师,与老师商讨找到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劝导、引导孩子及时改变现状,而不是放纵,任其一错再错,长此以往的“放养”是培育不出优秀孩子的。</p><p><br></p><p>就读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如果仍停留在“原始思维”状态下,在知识文化上思想认识仍很麻木,那农村学校及农村孩子的明天该向何处?</p><p><br></p><p>我们都应该明白,学习不只是将来找到一份工作,而是用丰富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p><p><br></p><p>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将使孩子受益终身。教育在农村地区对农村孩子而言是阻断贫困传递、改变阶层的唯一机会,我们必须长此以往的坚持!</p><p><br></p><p><br></p> <p>一个优秀的团队建设</p><p>必有一群齐心协力的实践者</p><p>一群优秀的员工发展</p><p>必有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引路人</p><p>二中人,从未止步,也不忘初心</p><p>感谢所有的遇见</p><p>遇见你、我、他、她</p><p>遇见不忘前进着自己。</p>

孩子

家长

老师

学习

学生

要么

学校

生活

教育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