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高中老三届的记忆

王老师

<p><b> 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是湖北省当时十八所重点高中之一,也是当时咸宁地区(鄂南)的最高学府,学校每年在鄂南七个县(咸宁、武昌、蒲圻、嘉鱼、通城、崇阳、通山)及汉阳县,统考招四个班的学生。我们老三届(66届、67届、68届)共12个班621名学生。1966年!66届学生即将参加高考时,一场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从此改变了我们人生轨迹,由学生变成了红卫兵。直到1968年上半年有少数学生在校参军入伍,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到1968年下半年陆续离校,上山下乡成为一代“知青”。 </b></p> <p><b>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凤凰山下的教学楼(红楼)外墙爬满藤蔓(上图),教室里再也传不出学生朗朗的读书声;那时高高的水塔静静的立在那里(下图),再也听不到哗哗的流水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老三届莘莘学子永远的牵挂。</b></p> <p><b>  咸宁高中老三届半个世纪前的一张张老照片,拍摄于逝去的年代,沾满了岁月的痕迹,述说着光阴的故事,留住了永恒的记忆。回首那段悠悠岁月,不禁令人感慨万千。</b></p> <p>红楼前,男生英俊潇洒、意气风发。</p> <p>红楼前,女生美丽漂亮、英姿飒爽。</p> <p>68-4班在红楼前</p> <p>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办公楼前,大操场旁留影)</p> <p>李道英 胡圣浩 柳英娣 李汉华 杨爱珍</p> <p>67-2班</p> <p>66-4班集体照</p> <p>68-3班</p> <p>66-1班女生:李新文 胡圣浩 舒爱莲</p><p> 李 竹 江行英 万年英 周柏桃 李淑婷</p> <p>67-2班</p> <p><b>体育活动</b></p> <p>67-2班篮球代表队</p> <p>乒乓球集训班</p> <p>李兆禹老师和他的篮球弟子</p> <p>  红楼前的<b>大斜坡</b>是用大石块砌成,上有梧桐树遮阴,前面是篮球场,这里成了同学们休闲、看球赛的好地方。</p> <p>叶柏芝 李兰军 王珍芝 黄素娥</p> <p>67-3班 李小年 王洪银 朱光明 秦起丽</p> <p><b>文娱宣传活动</b></p> <p>68-2班</p> <p>66-3班</p> <p>66-3班</p> <p><b>校园旧事,频浮脑际,清淅如昨;</b></p><p><b>恩师教诲,似若犹在,浮现眼前。</b></p> <p>班主任:欧阳荣 蔡训国 丁 一</p><p> 潘代厚 彭校昭 李耀昭</p> <p>班主任:吴祿永 毛时钦 张芳艳</p><p> 王禾秀 顿济兰 陈福章</p> <p><b>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后,红卫兵运动的烈焰越烧越猛,很快形成全国性的“大串联”的浪潮。到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在北京一共八次接见红卫兵。</b></p> <p>  蔡训国老师和我校第一批推荐赴京的学生代表在天安门广场。(我校一共推荐两批学生代表赴京,此后都是自发组织的徒步或乘车大串联。)</p> <p>  1966年10月26日我班成立了第一支红卫兵长征队(也是咸宁高中的第一支长征队)。高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队旗从咸高出发,途经武汉、郑州、新乡七里营、邯郸、石家庄、保定、历经50天的长途步行,於12月16日到达北京。下图照片是我们在新乡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这儿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棉花田里照的。(熊泽超 记)</p> <p>梁旺 赵裕国 顿济兰老师与学生在韶山</p> <p>68-1班:黄素娥 曾王明 丁放云</p> <p>文革时期大串联我校学生乘车证件</p> <p>  1967年10月25日新咸高革命委员会成立,此后,县、地区、省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到1968年9月5日实现全国山河一片红。</p> <p>  1968.1.23.明天学校正式放假,今天留下的同学开展“拥军爱民”活动,送慰问信给解放军。风制红旗飘,雪扬斗志高。昨夜的大雪把大地铺了足足半尺厚,树上、电线上都压满了积雪,雪里行走,雪景炫目耀眼。在这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中出现我们这队敲锣打鼓的人群,多少给寒冬人们带来一丝丝春的气息。今天我们到了咸宁县中队、人武部,又到了温泉八二〇六驻地,一九五部队、军分区、一九五医院。最后在雪地里照了相。(王洪银日记摘抄,照片见下)</p> <p>67-4班学生与军代表合影</p> <p>67-4班</p> <p>集体制作大型宣传画</p> <p>学生用钢板刻印制作的宣传简报</p> <p><b> 文革时期能有一件綠军衣是红卫兵引以为傲的最时髦服装,能参军入伍报效祖国更是年轻学子梦寐以求的。1968年3月份我校一部分同学在校应征入伍赴福建前线为祖国站岗放哨。</b></p> <p>  记得那是1968年入伍一个月后,我们四人(程良广、付斯锐、黄道斌、戴志敏)相约从各自连队所驻守的山头进入福州一爿照像铺,留下了在那个火红年代踌躇满志的印记,细心看去,军帽、军衣还湿淋淋的,那天在下雨呢!(黄道斌 记)</p> <p>67-2班欢送新兵入伍</p> <p>68-1班:胡柏枝 王传明</p><p> 刘兴余 周友宣</p> <p><b> 激情燃烧的年代,下乡是没有选择的唯一出路,下乡带走了一代人的青春,下乡带走了一代人的梦想。1968年下半年开始,咸宁高中老三届12个班学生没能留下一张班级合影,陆续离开咸宁高中这个筑梦的地方,回乡、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炼红心。</b></p> <p>下乡前夕,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p> <p>68-3班</p> <p>67-1班部分男生合影</p> <p>68-1班</p> <p>68-4班</p> <p>在西凉湖</p> <p>下乡到向阳湖农场的老三届知青户。</p> <p>  下面是当时油印的67-3班最后一批转户口离校同学通讯地址。(不包括先期离校和在校参军入伍的同学)</p> <p><b>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乐在逍遥。古稀之年趁时光不老,祝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愿同学的情谊地久天长。</b></p> <p> 2013年9月,教师节前夕,为了“谢师恩”,180名咸宁高中老三届同学齐聚咸宁凤凰山母校,向恩师表述崇敬之情。</p> <p> 2016年5月,为了“同学情”,223名学友再次聚首武汉江夏古龙山庄,成功举办了“咸宁高中老三届50周年联谊会”。</p> <p><b>  </b>2018年10月,在武汉东湖风景区举办咸宁高中老三届离校50周年聚会。</p> <p><b>  无数个春去秋来花开又花落,我们一起见证了爱的苦乐,虽然长路漫漫岁月蹉跎,不管风霜雨雪都一起走过......</b></p><p> 请点击观看下面的链接:👉</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npr1ugk?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咸宁高中老三届离校50周年聚会(武汉·东湖)</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