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佳木斯市第二中学“停课不停学”的关键时期,我校同学们“居家学习”的状态渐入佳境,这其中少不了这样一群人的默默耕耘和辛勤付出,这就是我们这些敬爱又可爱的老师们。</p><p> 这段时间,老师担任着多重的角色,既是防控知识教育的“宣传员”,又是学生家长情绪的“疏导员”。既是学习规划教育的“辅导员”,又是生活习惯养成的“引导员”。承担着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间信息上通下达的职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们来看一下近期超人老师的工作清单</p> <p>1.每日准点上报班级学生健康情况。</p><p>2.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没有及时回复的家长。</p><p>3.外地返回学生及家长各类信息的登记与更新。</p><p>4.时时关注疫情最新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p><p>5.联系家长传达学校通知。</p><p>6.电话连线外地学生,确定行程与返回日期。</p><p>7.提醒返回学生及家长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p><p>8.每日统计、报送省市级各种信息报表。</p><p>9.准备每天网络授课及作业批改与答疑。</p><p>10.网络备课、网络出试卷及网络教研。</p><p>11.随时在线查看学生听课、眼操和间操情况。如有缺课及时和家长学生联系。</p><p>12.准备班会。</p><p>13.个别学生与家长的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等。</p> <p> 不仅仅这样,我校大部分教师还要每天面对自己家里的熊孩子们。</p><p> 家里的孩子是中小学生,要关注孩子的网课学习;家里的孩子是学龄前儿童,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提防孩子冲进直播课堂; 还有教师家中既有小学生又有学龄前儿童,多头忙;还有夫妻双方都是教师,家里还有自己的孩子上课,脑补他们的直播课画面,一定热闹、凌乱而又充满“生机”!</p> <p> 教师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如疫情的发展、网络教学任务、办公的新形式、每日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业和家长的诉求、自己的家庭或其他方面等。网络授课进行时,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和压力,二中心理支持中心送您几剂心理调试贴,助您平复情绪,减缓压力。</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五一前的网络授课总算“熬”下来了,疫情何时结束?网课还要上多久,怎样才能撑下来?</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增强(成功的)自信</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自我效能,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人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一种信念,换句话说就是:我能行!你能“熬”下来,就有“熬”下来的成功经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首先,回忆一下你刚刚过去两个月授课过程中成功的细节,想象一下你接下来成功的样子。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常能为某些事情找到原因,原因不在此解读,只要你能为每天那个成功的样子做充分准备,成功就会慢慢地靠近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寻求支持</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我们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怀、支持、照顾时,我们会在心理上感到一种温暖、幸福和积极。这样的一种心理能力可以拓展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心,从而也能够提高我们成功的自信。人,往往是在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中间产生自我效能的感受。在教师钉钉群里,很多老师都提到自己寻求过他人帮助或得到过他人帮助。这样被帮助的经历,相信也带给了大家很多温暖和快乐的幸福感受,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探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记录成功的细节和感受</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录自己网络授课的进步、成功的细节和感受,增加内心对成功喜悦的体验,这样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心,不断的鼓励和肯定自己。如果你在上一个月获得了成功经验,那么会有更大的动力去继续完成下一周的课程。你也可以分享自己上网课的感受,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与大家共享。</p><p><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居家使用电脑手机办公,头昏眼花,慌乱焦虑,出现熬夜失眠等情况,如何保证良好规律的睡眠呢?</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养成定时睡眠的好习惯</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管困不困,每日定时睡觉和起床,慢慢形成规律的生物钟。如果平时没有午睡习惯,那么居家工作期间,也不要午睡,以免影响晚上入睡。中午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冥想音乐做做冥想,让自己元气满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白天进行适当运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被动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的教师来说,最好的休息方式是适度运动,上下午各安排出20分钟左右,以你喜欢的方式和适应的强度做肢体运动,或者到室外空旷安全的地方活动肢体。适当运动有助于大脑接收身体疲惫反应从而增加晚上深度睡眠时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入睡前可以做些放松训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可以搜索选取适合自己的放松音乐,躺在床上后,(可以)试试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放松身心的练习,(有助于睡眠)。</p><p><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上网课之后,“吃货群里”晒美食的基本绝迹了,有的同事说,天天手忙脚乱的,这边备课、直播、批改,那边孩子喊:泡方便面的热水没了!居家办公如何提高效率?</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创造“心理”环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过进行物理设置,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例如选择相对独立安静的工作场所、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穿正式服装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保持边界,张弛有度,劳逸结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按照平时上下班的时间,注意切换工作和生活角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充分沟通,巩固外部支持系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争取家人的理解和同事的支持,增进归属感。当然,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别忘了分点时间给您的家人和孩子,他们是您最坚实的后盾。</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4.除了开展教学任务,还要辅导、关注听课等,如何开展有效的沟通?</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用语音,勤督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以通过钉钉、打电话联系,有时候文字传达信息,容易引起误解和过度解读,语音通话沟通更直接明了,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融洽家校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先接纳,后指导</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特殊时期,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多进行主动联系。当学生表现出担忧和焦虑时,先接纳学生的情绪,允许学生表达,再感同身受表示理解,最后给予具体指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聚人心,齐努力</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充分发挥学生朋辈互助的力量,组织学生紧密团结、互帮互助、群策群力,共同攻克时艰。</p> <p> 回头看看,我们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1、2、3、4月,山河共风雨,日月耀明天。希望家校合力,共克时艰,以非同寻常的角色与使命,迎接非常时期的新学期。我们也要为自己鼓掌啊!我们超人老师真的很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