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学习金字塔是按照两周后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来设计的,塔尖到塔底分别是: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p><p>按照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果又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p><p>按照学习信息的处理分为输入,消化,输出。</p> <p>问题探究:</p><p>一.能不能为了高效学习直接到“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p><p>答曰:学习先要有输入,再思考消化,才有后面的输出。输入是基础,是前提;思考消化是转化过程;输出是结果,但输出可以倒逼输入,结果导向,以终为始。所以说,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小老师”带领闯关等环节,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由学转化成教,由学转化成演。所以,为了达到学习的高效,用“教别人”,“去表演”,“去展示”的学习输出结果倒逼前面的“阅读”,“预习”,“听讲”,“视听”等的学习输入。</p><p>因此,高效课堂中不仅要输出高效,“真展示”,“真表演”,“真教授”等,还要输入高效,“真预习”,“真自学”,“真听讲”等。</p><p>高效贵在真,贵在实。最怕假,最怕装。因此,为了高效,我们要“学习打假”。</p> <p>二.如何让低阶维的“听讲”,“阅读”,“视听”达到高效呢?</p><p>答曰:高效的“学”关键在于高效的“导”:夯实基础,方法科学。</p><p>1.基础知识人人过关,书写关,背诵关,默写关;</p><p>2.任务驱动,问题前置,听讲和阅读前先呈现问题,用好导学案——自查,互查,学队长查,师查;</p><p>3.减少“听讲”、“阅读”,“视听”等学习环节,加大“演示”,“讨论”,“小老师”的学习环节;</p><p>4.讲练结合:讲一点,练一点,点点清;问答结合,听说结合:问的明,说的清,有问必答;培养会读、会听、会说的技巧方法;</p><p>5.学习成果可视化,画思维导图,重表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出来,说出来,写出来;</p><p>6.寓教于乐,趣味拉动。学习问题活动化,情景化,生活化。创设情景,创建活动,共同参与,乐在其中;</p><p>7.“学习打假”,自查自纠。避免后进生虚假学习,中等生表层学习,优等生重复学习。</p> <p>三.如何让“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更加高效起来呢?</p><p>答曰:1.规范环节,习惯养成。师生共同制定倾听规则,讨论规则,展示规则等。</p><p>2.“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欲”,加大赏识激励,学习评价考评量化、奖励化。</p><p>3.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能力差异资源共享的过程。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变一个老师为多个老师,实现生生互帮互助。培养展示技能;避免假展示,不能照本宣科读答案。</p><p><br></p> <p>学习的高效=输入的高效+消化的高效+输出的高效;</p><p>学习的高效,先有输入的高效,再有消化的高效,得到输出的高效。水到渠成,顺其自然。</p><p>学习的高效,用输出的高效拉动消化的高效、输入的高效。以终为始,结果导向。</p><p><br></p><p><br></p> <p>全面的高效课堂,就是高效自学,高效预习,高效阅读,高效倾听,高效合作,高效探究,高效展示,高效作业等。处处高效,时时高效。</p><p>有问:教师“导”的高效,学生“学”的高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p><p>答曰:一言以蔽之,教学相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