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低段教学中,识字数量的多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很大。而“汉字难认,汉语难学”已是众所周知的一大难题。如何贯彻新课标切实提高低段识字教学质量,成了我们目前教学存在的一个困惑,面对这些困惑,根据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线上教研工作的调研及统一安排,4月28日下午,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学科区(县)特色线上教研活动(乌鲁木齐县专场)如约而至。</p> <p> 活动第一项,由乌鲁木齐县永合小学马建玲老师带来的微讲座《部编教材小语低段识字教学策略》。马老师在讲座中紧抓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识字的多样性入手,采取多种方式让识字课充满趣味,吸引了孩们的眼球。低段识字教学策略讲解内容层层深入,从趣味识字、联系生活识字、探究字理识字、拓展阅读识字到检测识字等,让学生的识字扎实有效!</p> <p> 马建玲老师从课标理论和学生实际出发,把识字教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识字课有了深度和广度!</p> <p> 活动第二项,老师们在线观看由市级第四批骨干教师、乌鲁木齐县永丰中学小学语文教师王瑞主讲的识字教学讲座《追溯字源、巧辩形声字》。王瑞老师结合日常教学,围绕追溯字源、明晰构字原理,提出关注字源、了解编者意图,层层深入,对统编教材一二年级语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以《小青蛙》一课为例阐述了结合语境识辨形声字的方法。</p> <p> 王瑞老师指出字源是识字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认真解读教材会发现统编教材已渗透了象形字、会意字。追溯字源,探寻汉字构字规律,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从而解决教学中学生出现形声字识辨错误问题,提高识字效率,传承汉字文化。</p> <p> 乌鲁木齐县小学语文教研员金霞老师在总结时说,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符号,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识字教学是一种持久性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意识到识字不仅仅是为识字而去教字,应该站在开放性的角度对待识字课堂,识记文字,传承文化。</p> <p> “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言则空,”教研活动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疫情阻挡了我们面对面的交流,但阻挡不住我们共研同长的步伐。学习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愿我们都能做一个身体与思想永远在路上的教研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