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缓解,各地学校即将陆续开学复课。开学后如何保护师生的健康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为此,各地学校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措施,如加强监测、保持距离、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等等。<div> 为了给孩子们保驾护航,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中医药博物馆)带来了非常实用的中医药防疫锦囊——“防感香囊”,大家赶紧了解一下吧。</div> <p><b>香囊名称的由来</b></p> 香囊是佩囊的一种,因专门盛放香料而得名,别名还有容臭、香袋、香缨、香包、荷包等。2008年香囊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p><b>佩戴香囊有悠久的历史</b></p> <p>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芳香性的中药熏香家居以预防瘟疫传播的习俗,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p><p> 屈原《离骚》记载:“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p><p> 《神农本草经》中有“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的论述。</p><p>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的论述。</p><p> 《本草纲目》中也有“闻香治病”的记载。</p><p> 《本草经疏》曰:“芳香之气,能避一切恶邪”。</p><p> 由此可见,睿智的古代先贤早就运用芳香中药预防和治疗疾病了。</p> <p><b>芳香化湿、辟瘟除秽——防感香囊</b></p> <p>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集众多专家智慧,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内病外治理论,研制出“防感香囊”,选用了藿香、艾叶、石菖蒲等十几味芳香化湿、辟瘟除秽的中药制成。</p><p> 其中藿香的茎和叶均富含芳香性挥发油,可辟秽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艾叶可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燥湿止痒,安胎。其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p><p> 香囊中的其它中药也多为芳香化湿、辟秽化浊,辛散表邪之品。 将诸药纳入香囊中,通过口鼻、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等作用于机体,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辟瘟防疫的作用。</p> <div><br></div> <p><b>防感香囊——助力防疫</b></p> <p> 在疫情防控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中医药博物馆)为奋战在一线的社康、街道及联防联控检查点等人员送去了6000余个中药防感香囊。</p> <p>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制作香囊</p> <p> 2月2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向湖北雷神山医院驰援了包括中药防感香囊在内的一批医疗物质,受到了患者和广大市民的欢迎,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中医药力量。</p> 驰援湖北雷神山医院防感香囊等物资 <p><b>中药香囊防疫机制</b></p> <p> 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药香囊里的中药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气味,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中药挥发性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p><p> 同时,药物气味分子被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增强食欲。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弱,佩戴防感香囊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具有一定的作用。</p><p> 了解了以上这些知识,宝妈们除了让孩子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外,不妨再给孩子佩戴一个防感香囊,多一层保护,多一份安全!</p><p><br></p> <p><b>佩戴注意事项</b></p> <p> 防感香囊中含有芳香走窜易挥发的中药成分,佩戴1~2个月左右没有气味时需更换药粉;孕妇、哮喘、过敏体质人群不宜佩戴。</p> <p><b>如何购买呢</b></p> <p>个人如需订购防感香囊,可到医院门诊部治未病科挂号或联系深圳中医药博物馆购买。咨询电话:28338833——1222.</p><p>深圳中医药博物馆地址:</p><p>深圳市龙岗区体育新城大运路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科教楼二楼)</p> <p>(注: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 <p>✨✨✨✨✨✨✨✨✨✨✨✨✨✨✨</p><p><b> 深圳中医药博物馆</b></p><p><br></p><p> 深圳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4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创办,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中医药文化为宗旨,全面展现了中医药学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p><p> 博物馆馆藏众多珍稀、罕见、贵重的动、植物、矿物标本2000余件,并开放5000平米药用植物百草园,为社会提供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先后被评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首批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基地”。</p> <p><b>弘扬国粹、文化自信!</b></p><p>请继续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及“龙岗中医”公众号。</p> 深圳中医药博物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