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br><br> <h3>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br>1、边塞风光;<br>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br>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r>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br><br></h3> <h3>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 岑参 ,李贺,李益。<br><br></h3> <h3> 我们本周所积累的《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全诗虽仅四十字,但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同时对仗工整,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br><br></h3> <h3>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边塞的锋火台上高高燃起的狼烟已经把西京长安映照的一片通红,看到此情此景杨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出征,很快皇帝就批准了他的请求。“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就是将军调动军马的兵符,而凤阙刚是皇宫的意思。辞别了皇帝以后,杨炯率领骑兵部队直捣黄龙,很快就包围了敌军的首都龙城。但要攻下它谈何容易啊,面对敌军的强烈反抗,杨炯也吃了不少苦头。“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凋在这里可不是凋零的意思而是失去色彩。你看大雪下的昏天暗地,让军旗都失去了色彩。你听狂风嗷嗷地吹,让夹杂在风中的战鼓声都变小了。但杨炯一点也不觉得苦,因为只有这样经历才能让一个人把画像留在凌烟阁里,成为开国功臣,为了这个再苦也值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宁愿当一百个士兵的小头头,也不做只会研墨写字的书生。可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杨炯的想像而已。而现实生活中的他,恰恰就是那个只会研墨写字的书生。不过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丰富的想像力。<br><br></h3> <h3> <br></h3><h1><b><font color="#ed2308">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让我们向英雄致敬!</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