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城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似乎说乡土有些不“摩登”。</p><p>但是,从上到下我们没有忘记乡土,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与农业农村有关,将近14亿人口的大国,毕竟好多人还得脚踩土地讨生活。高层每年地方考察工作,无论是2017在山西吕梁,还是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黄土地上都留下总书记的脚印。</p><p>“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总书记在云南古生村称赞当地白族民居的庭院“记得住乡愁”,指出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p><p>这些年,作为指向的高考全国卷越来越多关注乡土,2017年全国卷三论述类阅读选用了陆邵明的《留住乡愁》;作者指出“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2019年全国卷3的文学类作品阅读选用了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内容是下乡。这些与顶层的乡村振兴计划不谋而合。</p><p>即将全面推开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分别选了《红楼梦》和《乡土中国》,前者入选,相信很多人没有异议,毕竟是鼎鼎有名的名著。对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入选,好多人可能不理解。这本写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作品,先生在第一章节《乡土本色》中首句就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么,当下21世纪都过去了近20年,这一句话还确切么。教材承担育人功能,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哪些作品能够入选教材,一定是慎之又慎的抉择、甄别。《乡土中国》能够入选,编者自然有原因。</p><p>厚重的黄土高原养育了路遥、陈忠实,脚踏黄土的作家,笔耕不辍,《平凡的世界》诞生了,《白鹿原》问世了。先后荣膺第三届第四届矛盾文学奖,并且一道入选新中国70年70 部长篇小说典藏。是作家的荣幸,也恰恰说明乡土文学的价值。作品中的人物也和作者一样脚踩着黄土,眷恋着黄土。多少作家都是这样,念念不忘自己的地域乡土,赵树理笔下的“山药蛋”,沈从文先生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莫言的高密。只有生长在家乡乡土的大地上,才能长出《小二黑结婚》《边城》《大淖记事》《红高粱》这样的奇珍。你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小二黑”,城里人谁用这个呀,城倒是城,但是偏安一隅。乡土源源不断提供给作家给养,乡土文学永远是文学的母题。</p><p>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久了,免不了压抑。雾霾之下更加渴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一切在乡村都显而易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节假日乡村游十万火爆。乡土正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p><p>“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靖节先生早就为我们设计好了乡村别墅,只等待一颗归去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