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父亲刘杨林 ( 1928年6月-1993年2月)号新雪,出生于安化县常安乡四甲墈田上塘湾里 七岁丧母,由父亲独力抚养长大。</b></h1><h1><b>父亲断断续续读私塾八年,湘乡陶龛学校高小毕业。安化县师初中班读初中一年,湘乡县连璧中学读初中一年三个月肄业。</b></h1><h1><b>1949年9月参加益阳干部学校第二期干部培训班学习,1950年2月分配到湘乡十区工作,历任土改工作队员、乡农协清理委员会副主任、九小学区校长、涟源县墈田乡副乡长、乡查田定产委员会副主任、涟源县扫盲委员会专任教师。</b></h1><h1><b>1954年4月调中南有色局企业干部学校学习。</b></h1><h1><b>这是父亲在1949年9月在益阳干部学校学习时的证件照,也是存留最早的像片。</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这是父亲1959年4月亲笔写下的《干部自传》。</b></h1> <h1><b> 父亲的私塾(初小)时期,在家门口的私塾断断续续读了八年,以下为自传摘录:</b></h1><h1><b>“从1935年到1942年上期,在家里读私塾、小学整整读了8年。所学的东西纯系古典文学,如诗词歌赋等类的东西。的确是老鼠啃石头——一窍不通,读起来枯燥乏味。为什么偏偏要我啃这种东西,主要因素有如下兩点:</b></h1><h1><b> 1.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读小学(因为当时我地还没有洋学堂——小学校),读小学还要远去五十多里才有。并且读私塾每年只要花几块钱学费就行了,同时在秋收的时间我可以捡禾穗,基本上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学费。农忙时节还可以割些草卖或其他劳动,如代人放牛等轻力劳动。</b></h1><h1><b> 2.“读书知礼仪”,还有所谓“欲读诗书购大坵,不知耕耘自然收”的封建剥削思想在支持。因为我家从五代以下从冒人读过书,在各方面受人欺侮,所以我父亲不论生活怎样艰苦,他横直要我啃这些东西。我不喜欢这些东西就逃学,结果又将我打一顿,还是送去学堂里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78年前的1942年9月,沿着安化墈田上-碧林桥-珍涟山-湘乡祖师殿-三闺桥-高溪-南阳塅-冷水坑-茶亭子-青龙潭-天王寺-高灯铺-雷公桥-人熊山-乌雀崙-大埠桥-西阳白鹭湾的古道,父亲步行50多里,进入湘乡私立陶龛学校读高等小学。以下摘自巜干部自传》:<br></b><b> “ 1942年下期,我正式进入了湘乡私立陶龛学校读五年一期。在学习生活上转了一个90度,在那里共计读了两年。由于家庭的影响且年龄已大,稍微懂得一点家庭的艰苦生活是怎样在养育我的。所以在高小的两年中,在学习方面,的确是废寝忘餐,四个学期都是名列一二名。我父亲及各叔伯等,都以呱呱自夸来安慰自己,说什么“聪明人”、“读书人”等等。这方面既鼓励了我,也安慰了我父亲。因此,我父亲也更加的省食俭衣,计划1944年下期送我上中学读书。”<br></b><b>一个十四岁的农村小孩,独自挑着被服书箱,行走在湘安古道上,两年的艰辛历程,其艰难真是一言难尽。但先父刻苦学习,四个学期的成绩都是名列学校第一第二名!</b></h1> <h1><b>父亲的高小母校-陶龛学校<br></b><b>陶龛学校原坐落在西阳乡白鹭湾,创办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始称陶龛义学,为湘军將领罗信南子孙三代毁家兴学而建。<br></b><b>罗信南曾随清代重臣曾国藩、罗泽南等带领湘军,转战江西。1853年,告归奉母,因甚慕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人,钟爱陶渊明的诗集,读后常将书搁于神龛之上,自号陶龛居士,居于白鹭湾草堂,以赋诗讲学为业。这就是“陶龛”的由来。<br></b><b>对罗信南的求学精神和治学方法,晚清直隶总督谭锺麟在文章中记载,罗信南曾卖掉田地去买书苦读,并常与朋友互相切磋学问。满腹才华的罗信南一直想办一座学堂授徒养亲,但因家里清贫而无力达成心愿,遂把其志向交付儿孙,赍志而终。<br></b><b>罗信南之子罗长裿(字申田)为继父志,以历年游宦薪奉,置田租二百四十担,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陶龛义学”。1906年废科举办新学,陶龛义学改称“陶龛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废学堂办学校,改称“陶龛学校”是原湘乡谷水白鹭湾罗氏家族主办的一所私立小学。先后有罗芳青、罗仲渊、罗穆倩、罗<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季刚、罗伯虞、罗彦谋等先生担任堂长和校长。<br></span></b><b>1920年,罗申田之子罗辀重先生留美归国后,成立由罗仲渊、罗季则、罗辀重等组成的校董事会,罗辀重先生担任校董主任,并聘罗彦谋先生为校长。<br></b><b>罗辀重先生以教育为己任,为“革命必先革心,救国必先救人”,辞官不仕,毁家办学,以“血性”二字为校训,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推行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教育学说—生活教育。<br></b><b>在亲自主持校政三十余年中,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星期制”为“旬日制”,并发行《陶龛旬报〉远销欧美各国,与国内外教育界人土交流办学经验,发扬陶龛“血性”精神,使学校得到很大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遍及海内外,曾获湖南省教育厅金色二等奖章,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名的小学之一。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之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誉。<br></span></b><b>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题赠“教泽世延”巨匾,多次受到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厅、湘乡县教育局的表彰与奖励,成为一所驰名中外的乡村小学。</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一:学校全景</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二:会泽院</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三:教务处</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四:理化室</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五:小学生的课外活动</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爬梯、秋千</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七:课外活动 滑滑梯</b></h1> <h1><b>民国时期陶龛学校的老照片<br></b><b>之八: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跷跷板</b></h1> <h1><b>1950年,陶龛学校由湘乡县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白鹭湾完全小学”。六十年代初因修水库而被拆迁。</b></h1><h1><b>1986年,当地群众和校友倡议恢复陶龛学校,并上报政府,迅速得到国内外校友的热烈支持、赠礼、捐款(1.42万元),多方赞助,校友还将珍藏多年的历史文物无私奉献。</b></h1><h1><b>经有关人士多方联系和酝酿,于1985——1986年,湘乡市、娄底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并拨出专款恢复湖南省陶龛学校。设小学、中学两部,其中设在娄星区西阳乡白鹭湾的为小学,设在湘乡县毛田镇的为中学。</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这是1986年恢复陶龛学校时,设在娄底市娄星区白鹭湾的陶龛学校(小学部)。</b></h1> <h1><b>进入学校,举目所见,是一片荒凉景象。</b></h1> <h1><b>学校的校务日志,停留在二00三年三月二十日自那时起,已停办至今。到现在为止,已停办了十七年了。</b></h1> <h1><b>学校门前的渡口,由“白鹭渡”任意改成了“白露渡”,渡口渡船都在,而乘渡的师生们已各散东西。</b></h1> <h1><b>这是1986年恢复陶龛学校时,设在湘乡市毛田镇竹园村的陶龛学校(中学部)。</b></h1> <h1><b>荊棘灌木丛生,校园也是一片荒芜。</b></h1> <h1><b>湘乡的陶龛学校也是满目苍凉。</b></h1> <h1><b>斯人已去,原校已长眠于水底。1985年再建的两校已被废弃,徒留下陶龛之校歌,輈重之诤言,在历史的长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b></h1> <h1><b>父亲刻苦攻读,得到了祖父刘公汉堂的全力支持,当时没有田土的祖父以担荒货笼子(收废品、卖小杂物品,赚点钱供父亲读书。父亲在陶龛学校高小毕业后,通过初中考试,考入了位于安化县梅城镇的安化县师范学校初中部。从此,父亲踏上了更为遥远、艰辛的求学之路。以下是先父的自传摘录:<br></b><b>“1944年下期考入了安化县初级中学(安化县师初中班)一年一期学习,一直读到一年二期(1945年上期)。”</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这是民国二十九年的安化县地图(局部)。<br></b><b>我的家乡在地图右下角绿点处的墈田上,离安化县师初中部直线距离有50多公里。</b></h1> <h1><b>当年16岁的的父亲,就是沿着湘(乡)-安(化)古道,翻越崇山峻岭甚至渺无人烟的荒郊野外,步行七十多公里,踏着坚毅的脚步,挑着被服书笼甚至还有大米,行走在墈田上-东界湾-明镜井-财神坳-川门-湖泉-田家坝-马头坳-朱枚-栗山桥-伏口-久泽坪-清塘铺-山瀷铺-茅田铺-梅城。</b></h1><h1><b>140多里山路,至少要走二天,中途在要在某个伙铺歇脚,住宿一晚。</b></h1> <h1><b>我知道:湘安古道旁这株百年古柏,也曾经为父亲的求学路上遮阳避雨。</b></h1> <h1><b>古道逶迤。</b></h1> <h1><b>父亲的初中母校-安化一中<br></b><b>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安化梅城就崇文书院校址开办县城高等小学堂。(后改为培英高等小学堂)<br></b><b>民国元年,培英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校址在梅城旧县治西门外。<br></span></b><b>民国16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停办,创建县立公学校,设初中班与师范班。<br></b><b>民国18年,县立公学改为县立中学,仍设师范班。民国23年,将县立中学改为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原招初中新生2班亦转师范。<br></b><b>民国32年(1943年)始呈准每年招初中新生一班,到1949年上期止的22年中共招初中9个班,毕业6个班,254人。学制三年,开设公民、国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崇文楼 又叫(安师楼)</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安化简易师范(安师楼)旧址建于1937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木柱穿层支架,小青瓦屋顶,青石台阶,四面走道环绕,双木楼梯,上下两层各辟5间教室。</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里曾经是父亲初中一年级的教室。</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文图提供:安化梅城李靖凡先生)</h3> <h1><b>校园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b></h1> <h3><h1><b>1949年8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安化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将县立初级女子职业学校,私立洢泉职业学校并入,<br></b><b>1950年改名安化县立中学,1953年上期,师范班并入常德师范,同年下期,县立中学改名为安化县第一初级中学。<br></b><b>1960年定为安化县第一中学。<br></b><b>安化一中是安化历史最久的一所中学,由书院而高等小学,县立公学,县立中学,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县立初级中学,几经停、改、合,直至现在,已有118年的历史了。</b></h1></h3> <h1><b>如今的安化一中</b></h1> <h1><b>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寻找到的,有父亲名录的安化一中百年校庆的同学录。</b></h1> <h1><b>初中部的同学录</b></h1> <h1><b>父亲就读1944年春-初五班,第六行第七位即为父亲的名字:刘杨林<br></b><b>感谢安化一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感谢校友会的先生们,尽管父亲仅在安化县师初中班读了二个学期,而父亲的名字却和其他毕业的同学一道,进入了安化县一中的史册!<br></b><b>初五班八十七位同学,如果仍健在的话,都已是九十高龄长寿老人了。<br></b><b>而我在明镜中学寻找我们求学时,高二班的同学名录,却被告知,学校里根本没有保存这些档案。<br></b><b>高下、优劣立见!</b></h1> <h1><b>父亲在安化县师初中第五班学习一年后,由于家庭困难,再也交不起学费和食宿费。1945年秋季,父亲没有去安化梅城继续初中二年级的学习,而是在家求人,凑了几个学童,父亲教私塾,赚取微薄的薪酬,积攒学费。下面是父亲的自传:</b></h1><h1><b>“因家庭经济困难,无钱升学,在家里就业一年。但是家里田土不多,用不着一个劳动力。我父亲只得求人,凑了几个儿童要我来启蒙。共计薪酬只有三石谷子,计480斤谷的样子,勉强可以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因此我以半教半自学,边学边劳动来维持一年。在这一年中,由于我解决了一个人的生活,父亲在一年的劳动中又积蓄了一笔钱。因此,在1946年下期又继续升学。”</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湘乡连璧书院<br></b><b>父亲的自传:<br></b><b>“在自学的一年中,因为各种学科都复习得好,并且还学了一些新学科如物理、化学、代数等。因此,决定跳级报考插班生。但没有转学证书,怎么办呢?因此父亲又托人代买了一张转学证书(当时书店里有假的卖),改名刘国誉。有了证件,经我地刘时来的介绍,报考湘乡私立连璧中学三年一期,结果考上了。当时我父亲及各叔伯们都非常欢喜,因此他们又助了两石谷的学费,以做补助。<br></b><b> 在涟璧中学读书时,由于跳级的关系,怕赶不上班,因此又埋头苦学,结果成绩很好,名列四名。在这期年终考试时,学校当局动员入三青团,发了一份登记表给我填了。当时的介绍人是钟蔚岗(一个体育老师,现不知在何处)、刘时来(现在涟源教小学)两人。同班同学还有彭少初(在安化也同班,现在东北阜新煤矿工作)、何福轩(现在涟源文教科)等。<br></b><b> 三年一期肄业后,因家庭环境贫困,从此辍学了。<br></b><b>在求学时期这一阶段中,受家庭经济的影响及我父亲的封建的教育,在学习方面,只知苦读成名。无论从小学到中学,在学校和在家中都是手不离卷。在学校号称“书呆子”,在家称誉为读书人。<br></b><b>在思想方面,满脑子的资产阶级思想。“欲读诗书购大坵,不知耕耘自然收”,这个根子完全扎稳了。主要因素是从高祖到我这一代,纯系雇农出身,既没文化,又没田产。加之我外祖家里也是如此,五个舅舅都是挖煤的,所以,他们见我读书成绩好,更加喜爱。同时,他们所教训的都是一些封建知识,如读书人不劳动有饭吃,又说什么一房出个人,盖过一房的说法,所以,助长了我的个人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我家五代以外的那一房,都是地主富农,都读了书。我们有事都得找他们来办,办与办不好,还要送礼。所以,我父亲常说:“送你的书是苦送的,因为我们被财主压了几十年,出不得气,说不得大话。我才吃苦的送你读书,学会做人,不要学爱财,但要求名使我出一口气,我死也心甘。”由于这些原因,就养成了我苦读思想习惯。”<br></b><b>父亲在连璧中学读了初中三年一期,由于家庭实在贫困无钱就学,三年二期只读了三个月就放弃了,父亲初中实际只读了三期+三个月,就初中肄业了。</b></h1> <h1><b>父亲的初中母校<br></b><b>连璧书院<br></b><b>清乾隆10年(1745年),湘乡县知事张念斋为解决湘乡上里(今谷水、娄底、杨家滩)学子就学困难,指令士绅捐资创建连璧书院,院址在老街望湘门东(一大桥旁轻工商大厦处)。取庄子“以日月为连璧”之义,故名。为湘乡五大书院之一,其余四个书院为涟滨、双峰、东皋、东山。<br></b><b>当时规模小,就读学子少,每年由县拨修金白银20两,但这点修理费根本无法全面修葺院舍。<br></b><b>道光4年(1824年),墙颓房倾已到不得不修的地步,乡绅李东崖、李安轩等倡议集资重建。李华轩捐观化门南侧地基24.4亩,上里人士踊跃捐租捐钱,于道光5年,仿岳麓、城南书院模式,重建连璧书院(占地两万平米,10倍于老书院),其规模与首里东山书院、中里双丰书院,成鼎足之势。<br></b><b>道光9年(1829年)在书院内建孔庙,使娄底境内这所最高学府日臻完善。<br></b><b>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院务,学子多时,增设课士1人。山长在上里举人中选拔报县衙委聘,山长个个都具真才实学,不存在假文凭、送礼走后门现象。<br></b><b>书院主体建筑前后两殿宏伟,左右书斋雅致,院内巍峨的孔圣庙更是出类拔萃。孔圣庙是院中之院,前坪拾级入山门,左右厢房,丹墀两端走廊接大殿。大殿丹墀左右小石拱门供人旁边出进。殿前坪宽阔,两边正方形石栅内古柏挺拔伟岸,两人方可抱围。殿前石级中间整块巨大青石浮雕中的蛟龙有破云奋腾之势,令人惊叹。殿门镂刻精美,红漆贴金。殿内画栋雕梁、帷幔帘帐、香几神案、钟鼓磬琴、管弦笙竽、俎<br></b><b>豆鼎彝,营造出神圣氛围。仰望神台上两米多高的珠红金字“大成至圣先师神位”牌,崇敬之心,油然而生。<br></b><b>钟鼓亭玲珑,藏书楼宽敞(藏书一万多册),名人墨宝石刻尤为珍贵。书院门楣有曾国藩手书“连璧书院”匾额和“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的对联。曾国藩的正楷书法点画清晰,搭配匀称,画画浑古,笔笔骨力,很有功底。院内名花异草,古柏古樟,木樨芭蕉,极富江南庭院园林特<br></b><b>色;田土山塘,竹林果木,又具地主乡绅庄园风味。至同治3年(1864年),院舍占地30亩,有学田242担,旱土、竹林、柴山共7处,鱼塘4口。<br></b><b>清末提倡新学,光绪32年(1906年连璧书院改为连璧高等小学。在孔圣庙东侧修大操坪和一栋单层田字型教学院。以中竖为轴,两边对称建三排六教室、三住房(教师单间住房)、两天井。中排无住房,靠外墙处作通道。天井中有12株桶粗的枇杷树和4株桂花树。每逢“六·一”孩子们都能分享8-10粒金黄的大枇杷,甚甜,每到金秋浓香袭人。<br></b><b>教学院内、外及各教室挑梁宽檐粉天棚,石阶阔廊相连通(整栋教学院见不到一根柱子),正门对操场,后门(讲台上)上柴山,左右侧门通厕所,这栋田字型教学院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方便实用,风格独特。<br></b><b>民国32年(1943年),娄底14乡镇联席会,倡议创办连壁初级中学(在连璧高等小学堂内),翌年秋招生148人。</b></h1> <h1><b>1950年2月,初中班并入湘乡县第三女子职业学校,同年9月三女校迁西阳并入春元中学。<br></b><b>1950年3月,延福乡第二中学国民学校[光绪34年(1908年),谭卓文创办娄底初等小学堂于慈林(原城北粮站内),民国28年(1939年)迁关岳庙,民国35年(1946年)扩办高小,改为延福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迁入连璧高等小学堂,改名为娄底完全小学,1980年更名为娄底市第二完全小学迄今。<br></b><b>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连璧中学的建筑物和设施已荡然无存,仅留下这株百年古樟树,为后来学子遮风挡雨。</b></h1> <h1><b>连璧书院的现在已经是娄底市第二小学。</b></h1> <h1><b>1949年9月1日至1950年2月,父亲在益阳干部学校第二期干部培训班毕业。</b></h1><h1><b>这是父亲与干校同学一起合影。后排左起第一位为父亲。其余三位不知道姓名。</b></h1><p class="ql-block"><br></p> <h1><b>1954年4月至1954年11月,父亲上调中南有色局企业干部学校学习材料管理。</b></h1><h1><b>这是1954年5月,父亲与同组的同学们的合影,前左一为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父亲在中南有色企业干部学习时的同学录,可对应上面的图片。</b></p> <h1><b>父亲在家庭极度困难时,刻苦自励,求学不止。通过自学,学业水平提高很快。这两幅图是他的技术革新设计图,他的毛笔、钢笔的字体典雅秀丽。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7年了,但父亲的品德、学识,永远是我们兄妹及其后代学习的光辉榜样。</b></h1> <h1><b>版权信息:<br></b><b>一、图文:本美篇图片有些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原作者和提供者谨致谢忱。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br></b><b>二、欢迎转发、截图、分享、收藏及所有不涉及营利和广告的使用。<br></b><b>三、转发、使用请注明原出处。<br></b><b>四、器材:苹果7PlUS 尼康D7200<br></b><b>五、作者微信(电话)13973841967<br></b><b>(本照片摄于1955年5月2日,湘潭和涟源的老乡们合影。前右二为父亲)<br></b><b> 二0二0年四月三十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