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大邦店,城郊办事处<原城郊乡>两个集镇之一,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曾是原城郊乡大邦管理区所在地,在广水市西部,距广水城区12.5公里,因地处徐家河畔,鱼市名扬广水。</p><p>据史实记载,大邦店在清同治年间已形成集市,原为马坪至应山的必经之地,相传有个张大邦的商人最先在此搭棚开店,遂称大邦店。1964年6月徐家河水库竣工,公路被阻断,集市才渐渐弱化。其次随着管理区这一基层政府的撒销、市场化改革、和城镇化建设都是大邦店集镇衰弱的催化剂。</p> <p>大帮店老街主街最长呈南北走向,长400余米,街两边是传统的瓦房,形成门面房,自用或出租为固定商铺。两边门口为散贩,四面八方的村民将自种的农产品堆放在地上出售。北端横街基本上不是集市,主要是本地住户。后来南侧沿东西方向建一公路<应山至马坪>,渐形成以公路为集市的新街,长约百米,宽不足十米,由此整个大邦店集市呈L型。</p><p>大邦店老街集市是西边的主要集市,北至原红旗大队<现梨园村>,南至石桥村,西至长岭镇的凤凰村<渡徐家河>,东至长辛店,人们都到此赶集。每逢农历双日,四面八方的村民肩挑手提,纷纷到大邦店,或出售自家的土特产,或购买日用品,整个集市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非常拥挤,尽显大邦店原始的繁华。</p> <p>我是土生土长的大邦人,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就常常跟着母亲上大邦店。母亲用竹篮装着家中鸡子生的土鸡蛋,步行三公里来到集市,卖掉鸡蛋,然后到商店或供销社去购买家用的食盐、火柴等物。那时油条和豆腐脑在我眼中似乎是最美味的食物了,由于那时家中条件差,母亲叹口气,看着眼馋的我,最终还是买一、二根油条。母亲抚摸着我的头,看着小口吃着油条的我,充满了慈祥和爱怜。</p> <p>清明时节,回家祭祖,经过大邦店。站在熟悉的街道,儿时的一幕幕恍如昨日,兄长们在商店前购买祭品,我便独自一人沿着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漫步而行,去搜寻儿时的印迹。</p><p>兄长们购买祭品的商店是原供销社所在地,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粮食、布匹、煤油等很多生活必需品还是凭票证供应才买得到的,供销社在当时还是非常热门的一个单位。市场经济后它们<包括食品、粮管所>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p><p><br></p> <p>沿着这条狭窄的巷道,来到了后街。</p> <p>塘还是那口塘,四周的房屋、白云、树木倒映在水中,相映成趣。</p> <p>原大邦初中已改为小学,原址上建起了四层楼房,原先的模样已不复存在。疫情期间,学校没有复学,站在塘埂上,四周一片寂静。</p> <p>塘下一排老屋,大门紧闭,门口杂草丛生,看来主人早已离去。青红相间的土瓦、石墙、木窗,原始而古朴。</p> <p>沿着塘角进入老街的主街,此时曾经繁华热闹的主街空无一人,只剩下两旁的房屋无声的伫立着。拐角处,小时候最怕打针的卫生院亦不复存在,程医生那身着白大褂的威严而又慈善的目光犹在眼前!</p> <p>程医生工作近照。〈程医生现在城西村卫生室工作〉。</p> <p>小时候走过的记忆最深刻的巷道。这条巷道东宽西窄,说它宽也不足一米,挑着担都不能横着走,最窄处西出口仅一人勉强</p><p>通过。</p> <p>曾经走过无数次的主街小路现已是菜花飘香,曲径通幽。</p> <p>站在窄窄的小出口,眺望儿时的赶集路,那山、那路依然还在那山那路,而母亲早已驾鹤西去,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山顶处,母亲似乎还站在那里,她仍然正在眺望正走向老团山中学的儿子。母亲曾经无数次送我上学,那时老团山中学属城郊乡中,在老团山管理区所在地,距我家十多公里。母亲送我到山顶后,就目送我一步步走向学校。山顶,母亲,我永远的记忆!</p> <p>曾经的大邦主街。站在空荡荡的主街上,我仿佛又看到小贩在街面吆喝的场景、村民们拥挤的讨价还价、小孩儿们渴望的眼神…恍如昨日!我静静的伫立街中,努力寻找迷失在小巷里的记忆,留念那回不去的童年时光…!</p> <p>主街的老房子,曾经的门面。</p> <p>曾经的门面屋,人去屋空,有的已经倒塌,门口长满了杂草。漆黑陈旧的木门、塌陷的房顶、屋中摇曳的小树,无不透出无奈和苍桑。</p> <p>西去桂花岛。在此乘渡船渡徐家河北上可达关庙龙泉,南至马坪、长岭。</p> <p>大邦电影院。</p><p>儿时的一群伙伴没有钱买电影票,就趴在电影院的窗户上,看过一场又一场电影。窗户上曾留下我们无数的欢笑!</p> <p>大邦油榨。</p><p>诱人的香味仿佛还在空气中浮动。</p> <p>原大邦管理区办公房,曾经大邦管理区首脑办公区,父亲曾经工作并退休的地方,如今已是人去房空,杂草丛生,甚至有的房间已经倒塌,一股酸楚涌上心头。</p> <p>如今只剩狮河村的一位陈姓五保户在这独居。</p> <p>昔日的大花坛种上了蒜苔、窝笋等蔬菜。</p> <p>原先从厨房的侧门可以到下面的大邦烈士纪念园,祭奠牺牲的烈士,但厨房因年久失修,已倒塌无法通行。我只好爬在墙头,遥祭烈士。</p><p>据史实记载,1948年2月14日,江汉军区独立旅攻打盘踞应山县城的国民党军,行至大邦店,遭到国民党区保安队和乡公所武装袭击,时住二团二营营长张振及手下三名战士不幸牺牲。随后我军猛攻敌军,摧毁碉堡,毙敌区长以下30余人,俘104人。为纪念革命烈士,1966年立碑并建纪念亭,1980年重修,作为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我非常崇尚英雄,有着不解的英雄情结。记得小时候在供销社看到一本连环画《小英雄雨来》,描述小英雄雨来智斗日本鬼子的战斗故事,对小雨来崇拜极了,嚷着哭着求母亲买下了这本连环画。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一角钱,在当时可买五盒火柴、或两斤盐,家中两个鸡蛋的价。英雄情结一直影响着我,也使我选择了现在的职业,虽然我并没有成为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英雄!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就因为有无数的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等等无数英雄挺身而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最终取得了胜利。</p> <p>东往广水城区。</p> <p>大邦店,留下我儿时不可磨灭记忆的地方,它是一座百年老店,它曾经服务过四方百姓,辉煌过、繁华过,它更是一座英雄的集店,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不应忘记它曾经的贡献,不应忘记洒下热血和生命的先烈,过去并不代表忘记,只有铭记历史,继往开来,才会发扬光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p><p>大邦店,心中的老街,就象歌词中唱到:</p><p>有多少花开花谢阴晴圆缺</p><p>依然想你当初的笑脸</p><p>你给我留下了无尽的缠绵</p><p>珍藏在我心间</p><p>如今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p><p>你已不是当初的少年</p><p>我永远怀念你</p><p>陪我走过的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