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家庭中亲人之间的关系和称谓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往往会混淆一些称谓,万一叫错了还会害羞,就再也不敢叫了,对幼儿造成了封闭。对此,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称谓和对关系的理解,设计了《祖孙乐》这节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结合展板和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引起兴趣,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和关系,(如:妈妈的妈妈是谁、妈妈的爸爸是谁、爸爸的妈妈是谁等 ),也结合故事,让孩子知道要尊敬老人,平时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拿些东西、买些小东西、锤锤背、拿碗筷、扫扫地 等)。</p> <p>活动目标:</p><p>1、了解家庭中祖辈的称谓和关系。</p><p>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样尊重、关心长辈。</p><p>活动准备:</p><p>1、请家长配合带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成展板。</p><p>2、《愉快的一天》挂图。</p> <p>活动流程</p><p>1.分别请幼儿向自己的伙伴介绍讲述展板上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重点引导幼儿讲述;照片上是谁?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是谁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小朋友哪些地方不一样?你喜欢和他们做什么?谁的年纪大?谁的个子高?</p><p>2、你们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兔子也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兔子和爷爷、奶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3、故事:</p><p>《愉快的一天》,让幼儿看视频讲故事,提问:故事中有谁?兔爷爷兔奶奶为什么很高兴?小兔见到爷爷奶奶是怎么说的?他们是怎样去采蘑菇的?兔弟弟对奶奶说了些什么?回家时兔妹妹是怎样说的?</p><p>4、请幼儿分享交流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相处的经验。</p><p>5、说一说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是怎样疼你的?你能帮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什么事情?</p><p>6、老师想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p><p>小结:教育幼儿尊敬老人,替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p> <p>参考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