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无情 我有爱——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关爱贫困生、留守儿童活动

周海宁

<p>  自2017年开始,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持续开展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活动,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对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情况,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党支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春季学期“ ‘疫’无情 我有爱 ”关爱贫困生、留守儿童活动。</p> 组织部署 <p>  在该校党支部带领下,由党工团队30人组成志愿者队伍,共同开展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于4月27日上午召开动员大会。会上,政教处主任吕婧同志对活动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党支部书记邹家寅同志强调,全体教师要牢记育人使命,主动担当,走进贫困生、留守儿童家里,了解孩子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援助,助力复课复学,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p> 宣传知识 <p>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各级各类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复课复学,但是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放松。借此活动,该校教师向学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应对疫情,做好个人和家庭的防护。</p> 了解情况 <p>  经历着史上最长“寒假”,该校初次尝试大面积线上教学。学生学习情况怎样?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这些问题是老师们最关心的。通过走进每一位学生家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久违的、亲切的师生情谊瞬间交融。党员阳益之教师详细地记录学生的问题,生怕有任何一点遗漏。</p> 辅导作业 <p>  该校韦丽霞、覃永谊、韦颖教师把课堂搬到学生家里,用心地上起自己的“第一堂课”。4月28日,庆远镇白龙社区梁筱媛家里,出现了暖心的一幕。学生梁筱媛:“老师,这个字我不知道是什么字?”老师:“这个字读‘shen’,是翘舌音,组词‘渗透’。当我们拿出一张纸巾,把水滴在上面,水就会慢慢地浸透到纸张里,那么这个现象就是渗透。”听了老师的解答,学生连连点头,露出开心的笑容。老师们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补上学生在空中课堂拉下的知识盲点。</p> 亲情电话 <p><br></p> <p>  家访蔡陈万阳和张鑫。交流中,莫丽芝、李晶晶两位党员教师发现他们乐观坚强,懂事坦荡,非常欣慰,也对孩子的学习给予了指导,勉励他们珍惜时间,刻苦读书。虽然两位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当老师拨通学生父母的电话,两位孩子听到熟悉的呼唤声,那份浓浓的温情顿时洋溢在脸上,心间。</p> 赠送物品 <p>  该校教师还给学生送去学习资料,给困难家庭送上慰问品。疫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艰难时刻,该校教师给学生传递了爱与信心,体现出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老师们也为学生的乐观好学深深震撼着。</p> <p>  小雨欣书写自己的名字</p> <p>  小雨欣背诵《古对今》</p> <p>  党员教师王迎在教学生弹奏电子琴</p> <p><br></p> 总结反馈 <p>  4月29日,在活动总结反馈会上,各小组组长先后作发言,对家访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该校校长朱群珍说:“我们打算利用复学后两周的时间,责任到人,落实到位,逐个击破难题,巩固好孩子们落下的知识点,然后才教授新的课程,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我们要抢抓时间 ,回头打牢基础 ,确保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强深入实地家访的这样一个活动 ,全面了解我们学生的情况 ,助力打好义务教育保障这场战役。”</p><p> 该校党支部书记邹家寅强调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开展家访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抓手应该常态化、规范化,希望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打赢义务教育保障战役!</p><p> 如果说爱是战胜困难的力量,那么奉献爱就是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教师的光荣使命!不管是对残疾儿童,还是贫困生、留守儿童,该校教师始终把学生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勇担职责、开拓进取,并把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融进日常教育教学,鼓励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教师就像一束束阳光,照耀和温暖着每一位学生。</p>

学生

教师

宜州

河池市

该校

贫困生

疫情

家访

学习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