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Day7-外卡瓦Waikawa途经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到蒂阿瑙TeAnau<br>Day8-蒂阿瑙TeAnau,大巴游船游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 及萤火虫洞Glowworm Cave</h3> <div> 到外卡瓦Waikawa完全是因为我们选择从但尼丁到蒂阿瑙路途稍微远了些,于是外卡瓦便作为中间休息的住宿点。了解新西兰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道路比起国内公路落后很多。两年前北岛游之后,深感新西兰不仅道路曲折,而且公路建设远不及中国。南岛虽比北岛大,直线道路相对多一些,但右舵驾驶也会不时影响行驶速度,因为我们的司机们偶尔也会出现迷糊的时候,尤其是过环岛车多时极易出错。外卡瓦Waikawa一夜停留却给我们很多惊喜。</div> 大伙儿没想到外卡瓦这一晚会有这样的收获,美美休整一晚后,又饱览了那么美丽的湖光山色,第二天一早精神饱满地奔向蒂阿瑙 。曾经为蒂卡普无星的夜晚略感遗憾,但这里却给了我们明媚的阳光,暂时离开纷乱嘈杂的都市生活。旅行途中始终都会有惊喜等着你,快乐在途中。。。 新西兰的星空注定跟我无缘,这晚又是细雨一夜,清晨阳光初起,支起三角架录制一段云层变换慢视频,记录这里的风起云涌。 望着眼前的景色,有没有想要离开喧嚣的城市,切断网路,与外界短暂失联,享受片刻宁静呢? 薄薄的晨雾是那样轻盈,让周围的一切变得有些缥缈而神秘 晨雾散去,一切又拂去神秘而变得那么清晰 城市中钢筋水泥房间里住久了,特别喜欢这样的空旷,没有任何束缚 就要离开这栋看得见风景的房子,还有些留恋。 SPA池,繁星的夜晚可以一边SPA,一边仰望星空 离开民宿,我们一路向南,途经Slope Point,据说这里是新西兰最南端,路上车很少,跟着导航的指挥一直在兜圈子,于是放弃导航,沿着大路一路向西就看到了海,这是一条没有分支的路,几乎是路的尽头出现了停车场,停好车,穿过一个私人牧场就可以近距离观海。因为风大和牛的缘故,他们都不赞成穿过牛群,无奈只能拍几只牛,并没看到那个破旧的灯塔和Slope Point标示牌。 昨晚我们就是沿着这条山路上来的,原来这里这么美。下山时阳光有些刺眼,但经过雨水清洗的空气无比清新 这里就是通往Slope Point的必经之路。这里是一个私人农场,木栅栏并没有上锁,而是仅有一个小链搭钩。农场提醒进入里面的人要注意:尽头的悬崖边没有护栏;这条小路经常泥泞、试滑;可能会遇到牛、羊和农场车;遇到强劲的风是常事;重要的是不得带小动物比如狗入内。除了危险提示外,还特别告知“谢谢来到这里,尽情享受在这里的时光”,是不是很温馨?<div>每个来到这里人都会自觉地开门进去后,再把门关好。</div> 如果就这么不看脚下随意地走,你可能会遇到“惊喜”——踩雷啦 没有围栏,但有强劲的太平洋海风和美丽的风景 农场的牛埋头在红色牛尾草中觅食,从牛群的左侧走到底便是Slope Point。 一团团一簇簇的红色牛尾草在强劲的海风中有些凌乱,感叹生命的顽强 从外卡瓦到蒂阿瑙沿途没有什么特别风景,沿着海岸线到Slope Point后,随后跟着导航来到到怀帕帕角灯塔Waipapa Point Lighthouse,来这里的游人并不很多,大多是自驾到达这里。提示牌已经告诉我们这里是海狮栖息地,热心的游人告诉我们海滩上有正在休息中的海狮,值得一看,于是我们迫不及待朝灯塔方向走去。天气是旅途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天气晴朗,游玩的心情也会很愉悦。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有限,坐在这里发呆会不会很享受?或许坐的时间久了,思考一下人生,没准会有闪光的思想火花碰撞而出? 坐得久了,也可以变换一下姿态看风景 远处白色的建筑便是怀帕帕角灯塔(请忽略照片中的日期,日期已被调乱) 请注意此区域有海狮出没 眼前这团慵懒的肉肉便是一只海狮 这个海滩不同于其他海滩,这里的沙子不是那种细沙,而是那种被磨平棱角的颗粒砂石,有人说后悔没背一兜回来,说那里的颗粒砂石干净无污染。 蓝天白云下的白色灯塔 近观灯塔 醒目的红色 离开怀帕帕角灯塔Waipapa Point Lighthouse途经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穿城而过的时候,顺便看看了这里的水塔,但却错过了打卡世界最南端星巴克咖啡 因卡弗吉尔小城 沿途风光 原本认真吃草的羊群看到了我,停止吃草,露出害怕的目光,全部转身离去 到新西兰游玩,只要在湖边、在山顶、哪怕在一个很小的咖啡馆静静地坐着都会让人感觉躲开了喧嚣纷扰,犹如世外桃源。总是有个声音不断提醒着自己“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这里”,其实蒂阿瑙小镇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又安静的地方。游客多是因峡湾和萤火虫洞或是蒂阿瑙湖在这个小镇住下来,毕竟从这里到米尔福德峡湾的路程远比从皇后镇出发近很多,即便是搭乘旅游公司大巴车,也无需起大早。<div>要说蒂阿瑙是个小镇,还不如说是个村子。小镇几乎没有多过两层建筑,更别说高层,湖边有两层的湖景房酒店,在这里完全没有城镇的感觉。</div><div>初定行程时,在AirB&B上看中了皇后镇一套湖景房,不仅房子好,而且是看风景的好地方,坐在阳台上不出房门就能欣赏皇后镇的湖景,当然价格不菲,经过讨论后,还是决定豪爽一次,为了绝美湖景,或许也值了。提交订单付费不久,却收到房东的邮件,被告知AirB&B上显示的信息有误,我预定的时段其实已经早被预定了,房款同时也被原路退回。本想“豪横”一次,却没“豪”成。既然无法在房间直接欣赏美丽的瓦卡提普湖景,不如换个地方坐着看风景,不仅节约成本,还节约省体力,果断决定在蒂阿瑙多住一晚,再也不去想“豪横”之事。</div>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蒂阿瑙湖。春夏交接的蒂阿瑙湖边风很大,体感温度低,穿着厚厚的冲锋衣都不觉得暖,与我想象中的初夏完全不同,比当时北京的温度高不了几度(当时北京是深秋季节)。 <br><br> 这只鸟是峡湾区特有的动物,名字叫Takahe——不会飞的鸟,Takahe只存在于峡湾Fiordland区。鸟身后隐约可见新西兰的一家旅游公司RealJourneys的游客中心,我们在租租车App上预定了RealJourneys的峡湾游船大巴一日游,本想在游客中心预定当天萤火虫参观,无奈所有预定都满员,于是便预定了第二天下午5:30的萤火虫洞参观,从峡湾回来后差不多可以无缝对接。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游客中心有华人接待员,还支持支付宝结账,非常便捷,即使不会讲英文也可以在新西兰自由行。 傍晚的小镇原本天空晴朗,忽然眼前一片乌云,身后沐浴阳光,这应该是笑“看风云变幻“吧? 湖边有停车区,按指示牌的停放时间进行停放,超时收费 这样的天气会不会是好的预兆? 第二天早上9:50坐着带有玻璃天窗的大巴去峡湾。 从皇后镇到米尔福德峡湾的旅游大巴车必经蒂阿瑙小镇,大巴车到此后,从皇后镇过来的游客可以稍事休息,去洗手间,下车活动活动,接上蒂阿瑙的游客后继续驶向峡湾。从蒂阿瑙到峡湾单程将近120公里,山路曲折,途中还有单边隧道(荷马隧道),自驾单程差不多要2个半小时,对司机的驾驶技术是很大的考验。当然自驾还是有优势的,据说途中可以看到这里特有的啄羊鹦鹉(Kea)。<div>整个旅游大巴几乎全部坐满,一部分是日本游客,一部分是中国游客,还有少量的欧美游客,两位导游,一位日语,一位中文,司机兼职做英文导游。每一位中国游客发一个耳机,便于听导游讲解。我曾经好奇为什么中国游客必须用耳机听讲解,导游解释说戴耳机是为了让游客听的更清楚,不戴耳机效果不好,而且两个导游讲解也互不干扰。这是第一次在一辆车里听到三种语言讲解。<div>我们从蒂阿瑙出发时,天空晴朗,心想一定能看到美美的峡湾。但是新西兰的天气往往多变,过一阵不知道会变成什么天气。</div></div><div><br></div> 途经埃格林顿山谷Eglinton valley 到达山谷时风很大 镜湖Mirror Lake<div>从蒂阿瑙到峡湾会经过一个据说是经常上旅行杂志封面的地方——镜湖Mirror Lake,天气晴好无风时,水面平静,倒映出美丽的天空和山川。遗憾的是我们运气没那么好,看到了湖,却没有看到如镜般的美丽倒映。<br></div> 导游说这条小溪的名字是“猴子溪”,是因为一条狗而得名,小狗的名字叫“Monkey"(猴子) 到达峡湾时是这样的景象。预定大巴游船峡湾之旅的同时也预定了当天中午船上的豪华自助餐。这次旅行不得不说的就是天气,据说峡湾一年当中有200多天都是阴雨天,从蒂阿瑙出发时还是蓝天白云,到峡湾就开始下雨,要说对峡湾有什么印象,就是雨和游船上那顿自助餐。然而由于天气的缘故,并未感觉沿途风景有多美。米尔福德峡湾的毛利语是Piopiotahi,感觉跟峡湾有点搭不上边。 因为下雨的缘故,二层甲板几乎无人 这是此行最精彩的苏瑟兰瀑布,据说总落差580米,如果是晴天,应该看得到彩虹。水声隆隆,雨水混合着瀑布溅起的水雾迎面扑来,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从峡湾回到蒂阿瑙并不算晚,距离第二项活动——游览萤火虫洞Glowworm Cave还有点时间。。去萤火虫洞需要搭乘双体船,经蒂阿瑙湖才能到达。蒂阿瑙湖是新西兰第二大、南岛南部湖区最大的冰川湖泊。不巧的是,坐上双体船后天空又开始下起小雨。我们不顾小雨,依然在甲板上迎着风欣赏雨中彩虹,不知是不是有意要赶时间还是想让游客体验刺激,船长把船开得飞快,二层甲板上只剩下我们几个人,紧紧抓住护栏,任凭细雨打湿脸颊,那种感觉很刺激。疯狂之后平安到达萤火虫洞码头。 从峡湾归来后有点时间在公园内休息 貌似平静的蒂阿瑙湖 “好奇”地看着海鸥,“为什么我在这里,你们居然不怕”? 在这里动物不用圈养,多和谐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萤火虫洞每天都这么忙碌着,迎来送往,我们安全抵达后,一批参观结束的游客搭乘游船回小镇。 萤火虫洞是一条大约250米长的洞穴,接待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控制参观人数。上岛后,先到接待厅,这里提供热饮、冷饮,而且有讲解员讲解萤火虫洞形成及萤火虫的成长过程,当然也有中文讲解员,我们就遇到一位非常热情的小姑娘,认真给我们讲解。 这张图片介绍了萤火虫洞的发现过程及形成。蒂阿瑙萤火虫洞长约250米,是奥若拉(Aurora)洞系的下部。奥若拉(Aurora)洞系长约6.7公里,由4层互相连接的通道构成。流经蒂阿瑙萤火虫洞的隧道溪Tunnel Burn Stream源自默奇Murchion 山脉的奥贝尔湖Lake Orbell。奥若拉洞系因水侵蚀和化学反应在石灰石上雕刻形成,距今已有3000~3500万年,而且到现在仍未停止。下部近期才形成的蒂阿瑙萤火虫洞也至少存在了12000年,在地质学上属年轻一代。 游客每十人左右分成一个小组,被工作人员率领依次走进洞穴。我们一行5人加2个不知道哪个国家来的”外国人“一组,工作人员全程英文,考验英语听力的时候到了。出发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洞内不可以拍照,不可以大声说话,怕惊扰了洞穴中的萤火虫。萤火虫怕光、怕声音,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br>刚进入洞穴内,隧道溪水奔腾汹涌,发出滔天巨响,工作人员都要很大声讲解,整个洞穴的岩壁湿漉漉的。我们手扶栏杆,在栈道上沿隧道一步一步向里面移动,工作人员打着一个灯光微弱的手电筒,借着灯光可以看到被水侵蚀而成的钟乳洞,钟乳石。走到较为宽阔的河面,黑暗中所有人默不作声等着上船。<br>一艘木质小船悄无声息地划过来,工作人员手拉着钉在洞壁上的绳子,载着游客向洞穴深处漂去,小船静静地驶在无光的洞中。途中有零星的银光闪烁着,那是少量萤火虫,差不多到洞的尽头,洞顶出现一片银光闪烁,数百个小亮点,犹如美丽的银河。盛夏季节才是看萤火虫的最佳时间,我们还是稍早了一些。萤火虫发出点点蓝光,像满天星斗,太神奇了!大自然真的很神奇,不禁为这些小小生物的顽强生命力感叹。<br>新西兰的萤火虫与中国的品种不同,它没有翅膀,不会飞,就像蚕宝宝一样趴在洞壁上,一动不动,英文名称是”发光的蠕虫“。这种萤火虫的生命周期分几个阶段:从虫卵(20~24天)到幼虫(9个月),然后幼虫变成蛹(12~14天),最后变成蝶产卵(1~5天),只有在幼虫阶段才会发光。虫卵被孵化成幼虫后会立刻开始捕食。聪明的幼虫会垂钓一根鱼线进行捕食,而这根鱼线便是发光体,便于吸引食物。照片中长长的细线便是发光的鱼线。萤火虫的生命期不足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幼虫阶段,一旦变成蛹之后便不再捕食,化蝶后雌性蝶生命只有短短的1~2天,化蝶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繁殖,产卵后很快就会死去。生命真是神奇! 接我们的船到了,该返航啦 一天的活动全部结束了,超市里买些食物做一顿可口的中餐,美美地睡一觉,明天就要去著名的皇后镇!<div>旅行的意义应该是享受旅行的过程吧,这两天有阳光,也有雨露,还有狂风。虽有天气不遂人意,但也收获了彩虹!</div> 图、文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