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周“芝麻微报告”之二</span></p> <p>老苏是我的一位同学,记得在第一次值周时曾提到过他,意犹未尽,本周继续他的“报告”。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当了衢县石梁中学校长,没错,就是金庸先生说的“石梁静岩夜夜心”的那个石梁。三十年后,他还当着石梁中学校长,平时“柔顺”的他,中途还与教委主任“刚强”了几次,而被贬到大洲农职校当了一年副校长。没成想,石梁的父老乡亲不干了,集体上访坚决要请苏校长回石梁。前年,老苏也到点引退了,家长还打算再来个上访挽留,未果。</p><p><br></p> <p>老苏是个公认的好脾气。女同学说他是妥妥的一枚暖男,说“有老苏在,温暖就在”,当年自己居然“有眼无珠”,没把他搞定,致使肥水流入外人田。石中师生的心目中,苏校长就是一个和善的“邻家蜀黍”。</p><p>我们也有同感,有同学来衢,他无特殊情况不会缺席,屈指算算,他作东次数最多,敬酒频次最高,喝高机率最大。有一次,一外地同学莅临江山,我电话召集时,发现那天“忙”的人多,老苏也忙,说可能真的来不了。可酒才一巡,老苏晃着大脑袋推门进来了,还带了一个以前的学生开车。九时许,我们帮着学生抬老苏上车回家。酒席上,老苏一般都是人家调侃的重点对象,他讷于言辞,只管咧嘴傻笑。同学中谁家有困难,有的需要帮忙,有的需要安慰,屁颠屁颠的,虔诚实在的,冲在前面的,往往就是老苏。</p><p>老苏有时也很倔。论官位职务,老苏在我们那一届属于末流之列,就比几个一辈子当普通教师的高一点。要知道,同届同学当中厅级的好几位,处级的可编一个班,九十年代末,金华某县级市有九名常委,一度开会时竟有四名同学赫然在座,可能组织部门也没留意到这个情况。他们私下自己开玩笑,呵呵,常委会成了咱们的班委会,也是醉了。说到这些,老苏咧开大嘴一笑,露出满口“烟牙”,说同学进步当领导俺高兴,扎根山区当教师俺乐意。期间,他也有机会进城当校长,或是改行进机关,一是老苏“倔”意不去,二是石梁人民“强”留不让去,直至他成了石梁中学的一个“图腾”,凝固成了一尊“大神”。</p> <p>说到柔与刚,我们同学多年“观摩”下来,发现老苏的“柔”是真实真诚的,老苏的“刚”也是刻在骨子里。</p><p>他当校长的光辉岁月,可说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因为是“微报告”,这里只说说石梁中学“拉练”的事。</p> <p>上世纪九十年代,老苏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夏令营的较量》,中日两国的孩子各种较量,中国队完败。这让老苏倔劲上来了,奶奶的,我还就不信了,中国我搞不定,那就从我石中抓起。从此,石中开始了气势恢宏的千名师生深山长途拉练,行程有四十公里,而且一拉就是二十六年。老苏不当校长了,拉练的队伍却在延伸,每当“拉练节”来临之际,许多离校的校友师生会自发回来加入队伍中去。拉练路上的熊熊火把,是点亮人生路上最亮的星星。</p> <p>有校友说:石梁中学的拉练,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当初那个和日本孩子较量的拉练了,它早已成为所有石中人的一种青春记忆,一种前行的力量,一种共有的精神因子。</p><p>作家毛芦芦曾是石中的老师,参加了首次拉练,后来早就离校的她参加十多次活动,她也被老苏“柔与刚”自由切换的个性所折服。为此她写了一本长篇报告文学《难忘与你们同行》,记录的就是老苏他们的拉练运动。著名教育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在序言中说:“这本书记录了真实,也记录了中外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p><p>那年秋天的新书发发布会上,琅琅诵读声回荡在石梁中学上空:“我看见终点在前方,我看见胜利在前方,我看见未来在前方……”此时,柔情似水的老苏,也眼含泪水,用他浓浓的石梁普通话参与朗诵。会后,师生的又开始了新的显示刚强的八十里拉练。</p> <p>柔情侠骨,刚毅木讷,这些成语放在老苏身上是合适的。不当校长后,老苏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拉练”历程,他牵头设立了含石梁特色、自身姓名的“泉水叮咚响”公益助学基金。这基金有个奇葩的特点:捐款者和受益方都必须是石中师生校友。</p> <p>老苏还把拉练拉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据他说,还有这些年微信信息图片作证,几十年来除天把特殊情况外,几乎天天拉练,风霜雨雪,从不间断。看起来,在家乡的土地上远足,是多么富有诗意,可真正操作起来,这需要何等的刚柔并济、至大至刚的韧劲呢?这么说,你懂的。</p><p>老苏是语文出身,但我从没看过他写过任何文艺作文。有微信后,他每天或早或晚拉练,每天都要在同学群中发两条内容毫无二致的微信:一条是大家早上好,再加一朵玫瑰,一条是拉练归来。四、五年一直柔中带刚地坚持着,有时一周都没有一人吱声,大家可能也被这种“拉练”弄腻了。可满屏重复的还是这两条,估计老苏也学会了复制,不然手一动,多加一朵玫瑰花会瘦吗?多写一句煽情的文艺话会死吗?</p> <p>有一天,有人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连续两天没看到这两条了。原来老苏拉练摔倒进医院了,大家这才慌了,赶忙派代表补上这几天拉下的玫瑰花,还说出院后要摆酒压惊。</p><p>是啊,屡见不鲜的好,人们往往不大会去珍惜;一旦节奏改变了,才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人,才是最值得用真心守护的。</p><p>说老苏刚硬死倔,其实也是不客观的。疫情以后我们发现,老苏的拉练“老二条”悄悄有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连上三张拉练图途中的图片,天天有变化,他也没有用文字声明过,好像是水到渠成,一切尽在不言中。大伙也很满意,看到石梁山水美图,觉得这比“老二条”柔美太多了。即使无人点赞,满屏的花木葱茏、峻石飞瀑,也能让人赏心悦目。</p> <p>同学们都进入退休期,回首一看,功名利禄成了过眼烟云,仔细琢磨,同学当中最成功的,还当数老苏,无人能出其右。我们设想,下一次同学会就放在石梁开了,让老苏好好带我们“拉练”一次,吸收一点石中的“刚柔”精气神。说不定下一个回合,老苏就会诗由心生,悄悄地拿起笔来,写下“六十年来常入梦”之类的文字,在微信班群中与我们分享了。</p> <p>在这个冷暖自知的人世间,能看见一个刚硬外壳里那最柔软的灵魂,何尝不是三生有幸呢?可爱刚强的老苏,他惊艳了石梁好长的一段时光,但愿今后好长的岁月对他也能温柔以待。</p><p>二0二0年四月二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