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平戎砦和平戎镇(作者‖肖鹏)

肖鹏

<p>吕惠卿画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宋时期的平戎砦和平戎镇</p><p>&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肖鹏</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北宋和西夏的斗争中,北宋为防御西夏的进攻,在陕西路沿边境修筑了大量的堡砦(寨),这些堡砦在抵御西夏的进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为其作用重大,所以凡讲述北宋和西夏的历史都不可避免的要提到这些堡砦。其中平戎砦和平戎镇因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空间距离相距也并不遥远,所以,常常使很多读者混淆,甚至有许多历史学者也混淆了它们,注释时未能分清楚两者,误导了读者,发生很多误会,因此在这里略微阐述一下,抛砖引玉,使读者注意区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初分全国为若干路(省一级行政区划),路下设府、州、军、县等行政区划,管理行政、军政和民政。在陕西路的府、州、军、县内修筑城、堡、砦、镇等军事城堡驻军防御西夏。延安府和庆阳府同属陕西路,后来又将陕西路划分为鄜延路、环庆路、永兴路、泾原路、熙河路等路。其中延安府属于鄜延路,庆阳府属于环庆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时的延安府署驻地在今天的陕西省延安市,管辖陕西省延安市和榆林市南部部分地区,庆阳府署驻地在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宋时为安化县,其县域包括今天甘肃省庆阳市的庆城县、华池县全部,合水县东北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大部,范围非常广大。延安府和庆阳府今天虽然分属陕、甘两省,但两府接壤,互有交错,在地理上同属陕甘黄土高原,文化上同属关中文化圈,它们在地理、文化、风土、人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宋史·志·卷四十·地理三·陕西》中关于平戎砦和平戎镇的记载却只有寥寥数语,特别是平戎镇,只在庆阳府的安化县条中提了一句,给读者的信息量极少,所以很容易使读者混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平戎砦在《宋史·志·卷四十·地理三·陕西》是这样记载的:延安府……平戎砦,地本杏子河东山,绍圣四年(1097年)赐名。东至塞门砦六十里,西至顺宁砦七十里,南至园林堡五十一里,北至杏子堡四十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据《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之第七记载:平戎砦,在鄜延路,旧杏子河新砦,绍圣四年(1097年)建。九月壬申,鄜延路经略吕惠卿言杏子河新砦修筑毕工,诏以“平戎砦”为名。而李焘编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绍圣四年九月条中也有同样内容的记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考证:平戎砦,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东北九十里的杏子河畔。杏子河,延河的支流,俗名“西川水”,又名“浑洲川水”,发源于靖边县大路沟乡关圣塔。经志丹县,由王窑乡井庄入安塞区境,经王窑、招安、沿河湾3个乡(镇),至沿河湾镇黄崖根汇入延河。全长106公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其中提到的塞门砦,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北镰刀湾乡;顺宁砦,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西北四十里顺宁镇;园林堡,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东四十里。均在现在的延安市境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平戎镇在《宋史·志·卷四十·地理三·陕西》是这样记载的:庆阳府……县三:安化,中,有大顺一城,府城、东谷、柔远、人顺四砦。元丰四年(1081年),废府城砦、金村堡、平戎镇。五年(1082年),收复礓诈砦,赐名安疆砦。元祐元年(1086年),复平戎镇……。又据《宋史·志·卷一百四十四·兵五·乡兵二》记载:平戎镇有乡兵,八族,强人一千八十五,壮马一百七十一,为四十一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考证:平戎镇,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乡平定川上游河畔,平定川,又名平戎水、平戎川,此地在北宋时期属于环庆路庆阳府安化县管辖,由于记载简略,很难确认平戎镇的修筑时间和主持修筑之人,虽然有人说是范仲淹主持修筑的,但历史书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很难让人信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面所提到的府城砦,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庆阳县三十里铺镇阜城村;东谷砦,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北;柔远砦,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柔远镇;礓诈砦,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东北。这些地名均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华池县、合水县境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几条记载说明:平戎砦,属于鄜延路延安府的军事堡寨,具体地址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杏子河畔,是由鄜延路经略吕惠卿于绍圣四年(1097年)主持修建的,而平戎砦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平戎堡,杏子城等。平戎镇,则属于环庆路庆阳府安化县的军事堡寨,具体地址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乡平定川上游河畔,具体修建时间和主持修建之人还不够明确。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属延安府和庆阳府管辖,也不是同一个人主持修筑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吕惠卿,生于1032年,卒于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历任翰林学士、知军器监、参知政事、鄜延路经略使、知太原府等职 。因和王安石政治理念相合而获得他的器重,还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 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后,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 ,继续推动变法,变法过程中,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任参知政事后又与王安石发生矛盾,二人关系破裂,王安石回朝后,吕惠卿因连坐其弟罪责被贬出京,从此远离政治中心,在边境,吕惠卿历任鄜延路经略使、知太原府等职。宋哲宗即位后,吕惠卿被高太后支持的保守派迅速打倒,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在哲宗亲政后,又得到任用,但再也无法进入政治中心。宋徽宗年间,于醴泉观使任上致仕,死后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后追谥“文敏”。</p><p>(2020年4月29日于庆城)</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