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北通镇清湖小学“五一”假期安全教育——预防安全,从我做起</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防溺水家访,我们在行动。</b></p> <p> 天气转暖,山塘、水库、河边、江边、海边、游泳馆等地就成了人们消暑清凉的首选地,而这些地方,也潜藏着安全危机。不论是“溺水者”还是“施救者”,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后悔与遗憾。</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溺水不是小概率事件</b></p><p><br></p><p> 据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表的《全球溺水报告:预防一个主要杀手》显示,溺水是各区域儿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因溺水而死亡的人数约37.2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致病杀手“疟疾”在2015年的致死人数约为42.9万,对照两组数据,不难发现,溺水产生的健康危害已不容小觑。除此之外,该报告的其他调查结果也令人警醒:</p><p> </p><p>•全球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年龄在25岁以下 </p><p><br></p><p> </p><p> •5岁以下儿童溺水率最高;</p><p><br></p><p> </p><p>•男性溺水率是女性的两倍以上;</p><p><br></p><p> </p><p> • 每小时约有42人死于溺水。</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青少年防溺水牢记“六不准”</b></p><p><br></p><p> 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远离溺水悲剧,请大家牢记“六不准”,提高青少年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p><p><br></p><p><b>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b></p><p><br></p> <p><b>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p><p><br></p> <p><b>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b></p><p><br></p> <p><b>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p><p><br></p> <p><b>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b></p><p><br></p> <p><b> 6.不准不会水性擅自下水施救;</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个牢记</b></p><p>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p><p>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p><p>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p><p>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发现溺水者,我们该怎么做?</b></p><p><br></p><p> 在水中救人有其特殊性,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即使自己会游泳,也不要冲动救人。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h3> 如果溺水者是刚落水,最好的办法是向他大声呼喊,在岸上确保自己身体稳固的前提下用长棍等物件伸向他,或者向水面扔一些可以飘起来的东西,给他提供可依靠的“救命稻草”。</h3></br><h3> <h3> 会游泳者下水救人时,应观察清楚位置,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切忌迎面接触溺水者,因溺水者神志不清或心慌意乱,必定会紧紧抓抱救援者,导致发生一同被淹的危险。救人者要用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抓住腋窝拖带上岸。</h3></br><h3> <h3> 一旦把溺水者救上岸,就要尽快展开急救。这时,旁观者进行的救援和复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但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不可盲目相信一些腹部冲击、倒挂急救等不靠谱的急救方法。</h3></br><h3> <p> 如果溺水者还有呼吸心跳,我们要尽可能给他保暖,维持体温,使其侧卧,在旁边安慰、鼓励他,等待医护救援人员。</p><p><br></p><p> 如果溺水者的呼吸心跳都没有了,我们要尽快清理干净其口鼻的脏物,马上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急救。</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打开气道</b></p><p><br></p><p> 打开气道可减少因气道阻塞而引致窒息的危险。若溺水者颈椎没有受伤,可使用“压额提颏法”:将一只手放在其前额上,向下压,而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伤者的下颌尖,然后向上提,让其头往后仰,鼻孔朝向正上方,这样,气道就开放了。</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压额提颏法</p><p><br></p><p> 若怀疑患者颈椎受伤,应使用“托颌法”,即施救者双手手肘放在地上作固定,双手手掌放在患者头部两侧,固定其头颈;拇指放在患者颧骨上施压,而其他手指放在其下颌角边缘向上推。患者的舌头便会随下颌骨上移而被提起,使气道畅通。</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肺复苏</b></p><p><br></p><p> 气道开放后,施救者应立即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先做人工呼吸,当然必须通过口对口的方式,代替他的肺给他提供氧气,但前提是不能漏气。所以要先用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的鼻子,这样可以防止吹气时空气从鼻孔漏出;接着将嘴巴覆盖在溺水者的嘴巴上,以正常呼吸的气量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连续吹气2-5次,吹气直至胸部隆起。</p><p><br></p> <h3> 紧接着做胸外心脏按压,它可以起到维持溺水者血液循环的作用。首先将溺水者平躺至坚硬的平面上,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按压。</h3></br><h3> 每次按压完成后要完全放松,但手掌仍要持续紧贴溺水者胸前,不可离开,但也不可施加压力,待胸部完全回复后再次按压。</h3></br><h3> 以上急救措施按照2次吹气、30次按压的比例持续进行。</h3></br><h3> <p> 以上步骤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却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溺水:实施指南》中明确把“对旁观者进行安全救援和复苏训练”列为预防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一假安全教育</b></p><p> 1、防溺水安全,谨记防溺水“六不准",防交通、饮食卫生等安全。</p><p> 2、假期间不得外出游玩,如出钦州市外游玩的,回来要居家隔离14天方可上学。</p><p> 3、每天按时填写居家体温监测表。</p><p> 4、没完成作业的抓时间完成,5月6日带上所有作业回校注册。</p><p> 希望大家共同遵守,保正复学顺利进行。</p><p><br></p><p><br></p><p><br></p><p> 北通镇清湖小学</p><p> 2020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