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笋之乡丨舌尖上的大雷丨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千年古村

绿茶

<p>“中国竹笋之乡·诗画乡野之境”——大雷,坐落于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四明山。始建于1012年,是一个千年古村,由大雷和上车门二个自然村组成。</p><p>大雷坐拥万亩竹林,每年产笋100多万公斤,四季春笋,毛笋,鞭笋,冬笋不断。尤以“大雷黄泥拱”久负盛名,以其”清甜,无渣,鲜脆“征服食客,已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p> <p>我是一个无竹不欢的伪熊猫,印象中的毛笋鲜中带涩,晒成笋干后,根部总会有渣难以下咽。直到去年春天去过大雷以后,才知道有些毛笋挖出来就能掰下放进嘴里嚼,毛笋干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渣,而且很脆。</p><p>于是,心心念念。</p><p>2020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只是这个春天注定永远无法走出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按下暂停健的巨手此起彼伏。可是能暂停的只有人类的脚步,土层下的生命还是无所顾忌地挣扎着出来,也许它感受到这个春天别样寒冷,出来地面遛弯的明显少了很多。</p><p>四月八日,我到大雷。九点左右的马路毛笋集市早已热闹非凡,挑笋的、侃价的,往来赶集的笋农,混杂着汽车喇叭声,还有沿街人家冒着热气的大铁锅传出的阵阵笋香,喧嚣于尘。</p> <p>村子很大,也很古旧。跟许多山区村庄一样,留守的都是老人,所以每个春天的”笋事“,几乎都由这些老人一力承担。上至耄耋之年,下至花甲老人,男女无别,每天早上四点左右,他们上山挖笋,老人们不懂互联网,不知道上网卖货。辛苦挖来的毛笋,放到马路集市,十来斤以上的”大黄泥拱“行情最好的时候也能卖到十来块一斤,但更多的时候是二元左右一斤批发给山外成群结队进来的顾客。如果自家山地土层不好,刨出来的笋顾客看不上,那么只能卖给食品厂,一斤六毛左右。这样的价格,村民们但凡有点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是绝舍不得把自己辛苦挖下的毛笋如此贱卖的,于是家家户户搭起临时工场,把毛笋各种加工;晒笋干、晒笋丝咸菜、烧油焖笋真空保存;院子,屋顶,走廊,农具俨然成了笋干晒场。</p> <p>游走在狭长的小弄(村居里面都是一条条宽不过公尺的小路,仅够二人照会,房子里面套着房子,整村贯通),看到一对老夫妇正在院外临时搭起的黄土灶上起火烤毛笋,我随口问一句:“老人家,这样一锅能烧多少斤?”老人说:“一百斤左右”。“这么多啊,这要是拿回城里烧,估计得一整天了。”老人立马说“你去把笋买来,我这里烧熟带走好了”,“那多不好意思”,“没什么的,我们这里柴管够,灶反正搭好的,你只管去买来好了”。我自然不愿冒昧打扰,谢过他们的好意,正要离开,闻到灶边的雪菜阵阵飘香,黄的诱人,就问他们雪菜卖不卖,老人说你要的话我送你好了,我说我只想买,问她怎么卖?她说别人在卖十元一瓶(一斤左右),我说给我拿二瓶吧,老人转身给了我三瓶,说一瓶送我。拎着咸菜离开时,他们还在身后叮嘱“你什么时候买了毛笋只管拿来烧好了,很方便的啊”。</p> <p>走尽曲曲弯弯的小巷,看到一个大院子里晒满了笋干,就拐了进去。一对老年夫妇在院子里烧火、洗笋,我对老人说想拍照,老人说你拍吧,拍完了拿一棵笋回去吃,边说边起身不顾我阻拦坚持挑了一棵大黄泥拱笋装进塑料袋,我问老人“这些笋都是你挖的吗?”他说是的,我说七十岁多了吗?他说八十四了。不好意思白拿,我问老人买了十斤笋干,因为还没晒干,老人约我四天后再去,到时他给我晒好了留着。</p> <p>四天后的早上,我如约来到大雷。因为比较早,就拐上了竹山。陆续有村民挑着挖好的笋下来,满头大汗。也有村民刚上山,征得一位阿姨的同意我跟她去挖笋,路上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一大堆暴裂的黄土下露出一截嫩黄的笋头,阿姨说下面是一棵黄泥拱笋,但是别人家的,不能挖。一圈下来,一共挖到三棵,下山时她挑一棵最大的要送我,坚辞无果,我只能说我还要看人家挖笋,拿着笋在山上瞎遛跶会被人误会是偷的,她只能作罢,随即帮我拦下一户上山挖笋的村民,告诉他我想跟着去挖笋,就这样把我友情摆渡过去了!</p><p>跟着村人在山上转了一小时,没有一棵毛笋是我找到的,悻悻然下山。</p> <p>找到老人拿上笋干出来,看到路口有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姑娘趴在椅子上吃苹果,她看到我笑了笑,我说小美女你吃苹果啊?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几分钟后,身后传来了“阿姨,阿姨”的叫声,我回头,小姑娘提着一只兔笼向我追来,“阿姨,这只小兔子送给你”!我说我不要你自己玩吧,她就在我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我走,我问她:“不能跟陌生人走的,爸爸妈妈有告诉过你吗?”她不语,只管跟我走。要不是她太奶奶把她逮回家去,估计就这么着跟我走了。</p> <p>如果说每一块土地都自带符号,那么大雷这个地域符号应该是“热情好客,勤劳友善,纯朴坚韧”,他们坚守着这块土地,等待山外孩子们度假式的回归。自然,最密集的回归潮是春天毛笋期,孩子们带着亲朋、同事纷至踏来,在品尝大雷黄泥拱的同时,领略当地民风!</p> <p>美食,固然能留住人的胃,但比美食更值得咀嚼和回味的却是这里的人!这点,于我深有体会——因为这些人,我记住了这个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