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美篇征集作品)</p> <p> 培训在这特殊的四月天里让我们有了不寻常的相聚,它如春风、似春雨,润物细无声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名师、专家合力打造精彩讲座</b></p> <p> 4月28日下午2:50,我们如约相聚在云端,参加了由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的小学名师课堂公益讲座。会上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十大青年名师,“教育年度人物”——于松建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原汁原味的语文线上教学,并在课后与在线教师交流分享经验。最后由小学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 副研究员郑丹老师做经典点评。名师与名家强强联手,专业引领,助力打造线上精彩课堂。</p> <p> 如约的守候,换来的是内心深处满满的感动与收获。会上,这个拥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思想睿智、侃侃而谈的于松建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课堂更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对于线上教学,可以说我们刚刚从迷茫中走出来,而对于线上教学的方法还有待加强。而这节课正是及时雨,为我们指引方向。</p> <p>教学内容:</p><p>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p> <p> 课上师生互动的默契、鼓励语言的激发、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学思路的清晰、语文能力的训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的是有张力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名师的魅力。</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经验交流与分享</b></p><p> 于松建老师在课后做了《从教学意识看课堂发展》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强调教师要有三方面的意识:文本意识、单元意识、教材意识。讲解细致,语言诚恳,把他从线上教学中体会到的东西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于松建老师经验分享的部分截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专家经典点评,指点迷津</b></p><p> 郑丹主任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拨开云雾见本质,将本次讲座推向了高潮。郑丹主任将这节课的评课概括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并为此展开进行说明。让我们知道这节课展现了一个从基础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创设过程,并能结合文本,从贵在有疑出发,带领学生提交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如何从教材的基础学习,到深度学习跨越的一个行动轨迹。</p> <p><b> 郑丹主任评课内容的部分截取</b></p> <p> 首先感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学习平台,让我们有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忘不了课始前,我们焦急等待的心情、忘不了因写字慢而跟不上记笔记时的烦燥、更忘不了学习后,我们一年组老师在领导的组织下分享学习经验的那份喜悦。</p> <p> 听了于松建老师的《琥珀》这一课,心中除了赞叹与敬佩,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获的那份欣喜。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收获:</p><p>1.读书有法。做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而读书也要讲究方法。读书的方法有好多,这节课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从不同角度思考,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读书方法。从课堂看学习效果真的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从小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p><p>2.识字有法。我正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好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等方法,而今天于老师的看图想词语,给我带来了惊喜,让我又学会了一种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语言和思维共生的一个过程,将画面转化成文字,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p><p>3.教学有法。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我又学会了一样教好语文的本领,那就是设计问题清单。我从来没尝试用过,现在想来真的太落伍了。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是构成课堂学习的主旋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一点点改进。</p> <p> 通过学习,我真切地领悟到了学无止境的内涵。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对于教育的新理念、教改的动态等等,知之甚少。反思自己真的应该多参加学习,也希望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及时充电,及时武装自己,始终走在教育的前沿。在这次学习中,一个概念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那就是“深度学习”。通过学习我也深知这也是当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什么是深度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做好深度教学?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的发生等等问题困挠着我。在于老师的交流中我知道每一个单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学习的文本,我们要做好从学到练,从课内到课外。从郑丹老师的学有指导,教有深度,实现基础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化等,让我感觉压力好大。相信有压力就有动力,我会尽快领悟精神实质,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p> <p> 在这里展示一下我们的语文学习</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线上认真听讲</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小小书法家</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美读书人</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线上展示朗读</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朗诵:《致敬英雄》</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课本剧表演《小公鸡和小鸭子》</b></p> <p> 在这场没有预期、没有模拟的大考面前,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然疫情当下,更是我们教师的绝佳成长期。“学习永远不晚”,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间断的学习,才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负教育赋予我们特殊的使命。我会在感恩与学习中成长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作者:杨勤英</p><p>学校:鹤岗市绥滨县第一小学</p><p>通讯地址:鹤岗市绥滨县第一小学</p><p>电话:15545933075</p><p>邮箱地址:1214557701@qq.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