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4月29日,詹店镇号召各村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他们到张菜园村帮助未开学的学生辅导功课。</p> <p> 大学生志愿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p> <p> 帮学助力工作结束后,大学生们了解到张菜园村是詹店镇的垃圾分类施行的第一个试点村,村内有着比较完善的终端处理设施,于是自发组织参观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细致全过程。</p> <p> 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张菜园的分拣中心,在门口集合整顿一下,由美家净公司的分类工作人员简单做了自我介绍和分拣中心简介,并给大家每人发放一张《垃圾分类指引手册》</p> <p> 带领志愿者们走进分拣中心,为他们详细讲解,首先介绍我们的工作模式,每家每户投放四分类桶,居民们源头第一次粗分,收运人员再次细分。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生活垃圾从前端到末端的整体处置流程。</p> <p> 参观各类垃圾的暂存点:有害垃圾暂存间和废旧电器暂存间,并为志愿者们讲解产生原因及分出此类的必要原因和最终的无害处理方法。</p> <p> 参观可回收垃圾暂存间,为他们讲解分出此类垃圾的原因是在于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减少浪费,更重要的是减少污染,并介绍可回收垃圾的终端处理方法,例如处理各种再生资源的企业都能消化我们暂存的可回收垃圾。</p> <p> 参观到积分超市时,大家表示没见过这种制度,都非常感兴趣。</p> <p> 由工作人员为大家详细讲解积分兑换机制,可回收垃圾会按照市场价值或者略高于市场价值进行等值换算,给予兑换者相应积分。为了鼓励居民在家分类出来的废旧电池、换掉的灯泡灯棒等有害垃圾,我们也会给予较少的积分作为奖励。制定村内红黑榜,分类好的村民会得到积分奖励。最后呢,这些积分则可以在我们积分超市兑换日常刚需的各种物品。志愿者们听的频频点头,也都深深感觉到这种积分机制能切实提高村民的分类积极性。</p> <p> 最后,带领志愿者们参观我们的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农作物秸秆堆肥池。</p> <p> 为大家讲解我们厨余垃圾的末端处理流程,既是资源化利用,也是减少环境污染,分出了前面讲的三类垃圾,还剩最后一种没用的垃圾——其他垃圾。大多由污染过的卫生纸、扫地尘土、烟头、污染过的塑料包装袋。其他垃圾可以进行传统的处理方式,如卫生填埋或焚烧发电。垃圾经过前三类分离出去后,只剩其他垃圾需要转运至填埋场和焚烧厂,填埋量极大减少,也实现了效果显著的减量化。很快有一天就能实现垃圾零填埋。</p><p> 诸位志愿者经过这次细致了解,纷纷表示垃圾分类将是生态环境保护前行路上意义极为重要的一步,是一件“功当代,利千秋。福百姓,益子孙”的民生福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