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仰光 茵莱湖 蒲甘</p> <p>下午抵达仰光机场,在市区找了个青旅住下,这一切都不要我操心,驴头姚樊都会搞定。青旅位置在老市中心(离小金塔不远)。</p><p>图中是仰光河通向大海。</p> <p>大街尽头是小金塔,马路右边是白色的市政厅大楼。</p> <p>我上街用美元换缅币,大概是一美元换一千二百多缅币。找到一个银行门口的ATM机,就把二百美元塞了进去,等缅甸币出来。出来厚厚一叠,我把它取走去,整理货币,没顾及机器又吐出一叠,等我发现取时,机器又把钱缩回去了。没有考虑钱的比值(会出来那么多),这下麻烦了,银行又关门,我找来了同行的两个女孩,找到保安拍照留存。第二天等银行开门女孩用英文与他们交涉,银行要我们去总行解决(隔几条街)总行一个会中文的香港人接待了我们。承认事实,并把钱付给了我。</p> <p>仰光是缅甸最大的城市,有七百多万人口。原本是首都,在2005年当时的军政府把首都迁到了内比都。</p><p>图片中的建筑是高等法院,那是个英国殖民时代的老建筑。</p> <p>下午我们去了皇家湖,远处是卡拉威皇宫(就是水面上的凤凰楼船)</p> <p>最著名的大金塔的大门(东西南北各一座),所以游览大金塔一定要认准门,不然转塔后走错门,会被有着相同建筑的大门和通道搞的晕头转向。</p> <p>进入大门后,就步入这有着飞檐翘角的绿色屋顶的长廊里,逐级向上到达大金塔下。</p> <p>瑞光大金塔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爪哇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三大佛教遗迹。</p><p>塔高112米,塔基115米见方。用七吨黄金制成的金珀铺成,成为世界瑰宝。</p> <p>佛教徒和游客们在转塔。大金塔周围六十四座小塔拱卫。</p> <p>夜色下辉煌的大金塔是仰光市的标志。</p> <p>卧佛的大脚丫上雕刻有108个吉祥图,寓意要为人类驱除108种的烦恼。</p> <p>晚上要去坐夜班汽车去茵莱湖了,白天去了昂山市场,我们六个人一起购了缅甸人的服饰,女孩买裙(特敏)。男的买一二三裤(笼基)。它是一块布围身,然后在腰上一二三扎紧。</p> <p>看,我们像不像缅甸人,以至于后来在泰国的街上走,店小二双手合什,对我招呼“敏格拉巴”(您好!)。</p><p>我的右一是武汉的小许,右二是湖南的,最边的是安庆的朵朵。</p> <p>和驴头姚樊(右)和小张(左)合影。两人都是重庆人,也是发小,姚是研究生,张在上海张江做IT,典型的张江男。</p> <p>仰光北区汽车站离市区很远,乱哄哄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去茵莱湖的车子。</p><p>清晨天没亮,汽车就把我们丢在一个没有灯光的路口说是到了。下得车来漆黑一片,几个男子打着手电筒围了上来,要我们出钱买景区费,我们不理解,回答说,半夜买什么票,他们就一直跟着,嘴里嘟嘟囔囔,我们六个不出声,默默的行走,心中还真有些害怕,他们是什么人呢?女孩朵朵拿着手机,在谷歌地图的指引下我们进入了娘水镇,跟着的男子也不跟随了,这让我们惊慌的心有了些安定。旅馆都闭着门,女孩们敲了好几家民宿,才把我们安顿了下来,这时天已亮了。</p> <p>白天我们才知道,到这里游览茵莱湖的确需要向游客收取10美元的旅游费,一般在汽车站,我们庆幸半夜里逃避了。</p> <p>茵莱湖是缅甸西北撣邦高原的一个湖泊,三面环山,海拔970米,面积达116平方公里,是缅甸旅游线上一颗明珠。我们吃过早餐就去码头租了一条船,15美元包一天(再负责两名船工吃饭和小费),真是太便宜了,如让旅馆老板租起码25美元。</p><p><br></p> <p>深邃的蓝天下,红嘴江鸥,你可否听见,我们的歌喉嘹亮。</p><p>湖边吊脚楼中,美丽的姑娘,你可否看见,我们的舞姿倩靓。</p><p>连早起的月儿,与鸟儿般的游人一起,呼唤出,茵莱湖的霞光万丈。</p><p>我们的小船尽能载八人,六个游客加一个向导和一个船工。</p> <p>这几张图是湖上渔民特色撒网表演,遇到色友,付点钱,让你拍摄到过瘾。</p> <p>水上高脚屋人家,湖水暴涨时也安然无恙。家家出门靠船。和柬埔寨的洞里萨湖的民居如同一出。</p> <p>水上流动商店</p> <p>小鲜肉驴头―姚樊,有东洋腔调,我写打油诗一首调侃他。东洋武士曾猖狂,</p><p> 如今已成小模样,</p><p> 串到缅国来做秀,</p><p> 和服顿改笼基装。</p> <p>在游览中参观水上人家,土法纺织,手工作坊,水上交易,感到当地物质匮乏,百姓生活水平低下。还参观了猫跳寺(画中的)</p> <p><br></p><p>缅甸人信奉小乘佛教。男人一生必须去寺院出家一次,大概在九,十岁剃度出家,哪怕几周几月,然后还俗。</p> <p><br></p><p>小乘佛教严格应称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汉传佛教)相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小乘佛教的寺院只供奉佛祖释迦摩尼一尊佛),东南亚五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南部一些地区都流行上座部佛教,越南北方历史上受天朝影响大,流行汉传佛教。</p> <p><br></p><p>尼姑们如出家就不能还俗,一般贫困人家的女孩子有去当尼姑的。</p> <p>我们住的民居外,见到化缘的小和尚们。</p> <p>骑自行车去湖边山上的红山葡萄酒庄,这也是茵莱湖旅游线上的打卡点。来这里的西方人居多。一边在酒巴品葡萄酒,一边等看夕阳西下。在湖中的船上,送夕阳落山,一条条长尾船竞相奔驰,与瓯鸟齐飞,一天的游程在暮色中结束了。</p> <p>小伙伴们的行程太慢了,影响我的计划,决定离开他们几天,先行去往佛国圣地蒲甘。</p><p>汽车翻越一千三百多米的崇山竣岭来到来伊洛瓦底江畔的大平原。历史在这里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蒲甘王国。清晨的日出让我惊呆了。</p> <p>这座坐落于伊洛瓦底江左岸的缅甸中部的城市,有着历史的悠久。早在公元9世纪中期就已经是当地的蒲甘国王城,公元11世纪,笃信佛教的阿奴律陀王征服了蒲甘王国,把小乘佛教立为国教,并且开始在这里兴建佛塔,在他之后的多位国王(长达240年)都在这里兴建寺院佛塔,(还有大量民间信徒建的佛塔)。据统计,历史上蒲甘城以及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中,共兴建了佛塔超过一万座,目前尚存2000座,因此蒲甘也被称为万塔之城。</p> <p>我在蒲甘新城下了车,交了20美元的古城保护费,再坐出租车去北面十几公里的娘烏古镇(游客大多下榻于此),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并借好自行车,准备明天清晨去迎万塔国的日出。</p> <p>清晨四点半天还未亮,我一人骑自行车出发,出城一路向南,我没有谷歌地图,拿着老板给了简易地图,标着瑞山尼塔的方位,半小时后看到游人多了,汽车,摩托车多了,景点便到了。脱鞋装在背包里,赤脚爬上佛塔,</p> <p>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早已长枪短炮的占据有利位置,迎接佛都的日出。</p> <p>海狮顶球</p> <p>马车和热气球不是穷游人的项目,拍个照就得了。</p> <p>看完日出回,我骑车回到旅馆用早餐,然后睡觉。</p><p>等到下午二点,我再出发去参观,并且到达观落日最佳地―帕塔达塔。</p> <p>阿南达寺(最精美的)</p> <p>这张画我最喜欢,成为我电脑的屏保。</p> <p>下午,景区人很少,我骑自行车可随意爬塔,照规矩是要赤脚的,在爬此塔时忘了脱鞋,只听得路上一个西方人,对着我挥着手大吼,我才明白自己犯规了。</p> <p>达玛央吉佛塔是蒲甘佛都中最年轻的(七百多年的历史)</p> <p>伊洛瓦底江的黄昏,夕阳下的綄莎女</p> <p>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第一大江,全长2170公里,其源有二,东源是发源于西藏东南的察隅(独龙江)恩梅开江,西源是发源于缅北山区(迈立开江),两江在密支那北交汇称伊洛瓦底江,水系流域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国家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是缅甸的母亲河。大江在伊省和仰光省形成河口三角洲,汇入安达曼海。</p> <p>由于缅甸经济不发达,伊江没有遭到过度开发,有着自然的美。</p><p>到此,我已走过东南亚五条大江的第四条江。(河内的红河,跨国的湄公河,泰国的湄南河),还有在缅甸的一条大江―温尔萨江,不在游程中没有到达,但它的上游就是我国的怒江,我倒是经过的。</p> <p>伊江中下游地处平原地带,有着良好的通航条件,自北部的密支那到入海口的中下游都能通航,其运输量在缅甸全国占很大的比重。</p> <p>我决定化35美元坐船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请旅店老板替我购好票,第二天清晨5点,有车接我去良烏码头,一条能容六七十人的客船仅有18位客人,都是欧美游客。</p><p>在船上迎伊罗瓦底江的日出日落。</p> <p>船上的老外们慵懒的晒太阳,读小说,静静的,一派西方人的方式。这种坐船旅游的体验今后也会像我国的大江大河一样,会慢慢的消失。本打算在湄公河的琅勃拉邦坐船去泰国的。所以在这里不选择10美元坐车去曼德勒,而化35美元选择坐船去曼德勒,就是这个原因。</p> <p>船上管早餐中餐和下午茶。一路上观江景也显得有些无聊。</p> <p>在船上十八个客人中只有我和冯女士是中国人(在拍照的那个红衣女)。所以一路上互相为对方拍照,也知道她是北京某大学的老师,假期来东南亚,喜欢独自一人行走(和西方人一样)</p> <p>傍晚时分,船过曼德勒伊江大桥,曼德勒到了。</p> <p>曼德勒地处缅甸国的中心,是第二大城市,交通枢纽。(类似于武汉)。也是英国殖民前的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1752~1885)的都城。</p><p>下船后我和冯老师一起等候她预定的旅馆的派车。开始了三天的曼德勒之旅。</p><p>图中江对岸实皆山上的大大小小的佛像佛塔,错落有致,金碧辉煌,那是过去撣邦小国的古城,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