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的画画!”</p><p> 毕加索为什么欣赏孩子的画?其实不止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米罗都赞赏儿童画。在儿童的美术教育中,3到8岁的孩子被称为“大师期”。孩子在这个时候,会主动认识周围的世界。但是孩子感受世界的方式与大人们并不一样,他们没有像成人一样的经验和知识,一切来自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个时期孩子凭直觉创作,而直觉正是艺术发生的基础。</p> <p>那我们该如何欣赏孩子的美术作品呢?</p> <p>一、作品是否有童趣</p><p><br></p><p> 孩子的作品不仅仅是看,还要去听孩子讲他画的是什么,在做什么事情。成人在看孩子的作品时有一个最大的点,就是看孩子画的不像就觉得孩子画的不好,或者觉得孩子画的乱七八糟,这也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画得像画得很写实只是艺术形式的一部分而已,并不是绘画的全部,儿童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稚拙的童趣。</p> <p>二、作品是否有新意</p><p><br></p><p> 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也特别适合用到欣赏儿童画,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的画里,人比树还高,太阳是彩色的……按照我们认知来说这些都是不合情理的,然而在孩子的画中却大量的出现,我们不能武断的加以否认,只要作品有新意,有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就是好的儿童画。</p> <p>三、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p><p><br></p><p> 绘画学习是儿童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其中,想象力的培养又是儿童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这种活动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p> <p>四、是否表现儿童亲身生活经验和情感</p><p><br></p><p> 孩子们看到老师的范画欣赏,大多数孩子都会产生审美愉悦,调动出画画的欲望,尤其在开始阶段,模仿在所难免,如果孩子只是在不断的模仿,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画不算是好的儿童画。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去想去说去做,通过画画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情感,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孩子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完全复制的。</p> <p>五、是否较好地表现了作品的美感效果</p><p><br></p><p> 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等绘画构成因素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绘画的效果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态度。不同的儿童画,画面的形式语言是否统一,是否表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审美规律来看看不同作品的差异。比如:色彩的构成、韵律、节奏等。</p> <p> 其实,画成什么都无妨,是孩子赋予了作品意义。不妨听听孩子的解释。给孩子创作的空间,把内心的感受用画笔展现出来。想象力和感知力是最珍贵的能力。随着一个人年纪的增长,接触的事物越多,随之而来的经验,会影响到他的直觉创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性变少了。所以,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激发并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重要。</p> <p> 无论你到了怎样的年纪,请一定呵护好那颗“童心”,“童心”是暗夜里的星星,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带领我们去到更远的地方。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让他们发挥天性,随心所欲地创作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