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蒙克不仅属于挪威,他更属于全世界</p><p><br></p><p> 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此行来到奥斯陆是一定要目睹他的作品的,可惜国家博物馆不开,就专程来到蒙克博物馆。</p><p> 从酒店出发,乘地铁不到十分钟下车,途径一个绿草茵茵的小公园,路边也没有指示牌,没有路人,导航至此。</p> <p><br></p><p> 一提到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1944年),大家就会想到他的代表作《呐喊》、《圣母玛利亚》、《吸血鬼》等作品。他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p><p> 所谓表现主义,是指摆脱外界情况和态势的束缚,直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将它转化为创作激情的艺术流派。</p><p>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死亡”、“孤独”、“不安”、“压抑”和“恐怖”等主题。</p><p> 这样的作品当然和他不幸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在他年幼的时候,母亲和姐姐相继去世、让他小小年纪体会到了死亡的残酷,再加上从小父亲就给他灌输地狱的恐怖,心理埋下了极度恐惧和不安的种子。</p><p><br></p><p> </p><p> </p><p> </p><p> </p> <p> 《呐喊》(挪威语Skrik,译作《尖叫》),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抑郁的偶像级作品。<br></p><p> 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呐喊》就属于这个系列。它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br></p> 蒙克享誉世界的《呐喊》:创作于1893年,蒙克曾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他的一次经历:<br> “夕阳西下,我和两个朋友沿路走着,突然天空被夕阳染成了红色,仿佛滴淌着鲜血。我感受到了悲伤的气息。我停下脚步,肩膀依仗在栅栏上,在青黑色的峡湾和街道上空,那一朵朵滴血的红云,仿佛是跳动的火焰,异常恐怖。朋友们继续前行,我只是站在那里颤抖,内心无法平静,惊恐万分,似乎可以听到一种撕心裂肺的呐喊,这喊声足以撕破大自然的混沌”<br><br> 画面上我们能感受到,躁动,扭曲,癫狂,似乎也听到了愤懑哀恸之音不绝如缕的尖叫。 如果你也曾经历苦闷、压抑、愤懑、苦痛、残酷、不公,或许就能引起共鸣。<div> 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或许是比常人能体会到更多</div> 二战时期,为了更好滴保存作品,无妻无子的他,生前立下遗嘱决定将2.8万件作品全部赠送给这个城市。这也是迄今为止,个人捐赠作品达到最多的艺术家。 <p><br></p><p> </p><p>《圣母玛利亚》画面中的圣母上身赤裸,,扭动着自己的身体,双目紧闭,神情漠然,愁发飘扬。与我们以往所见的悲悯、庄严、凝重的圣母截然不同。<br></p> <p> 那裸露扭动的身体,披落的长发,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头顶上浓重的一抹红色,或许是圣母的光环,给画面带来了温暖的氛围。微微隆起的小腹,似乎孕育新的生命,又象征着希望。尽管整幅画被黑色、蓝色包裹,给人一种极度的焦躁不安和恐惧的感觉,但是蒙克内心依旧隐约怀有希望。<br> 这些我们从他的用色和笔触上能够感受到。<br></p><p> 当然,你可以自己慢慢品味,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br></p> 右下方是蒙克的自画像 <br><div>《吸血鬼》系列原名为“爱与痛苦”,共有4幅,这一副收藏在蒙克博物馆,据说蒙克本人坚持,他画的只是一个红发女子亲吻一个男子的脖子。但由于女子发色犹如血迹,男子的姿态痛苦,因此人们觉得以“吸血鬼”命名更恰如其分。</div><div> 有人认为这幅作品是蒙克与妓女交往的写照,也有人认为是蒙克对最爱的姐姐苏菲的怀念。</div><div> 这幅油画,是蒙克在1893―1894年创作的。刚刚看到这幅画的时候,首先只看到个披头散发的女人,那头红色的长发,和白皙的胳膊十分乍眼,她怀抱着一个男人,男人面朝下窝在她的怀里。女人脸颊是红润的,是一种亲吻男人的颈的一种状态。而男人的脸大部分被女人的胳膊挡住,眼睛是闭着的,他在享受着女人的拥抱和亲吻吗?<br><br></div><div> 。</div> 如果不了解蒙克这个人的时候,也许会认识这样:女人在深深的亲吻怀中的男子,而男子像孩子一样迷恋着女人的吻,女人的怀抱,闭着眼睛享受着一切,这是一个温馨的场面,而浓重的黑色背景也是为了衬托一种沉静、安详的气氛。作为一个非精神病患者的欣赏者,我们会本能的去美化眼睛看到的一切。<br> 但是蒙克和我们常人不同,他在一个不幸环境里长大,对爱的体验太少了,按照作家的心境,重新审视这幅画,或许应该这样解释:女吸血鬼专心吸血弄得脸颊上沾满血迹,而男人因为失血过多昏迷,或是已经死了,自然垂在女人的怀中。即使理解可以改变,但画面中人物那种温暖的感觉还是挥之不去,似乎在用一种暖性的、有爱的成分的感觉表现冷酷的状态,表现死亡,从而更加突出吸血鬼的残忍,她可以享受般的吸允着一个将死的人的血,可见其吸血鬼的毫无人性的本质。<br> 用唯美的画面表达压抑、血腥的涵义,这也许只有精神病人蒙克才能想到,让人们看到这幅画由温馨慢慢转为不安,而后恐惧。一副优秀作品总是会给观者留下不同的思考和感受,或许你会有自己更为独特的想法 在2004年的抢劫案中,这副旷世闻名的画残忍地从画框里撕下来,留下了几个洞,两年后被找回。 《生与死》 《妇女 斯芬克斯》 《分离》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 《夏夜》 《死亡与儿童》 《马拉之死》 蒙克的每一幅画都极端强烈地传达着画家的感觉和情绪,所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了一起。<br> 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 蒙克作为一个对周围环境深感不安的画家,他把自己的意识表现在画面上。现实与幻想的碰撞,使他产生了种种矛盾,也就在矛盾之间他实现了超我。 蒙克不仅属于挪威,他更属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