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引领促养成 防控抗疫保安全

NJXX—yzx

<p>——宁县宁江小学举行学生防控抗疫应急演练</p> <p>  为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学校广大师生对应急疫情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疫情发生,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学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全员防控能力,确保学校开学后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我校在4月28-29日,相继对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疫情防控应急疏散演练。</p> <p> 学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杨鹏波同志为总指挥的疫情防控演练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现场&nbsp;指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p> <p>  小组下设演练评估组、疫情检测组、宣传维稳组、隔离工作&nbsp;组、现场消毒组。</p> <p>  本次演练包括进校检査、门卫管理、班级晨检、课间如厕、每日消毒、放学离校及突发异常7个环节。</p> <p>  进校检查:保安和值班人员在校门外,引导师生按照定距离有序进校,教师和学生佩戴口罩,经过校门ロ体温检测区,经测温枪测温仪再次检测。</p> <p>  进入教室前,学生间隔1米以上,按指定线路进入班级,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到晨午检记录表中,即时向学校进行数据上报。发现因病缺课的学生,及时做好登记,跟进追踪原因,体温全部正常,等候上课。</p> <p>  上课期间,师生全程戴好口罩,&nbsp;实行单人单桌。课间教师随时观察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注意巡查。</p> <p>  学生如厕:学生课间进行错峰如厕。如厕前排队等候与同学均保持1米间隔,文明如厕后按“七步洗手法”在水龙头前认真洗手,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p> <p>  放学离校:放学分时错峰进行,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织学生前后左右间距1米左右排好队伍,按指定楼梯带到校门前,保安人员引导接送家长分散等候,班主任送达相应位置后逐排让家长接走学生。其他学生按两列路队前行,前行过程中注意保持间隔距离。</p> <p>  教室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放学后,对教室进行一次彻底地消毒,&nbsp;对门把手和教学用品等随时用酒精进行擦拭处理。</p> <p>  各班主任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防疫知识讲解,特别是佩戴口罩方法,注意手部卫生,正确洗手,做好每天班级的开窗通风和班级卫生消毒工作,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p> <p>  疫情监测点老师确保真实有效的测量,对于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查,登记,隔离,送医和上报工作。</p> <p>  参加演练人员集中,各部门对各自负责的任务进行现场自我总结和评价,演练总指挥杨校长对演练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他说:希望此次活动,能让师生们熟知防控应急处置流程,进一步提升防控抗疫的自觉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促使学校师生防控抗疫工作的有序化和常态化,创建安全,文明,快乐的校园。</p> <p>  开学以来,学校多方进行师生防控抗疫知识普及与宣传工作,在校园醒目位置制作宣传版面,组织进行“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教育班会,观看动漫专题片。成立了以总务处为龙头的学校疫情防控值班工作小组,每天根据学校检测工作制度,开展好一日两次师生入校疫情检测工作。政教处、值周组与疫情防控值班小组协同管理,规范学生检测流程和进校入班秩序,从常规教育抓起,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并沿着常态化发展。</p> <p>  疫情防控,使命在肩。本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应急处置方案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学校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宁江小学师生筑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线,为我校开学后井然有序的教学工作保驾护航。</p>

防控

疫情

学生

演练

师生

应急

如厕

学校

进行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