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昨日偶在南京城里的科巷菜场里见到这一片小树叶,立时想起它与"孝"有关,那是小时候父亲讲过的"目连救母"。父亲说目连的母亲生前吃一只鸡时,为了能吃到异乎寻常的美味,就将鸡置放在火板上烤,火板上放一个碗,里边是调料,鸡因为受热就去喝碗里的调料,就这样给折磨至死,这只鸡死后将目连母亲告到阎王那,阎王秉公执法将目连的母亲打入地狱,然后目连得知母亲在挨饿,就要设法送饭给母亲吃。这个故事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将临父亲必讲。现百度上可搜得: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吃到饭,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本草新编》记载:南烛叶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div><div> 速将此叶买下,回家后趁新鲜将它择净,洗净,同时想起这个时节,这种乌饭树叶在老家的街巷应该到处都有卖了。</div><div> 老家,在山温水暖的江南。一个可“欸乃”一声,摇橹划船穿梭在小桥流水间的地方,它有一条穿镇而过的塘河,河面上氤氲着湿润的水气,它被人称为“教授之乡”——它就是宜兴和桥镇。</div><div> 和桥虽地处太湖与滆湖间水网交织的地域,可宜兴西南低山丘陵地的张渚、西渚、湖㳇、茗岭乃至省庄(现那一带是深氧公园,云湖畔有星云大师主持修建的佛光祖庭,当然还有流传久远的善卷洞祝陵村梁祝化蝶传说。)那些山里的出产,就像水要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天然流通到了水乡这里。</div> 洗净.择好的乌饭树叶 苏东坡曾写《菩萨蛮》赞叹宜兴: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水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赖着,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遥想当年这位大文豪,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却自始至终都牵挂着要到阳羡(即今日的宜兴)——将老。 乌饭树叶切碎.浸泡,两小时后取汁液烧饭<br> 山里的乌饭树叶,水乡人的记忆 锅中倒入了乌饭树叶汁液。<br> 做着乌米饭,想起小时候,想起水乡小镇。 没用完的乌饭树叶汁液装入盒中放入冰箱,留待用。残叶准备晒干.做花肥。 父母小时候做乌米饭给我们吃,就在这样的白墙黑瓦的房子里。 <div> 一小碟花生笋黄豆。小时候有笋上市,父母就做花生笋黄豆给我们吃。现在自己在南京自己做,做好了到楼下院子里晒,每年都会有人好奇地问我这是什么?每年我都会抓两颗给小孩吃。今年有个在院子里骑车的小孩还提醒我:"阿姨,你要用网盖着晒,”不愧是部队大院里的小孩,警惕性高!但这下好了,用一块“上海故事“的丝巾蒙在户外落地晒衣架上晒花生笋黄豆,结果院子里有人只看到这块丝巾,就问:“这是谁家晒的丝巾?我们从来没这样将丝巾摊开来晒过,这么讲究,这丝巾肯定很贵。”哈哈。</div><div> 一小碟荸荠。已洗净.在阳光下晒过。荸荠有清热化痰、消积利肠、生津止渴、通淋利尿、消痈解毒等功效。养肺在中医看来,白色的食物都能够入肺,且有益气的功效。对付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的肺要做好准备,猪有猪坚强,我们有肺坚强。起码荸荠生吃,口感不错。</div><div> 一个咸鸭蛋。小时候吃乌米饭,若同时还有个咸鸭蛋?!哪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div><div> 一小碟花生笋黄豆,一小碟荸荠,一个咸鸭蛋,自己拳头大小的一点主食,这日子过得平常,就象索达吉堪布说的:心态和生活都要清净。清静,就先从简单生活开始吧。</div> 索达吉堪布:在国内外信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影响颇深。曾受邀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港大、北大、人大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 今天是2020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日!也是佛教最盛大的节日“浴佛节”。释迦牟尼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是慈悲、智慧和福德的象征,为众生开启了解脱之道,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心灵财富。(农历四月初八,亦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 <div> </div><div> 这是我母亲为我儿子做的小鞋子,我一直保存着。顺便告诉一下母亲,你从小抱过的外孙已经长大,现从事大数据方面的工作。</div><div> 呵,这一片小小的做乌饭的树叶,很容易让人起小时候,想起家乡,想起父母恩。</div> <div> 这是吴冠中的画。吴冠中曾著《父爱之舟》一书,书中提到:2012年3月22日 - 我在学校里虽是绝对拔尖的,但到全县范围一比,还远不如人家。要上高小,必须到和桥去念县立鹅山小学。和桥是宜兴的一个大镇,鹅山小学就在镇头。我亦曾在《读者》上读到过吴冠中写过的文章,说他的父亲问他会考时成绩跟朱自道比怎么样?吴冠中说:差了些。这个文章中提到的朱自道,是我高中时候的化学老师。</div><div> 这也让我想起了和桥中学高中英语老师邵荫槐,曾亲眼见他出黑板报,用毛笔蘸着红色的油漆,凭空用工整的一撇一捺写出象贴子一样的字,当时一把我们一帮在旁观看的女生给惊到了,再加上听闻他与教育部副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是同窗兼好友,校工说他时常能收到蒋南翔的来信,这让人好生佩服。</div><div> 同样让人佩服的还有高中时的语言老师吴强.钱林海他们,当时刚恢复高考缺少教材,整个宜兴县的高中语文学习用书就是和桥中学语文教研组编的。(吴强老师是新中国建国初期,从海外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爱国华侨。)</div><div> 同样肯在教学上花力气的还有高中物理老师吴生洪,每天下午我们要放学前,他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每天发下一张他手工刻印的卷子,然后他手拿一根一米长的尺子坐在教室门口,每个学生做完卷子交到他手上才能出教室。记得临高考前夕,从来不在课堂上讲废话的他突然一本正经.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天,出了校门这么多年,想起他当年说的这一句简单的话,真是百感交集。再来看看今天?是否还有老师天天肯为学生出张卷子.自己刻钢板来给学生做的?</div><div> 同时想起的还有路志远老师.张杰老师(人称张三角),他们是我父亲好朋友,时常到我家来玩。路志远老师种的花是和桥中学的一景,他还将他培育的一个月季花朵中能绽放两个花蕊的品种送给我父亲。<br></div><div> 今天四月初八是个殊胜的日子,在这里一并感恩母校师恩。虽学不来老师们的造诣,但感谢老师们让我们开了眼界。</div><div> 青青南烛叶,悠悠清香意,牵起缕缕思乡意。</div><div> 这片小小南烛叶,它是大地的儿女,就如同你我同为大地的儿女一样。</div><div> 一片小小南烛叶,它的一生简单.明了,质本清香.唯留清香在人间,也许就是这般简单模样里,正透着一叶一菩提的意境。</div><div> 反倒是身为“人”的我们要“小心“!因为有什么“俗不可耐””鄙俗不堪“等词语在等着落在人的身上,这些词可是人类根据某些样子总结出来的。 也许,小小的这片自带清香的树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让人见之思齐,因为毕竟我们身为“人”比它更有能力思考.创造.及利益他人。</div> 本文部分描绘水乡风景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