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葫芦画瓢要不得

行不择路

在周一学习例会上,甘肃省林科院王总工指出,照葫芦画瓢,形式主义写作,有害有益,要努力克服。<br><br>4月27日上午,甘肃省林科院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在讨论环节,王总工发言:“中共中央的这一通知拨云见日,振聋发瞆。政府机关存在形式主义,我们院也存在形式主义,表现在新闻报道和论文写作中就是照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写作,自己感觉有很多东西,但话到笔下一两行就无的可写了,只好有样学样填些词藻充字数。写完之后,怎么读都找不到多少自己的所思所想。平时审稿中,我要求作者尽量写自己的话,作者则反映‘茶壶煮饺子,心里有,倒不出’。对此,我一直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非常地不明觉厉,感觉很厉害,就是不明白厉害在哪里。今天学习中共中央文件,我突然警醒,问题就是这个不明觉厉。这个不明觉厉极其形象。照葫芦画瓢地写作,自始至终都在不明觉厉。动笔时,感觉故事很好,论题很有意义,但好在哪里,意义如何,不明觉厉;写作中,对于如何凝练主题,如何选择细节叙述故事,如何组织证据阐明论题,如何结论,统统不得要领,亦步亦趋模仿着他人,每个字都透着不明觉厉;完稿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依然不明觉厉。经常照葫芦画瓢,形式主义就会积重难返,永远地不明觉厉!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照葫芦画瓢,不要贪图一笔完成稿件,要先把想到的故事细节或论题证据逐一写下来,反复阅读补充,吃透故事或论题。然后,试着动笔组织细节或证据,不得要领时再找范文学习,体会其中的技巧,切忌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这样多写多练,熟能生巧,形式主义就会潸然离去。写作如此,任何事情概莫能外!”<br><br>王总工分管单位信息工作,兼任某刊主编。王总工多次自言,与很多人一样,也曾深陷写作困难症,至今对于某些特殊文体也免不了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