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辍保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lucky

<p>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您的孩子已经开始接受义务教育。</p><p> 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义务教育?为什么要求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呢?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为了社会建设的需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生活的更美好。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代课教师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踏上了寻找辍学学生的艰难路,现在,电影里魏敏芝的担忧已经成为过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控辍保学至此有了行动纲领。</p> <p>  一、什么是控辍保学</p><p> “控辍保学”,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学生辍学流失,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p><p> </p> <p>  二、法律法规</p><p> 了解“控辍保学”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这些! </p> <p>  第一章 总则</p><p><br></p><p>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p><p><br></p><p>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span></p><p><br></p><p>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p><p><br></p><p>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p><p><br></p><p>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p><p><br></p><p>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p><p><br></p><p>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p><p><br></p><p>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p><p><br></p><p>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p><p><br></p><p>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p><p><br></p><p>  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p><p><br></p><p>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p><p><br></p><p>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p><p><br></p><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p><p><br></p><p>  第八条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p><p><br></p><p>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p><p><br></p><p>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p><p><br></p><p>  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p><p><br></p><p>  第二章 学生</p><p><br></p><p>  第十一条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span></p><p><br></p><p>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p><p><br></p><p>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p><p><br></p><p>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p><p><br></p><p>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p><p><br></p><p>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p><p><br></p><p>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p><p><br></p><p>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p><p><br></p><p>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p> 第一章 总则<br><br>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br><br>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br><br>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br><br><font color="#167efb">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font>,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br><br>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br><br>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br><br>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br><br>(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r><br>(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br><br>(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br><br>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br><br>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br><br>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br><br> 第七条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br><br>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br><br>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br><br> 第八条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br><br>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br><br> 第二章 家庭保护<br><br>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r><br>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br><br>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br><br>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br><br> 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br><br> 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br><br>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br><br> 第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br><br> 第十六条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br>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请让孩子在无忧的年纪里畅意地生活在校园。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

人民政府

少年

应当

监护人

或者

教育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