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庄大院,童年记忆—ky2020

ky

<p><b style="font-size: 20px;">续篇:</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4月,中学同学转发的一篇文章《自由王国—管庄》,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勾起管庄人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聊兴致越高,有的同学发来了当年老照片,坐镇管庄的同学即刻出门拍了现实版进行对照,使那些遥远的、已经模糊的记忆慢慢清晰起来。当晚依托网易有道云笔记平台,我仅用两个小时,一气呵成写了《管庄大院,童年记忆》,文章没做任何修饰,深夜一点,迫不及待地发布在平台上,只为一吐为快。短短两个星期,阅读量过两万,遗憾的是后来不知何故打不开了。我是一个学理工的人,文学是短板。这篇回忆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它叙述了我们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录了你和我的共同经历,揭开了曾经生活在大院的发小们尘封在心底的记忆。命运把我们驱散,微信将我们又连在一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开始通过微信寻找散落在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大院小伙伴,纷纷建立了楼群、发小群、同学群,重走童年足迹、相聚管庄大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两年,追寻逝去日子的热情已趋于平静,但是管庄大院的童年生活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近再次看到管庄人回忆管庄大院的《美篇》,使我又有重新整合我那篇文章的冲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0后的管庄人应该是对当年环境既模糊又有感觉的最后一代,而我们的下一代多数不在管庄出生,对他(她)们来说管庄大院只是一个父母曾经说起的地方。管庄大院的记忆将在二三十年内随着我们的离去而慢慢淡漠、消失。再次重写是为了让60后及下一代了解更多,加深记忆,将两代管庄人的情怀传承下去。衷心希望管庄大院这个曾经的自由王国、这个曾经的美丽家园的历史能够源远流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文展示了160多张照片,其中那些老照片是管庄人的集体记忆,是管庄人的影集。通过老照片你一定能找到曾经熟悉的影子。(特别感谢尹可平、李宇振等众多发小提供珍贵老照片,感谢为童年记忆提供信息的同学们。)</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聚会篇:</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开始,父母将十几岁的我们陆陆续续带离北京。大家连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一晃将近50年,每个人都把儿时的美好记忆深深埋在心底。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管庄,成长在管庄,管庄就是我们的童年,管庄就是我们的故乡,对管庄大院的情感恐怕比父辈还要深。生活在海外三十多年的同学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改编,寄托思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庄啊故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时候妈妈对我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庄就是我故乡&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院出生 大院成长&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庄啊管庄 是我生长的地方&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春日暖 秋风爽&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送我漂流四方&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多年后发小对我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庄就是我故乡&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院出生 大院成长&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庄啊管庄 日夜想念的地方&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乡音在 鬓已霜&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梦里翘首遥望&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庄啊管庄 生我养我的地方&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遍天涯海角 总在我的身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分离近半个世纪后,2015年10月,管庄小学64级三班同学终于从四面八方相聚管庄大院,寻找童年记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小三班主要是水泥院和玻璃院子弟,父一代子一代有着不解之缘。大部分同学曾经在205幼儿园的同一个班,手拉手一起迈进管庄小学的同一个教室,王贵贤老师是我们第一任班主任。大家分离的太久,记忆已经模糊,通过对比儿时照片,才能从岁月的痕迹中看出曾经的影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终于相见了!儿时的模样瞬间浮现在脑海里,埋藏在心底的情感突然迸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探望刚入学时的第一任班主任王贵贤老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探望班主任马孟言老师。小学班主任还有李淑勤老师和郝金环老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漫步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小路上。小路两旁茂密的垂柳记忆深刻,它是大院的一大特色,冬末做柳笛儿、初春漫天飞柳絮、夏日柳荫下玩耍。它倔强地坚守在这里,记录着管庄大院完整年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走到自己居住过的楼前都要停下脚步留个影。尽管楼体已经粉刷加固,楼号已经更改,但还是掩盖不住当年的痕迹。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具有年代感的老楼,吸引不少影视界前来拍摄,电影《金婚》的很多镜头就是在大院内拍摄的。</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旧楼号对照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的同学来到自己曾经无数次打开的房门旁,近距离寻找童年的感觉,敲开房门感受一下温馨的气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5幼儿园是我们开启朦胧记忆的地方,停下脚步留个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水泥院和玻璃院子弟分别在父辈曾经办公的地方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管庄子弟小学留下了我们最后的印记。走进校园,回味无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 说再见的时候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虽然今天离开,再次各奔东西,但是我们的童心永远深藏在这片土地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1楼的发小聚会了。当年同住一个楼,虽然有的发小不曾有过语言交流,但是对各家底细了如指掌;可能记不住发小大名,但是小名脱口而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温儿时游戏,童心未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经十几年的邻居,留下永久纪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管庄中学九二高5班同学聚会了。中学时代记忆留存完整。虽然分别四十多年,但是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见同学们!祝大家健康快乐!</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童年记忆篇:</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篇尽可能多地展示收集到的老照片,尽可能完整地把大家的童年记忆碎片拼接起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东郊有个地方叫管庄大院,它是我童年美好记忆里的自由王国。我在那里出生、长大、上小学、上中学,直到上了大学便渐渐远离了这片土地。&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老门把我们带回到那个自由王国,大门内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忘却的故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2岁前,这里曾经是“无法无天、无人管辖的自由王国”。因为是中央直属单位,引起了高度重视,1957年,朱德视察了这个神秘王国。1958年著名诗人臧克家专门为管庄的变化写了首打油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给管庄的历史又添一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张照片是1957年朱德视察管庄大院时与技术员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50年代到文革前,管庄大院是中国建材的科技中心。大院里有建材部的三个事业单位:水泥工业设计院、玻璃工业设计院、建筑材料工业研究院。中国的水泥大王、玻璃大师、建材权威出自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院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有办公楼、家属楼、六个食堂、幼儿园、医院、澡堂、游泳池、小合社、派出所、俱乐部、邮局、百货商店、大合社(副食商店)、粮店、饭馆、书店、银行、小学、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办公楼和家属楼都是苏式建筑,办公楼前有假山、喷水池。家属宿舍楼是人字顶、青砖、红瓦、三层砖混结构的敦实建筑。到处是花红草绿,窜天杨高大挺拔,垂柳树婀娜多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水泥院大楼前水池假山,柳荫树下的水池里倒映着办公大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辈们在楼前楼后留下永久记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水泥工业设计院和玻璃工业设计院曾经是一个单位,原单位名是:建筑材料设计院,当时都在玻璃院办公楼,后来分成两家,水泥院搬到后盖起来的办公楼。虽然分开,但是情同手足,是命运共同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玻璃院办公大楼的汉白玉阳台华丽美观,楼前莲花池映射到水中犹如仙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研究院主楼朴实无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配楼汉白玉阳台精巧细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研究院楼前鲜花丛中留个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个办公楼虽然经过美容装扮,但是气窗上不同的镂花图案为我们提供了辨认的线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办公楼周围留下我们倩影,印记着我们的足迹。</span></p> <p>温馨的画面留存心底。</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水池假山旁见证兄妹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荷花池边、汉白玉阳台下记录了姐妹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伙伴在莲花中心欢歌笑语,嬉戏玩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荷花池边的全家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几何时,假山、荷花池悄然消失,竖起一座画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座画像记录了一场革命的开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院里的大人、孩子多才多艺,各类宣传队应运而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下面101楼这张老照片,可以看到经常拴跳皮筋的那两棵大树和一片宽敞的空地。当年的物质生活远远没有现在丰富,但是大院孩子们沉浸在各种游戏中......,绿荫树下,跳皮筋、踢包、耍拐、翻绳、玩弹弓、绷弓枪、弹球、扇三角,楼前楼后踢罐头盒、骑驴、攻城、官兵抓贼、摇大绳、推铁环、藏猫猫,还经常挖季鸟儿、粘季鸟儿、粘蜻蜓、捞鱼虾......,想想当年的游戏真不少。冬天耳朵上、手上长满冻疮,手指头肿得跟胡萝卜似的,夏天胳膊肘膝盖经常是鲜血淋漓、疤痕累累,但全然不顾,乐此不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大年,男孩子少不了放鞭炮,有小鞭、中鞭、二踢脚、麻雷子,震耳欲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个游戏‘藏秘密’印象深刻。在草丛、树下隐蔽的地方挖个小坑,把彩色碎纸片、不同颜色的碎玻璃、鲜花瓣、和其它漂亮的小物件放进去,盖上一小块废弃的平玻璃,上面撒一层土,做个只有自己知道的不起眼的记号,多彩玻璃窗就做好了。隔几天拨开土查看一番,有时候带上要好的伙伴共同欣赏。还有一些孩子专门以破坏别人的秘密为乐趣。记忆中多彩玻璃窗真的很美,它埋藏着童年五彩缤纷的世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个童年自由自在、青年有苦有乐、老年深切怀念的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03照到101,清晰看到了我住的门栋,我在这里出生、长大。这个门把思绪瞬间带进了那个年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01楼的西侧看到了熟悉的铁丝网,它是自由王国和广阔天地的分界线。沿着铁丝网内侧是101、102、107、108,铁丝网外侧是一条通往常营的马路,沿途有冶金干校、轴承厂、6901,马路北边尽头是常营大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条马路西面是一片麦地。记得小时候我养了三只鸡,从毛茸茸的小鸡养到下蛋。每天放学,我的身影刚在楼前出现,三只鸡就会扇着翅膀朝我飞奔过来,感情至深。一天,发小急匆匆跑来告诉我,我的一只老母鸡钻出铁丝网,穿过大马路,进入了那片麦地,被农民伯伯逮住了。我不顾一切冲出大院,跑到麦地,看见了双脚捆着、倒挂在铁锹把上的那只老母鸡,眼泪瞬间流下来。我一边托起鸡头,感觉这样能让它舒服点,一边哭着央求放过它。但是农民伯伯说我的鸡偷吃了麦子,要么赔钱,否则把鸡带走,这时我妈也在发小通报下赶到了,陪了5元钱,才把老母鸡保释回来。当时的5元钱是很多家庭一周的生活费,我妈用高价换回了我幼小心灵的无价情感。这件事深深地刻在我的童年记忆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麦地西边是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习惯叫建工学院)、学院内有个学生实习工厂(后变更为建材机械厂)、三工区(大院东南还有九所和炮六师。)。建工学院东北侧有一片冰场。记得每到冬天放学,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扔下书包,直奔冰场。有的父母可以从单位免费租到冰鞋,有的人租不到冰鞋,就自制土冰鞋、土冰车玩耍。我幸运有双冰鞋,在那里学会了正滑、倒滑、倒脚拐弯、正刹车、旋转刹车,各种姿势。我们在光亮的冰面上尽情地玩耍,直到天黑,在父母喊叫逼迫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姐妹所站之处就是通往常营的那条马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1是水泥院家属楼,相邻102是玻璃院家属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05是多个单位综合楼、109水泥院家属楼;110研究院家属楼、116是玻璃院家属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个角落都留下小伙伴的身影,在这里结下发小情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这张照片里的小女孩是我姐姐,拍摄者是男孩的大哥。男孩手里捧着和平鸽,女孩注视着小鸽子,非常符合那时的宣传理念—“热爱和平”。这是拍摄者最得意之作,本有意参加摄影比赛,却阴差阳错未能实现。今日,照片里的人还在,拍摄者却走了。深切怀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姐妹楼前楼后留下童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01的发小合影留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幼儿园经历了多次迁移,201、205 、206、208,最后研究院建造了一个独立的豪华幼儿园。我对205幼儿园保留了一点点模模糊糊、时隐时现的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确保了幼儿园小朋友的食品供应,使得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幼儿园阿姨的影子朦朦胧胧留存在脑海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张照片应该是1956年左右,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阿姨带领下欢快的春游。</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幼儿园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美好时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院最后仅存研究院幼儿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院有六个食堂,一食堂是研究院食堂,二食堂所属玻璃院,三食堂属于水泥院,其他食堂应该都归属研究院的不同机构。当年三食堂经常举办舞会,过年过节在食堂都要举行大型联欢、猜谜、抽奖活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个院共享这座小医院。记得有一年,不知哪位大仙儿忽悠,时兴打鸡血治病,很多人抱着大公鸡在医院排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高地标是这座水塔,它见证了大院几十年的历史,为大院提供用水,立下汗马功劳。它巍然屹立,一直坚守在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相隔50多年的两张照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澡堂旁边的锅炉房,破旧房子被冷落在原地。当年,澡票8分一张,妈妈会提前买一些放在家里,几个发小经常相约同去。因为人很多,总要提前堵在门口,门一开就拥进去,快速脱衣,抢占喷头,经常几个人共享一个喷头,互相搓背。那时男孩洗澡就带一条毛巾、一块肥皂,女孩讲究点带块香皂,后来用上了蜂花洗发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游泳池是夏季孩子们离不开的地方。暑假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泡在那里。经常中午游一场,晚上游一场。游泳池被一圈铁丝网围着,有时候没有游泳证,就让小伙伴通过铁丝网偷偷传递出来。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各种姿势,蛙泳、仰泳、自由泳、跳水,一些随意的人索性直接狗刨式。每人俨然像个游泳健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下面这张照片可以看见简易小房子,应该是记忆中的更衣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位置原来是个篮球场,现在是体育中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01楼南侧可以看到小南门和传达室。穿过这个门往左是卖菜大棚、邮局,旁边还有个废品站,右边是百货商店、副食商店,再往南是粮店,小饭馆,丁字路口西边是书店,对面就是小学校。丁字路口东边是俱乐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南门是我当年上学的必经之路。现在这个门加装了铁栏杆,挡住了随意通行的路,留出一个缝隙仅供一人侧身通过。传达室尘封在这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百货商店里有个收银台,每个柜台上方有一根铁丝汇聚到收银台,每根铁丝上挂一个夹子,柜台卖出商品后,售货员写个单子,和收到的钱卷在一起,用夹子夹住,通过铁丝使劲一甩,夹子顺着铁丝滑到收银台,收银员在单子上盖章,把单子和找回的钱再通过铁丝甩回来,完成付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忆中的副食店内分两部分,外面卖肉鱼,里面左侧卖干果,右侧卖香烟糖果点心......,正对大门最里面卖散装酱油、散装醋、散装麻酱、散装白酒......。副食店是我们中意的地方,三分钱爆米花、五分钱甜米花记忆犹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夏季院内院外都有卖冰棍的车,冰棍放在厚厚棉被包裹的箱里。吃着三分钱红果、小豆冰棍或五分钱奶油冰棍是件最高兴的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年代,每家都有副食本和各种票证,按人口分配。印象最深的是,春节,每人定量半斤花生、半斤瓜子。我和姐姐拿着草编包,排着大长队,购买全家人限量的两斤花生、两斤瓜子,拿到家后,脚跟还没站稳,就迅速将瓜子花生揣满裤兜和衣兜,跑到外面,边吃边听着炮竹声,幸福感油然而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废品环绕的邮局被遗弃在这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店在原址扩张焕然一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俱乐部是大院娱乐活动的大剧院,我们在这里可以看电影、文艺演出,曾经邀请过中央乐团、北影剧团、北京京剧院等国家级剧团前来演出,来过许多名角儿:李德伦、刘淑芳、于洋、梅兰芳……。单位、学校也经常借助此地举行各种活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7年左右,大院三个单位联合编排长征组歌。印象中还邀请我姐姐和几个伙伴加入乐队。这个节目水准很高,非常震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俱乐部承载着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是我心中最高雅的殿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9年联欢晚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管庄小学是我们记忆深刻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开启了学习之路,却被命运终止了大院的学习和生活,各奔东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老师和小学59级三班班干部合影留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学64级四班同学毕业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管庄中学是有幸留下的发小在大院生活、学习的最后一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毕业了,离开大院,漂流四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的管庄中学,现在已更名为二外附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院到旧马路的唯一大道我们叫做大马路,路两旁杨树依次排列,两侧水沟用于下雨排涝。大马路周围是一片庄稼地,夏日里青蛙、知了叫成一片。大马路西边还有一片小树林和一条小河,男孩子经常在那里抓鱼、摸虾、捞蝌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旧马路上通往市区的42路(后变更为342路)公交汽车,起点通县,终点红庙,这趟车是我们进城的唯一交通工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乘坐42路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大门柱。走过大门柱是通往大院的大马路,印象中大马路既偏僻又阴森,当时感觉路很长,很多人不敢孤身行走。在这条路上、在大门柱下,总能看到迎来送往的家人身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管庄中学南墙外、大马路东侧的麦地环绕着一座庙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半个世纪洗礼,这座庙宇依然安静的屹立在那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老建筑能够永远捍卫管庄的历史,让那段历史痕迹永不消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引用我父亲的一段话:管庄是中国社会的一座微缩景观。假如有人写一部《管庄兴衰录》,它将反映中国社会将近半个世纪风云变幻。那将是一部皇皇巨著,也许能成为一部传世之作。</span></p> <p><i><u>本文于2020年6月1日,在初九二高5班群和小学64(3)班群同时首发。</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