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岜沙苗寨,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李海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李海波</h3> 近些年在国内我去过的地方不算少,唯独没到过贵州。日前恰逢贵州省对京津冀游客实行免收景点门票、免收高速公路过路费的优惠政策,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初夏,我和家人一起开始了向往已久的“黔之旅”。第一站便是久闻其名的芭莎苗寨。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距省城贵阳480多公里,部落民族文化深厚,并以“最后的枪手部落”入选“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原生态部落”,也是唯一用镰刀剃头的地方。 岜沙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全村共5个寨子500多户人家2500余人,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芭莎苗寨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蚩尤后裔,九黎部落的一支</b></h3><div><b><br></b></div>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芭莎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芭莎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岜沙最隆重的礼仪——寨门迎宾</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在苗族众多的礼仪当中,最隆重的莫过于吹奏芦笙。而且岜沙迎客不仅要吹芦笙,还要鸣枪。如有宾客来临,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 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告诉村民就要贵客临门了。<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敬树爱树,人树合一”的民族</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岜沙,是苗语中草木繁荣的意思。走进岜沙似乎来到了一个远离凡俗、隔绝喧嚣的圣地。这里人们的生活过得异常宁静安详。岜沙人认为,这得益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森林的荫庇,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每一棵树,爱树敬树已成了芭莎人的习俗。寨里的重大活动和民间节目都在林中举行,每到农历初一、十五芭莎人都要行大礼、祭大树。如今置身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树林,500多户人家的岜沙,苗胞在这片幽静的大森林里时代相传,和睦相处,勤劳俭朴,纺织着一幅幅壮美秀丽的画卷。<br><br> 树是岜沙人生命的象征,“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每个岜沙人在出生后,他的父母就会为他种下一棵树,寓意他生命的开始。这个人死后,寨子的人会把这棵陪伴他一起长大的树砍下来做成他的棺材,裹着遗体埋在密林深处的泥土里,再在上面种上一棵小树。没有坟头,没有墓碑,只有这么一棵常青的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在岜沙人眼里,每一棵树就是一个神灵,他们不仅有灵魂,而且还有生命。越是古老的树木就越具神圣。<br><br> 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举国哀痛。为了修建纪念堂,全国各地都向毛主席敬献名木古树。崇拜树神的岜沙人怀着对领袖的崇敬,把一棵千年古树敬献出去。砍树的当天岜沙人回避不看,从外地请来20多名青年将树砍倒,树身运往北京,树根留在了这里。第二天全寨人都知道了,2000多名男女老少在这里长跪三天三夜不起。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筹建指挥部得知这一举动后被感动。当即拨专款于树址处修建“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即神树亭。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男性留发髻,唯一用镰刀剃头的地方</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岜沙苗寨的男人,不论老少,都保留着留发髻的习俗。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过去没有好的剃发工具,岜沙人就地取材,镰刀成了剃头利器。这次在岜沙我们有幸现场观看了镰刀剃头的过程: 一尺长的刀柄,弯月般的钢刀,刀刃极其锋利,在头皮上晃来闪去,看着就令人心里发怵。这里没有理发座椅,被理发的人直接蹲在地上,“理发师”弯腰弓背,一手扶头,一手操刀,下刀准确,运刀流畅,几分钟功夫,便大功告成,观众们不由地拍手称赞。<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喜枪爱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落</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岜沙人喜好枪支,特别珍惜老枪,谁如果有老祖父、曾祖父留下的枪,就像拥有传家宝一样地被枪手们羡慕不已。岜沙的男子们特别引以为荣的是,前些年县里曾经在别的地方收缴了几大车枪,但岜沙人的火枪却受到特许,15岁以上的男人都可以配枪。最早他们是用火枪来打猎、保卫家园。现在尽管山中已少有猎物,也不存在外族的侵略,但男人们出门仍喜欢带着猎枪。枪,已成为他们的随身饰物,成了他们的图腾、他们的骄傲。火枪还有"礼炮"的功能,凡重大节日庆典岜沙人都会用它朝天空放。鸣火枪的巨响能直入人心,那庄重热烈的气氛远不是锣鼓鞭炮之类所能及。岜沙苗人就这样在自己的古朴、宁静的天地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承袭着生命,一代又一代,成为外人探寻的一处神秘之地。<br>在岜沙,不准任何人偷东西,不能在本村偷也不能到邻村偷,凡毁坏本村名誉,丧失人格气节的,给寨子带来灾难和麻烦的,哪怕是一包玉米,也要被活埋处死。解放之后这样的古规被“三个一百二”所代替,即“一百二十斤米、一百二十斤酒、一百二斤肉”,罚下的物品分给全寨老少享用。芭莎人生性善良,民风淳朴,虽然他们人人有枪,但多少年来从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和偷盗事件,直到现在仍然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里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几个姑娘</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许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来的小伙子抱过,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众的美女!所以,但凡有外乡小伙子来到岜沙,姑娘们会用各种方式挑逗他,让他把岜沙的姑娘抱个够。有时候会有胆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吓得狼狈逃跑,姑娘们就会开心大笑起来。<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芦笙伴舞,鸣枪相和的娱乐方式</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岜沙大寨的后山有一较为开阔的场地——古芦笙堂。这里古树参天,落叶遍地,光影斑驳,是岜沙苗族同胞吹芦笙、踩歌堂或举行重大节日活动的一个神圣场所,它是岜沙人千百年来用双脚踩出来的一片净土。芦笙节期间芭莎的男女老少都会身着苗族盛装来此聚会,吹笙跳舞,以庆祝丰收。芭莎的芦笙小的尺余长,大的长达丈余,须用竹杆撑着才能吹奏。芭莎芦笙,高低音搭配合谐,曲调优美,婉转悠扬。与此同时,全村还要挑选10个枪手,芦笙演奏表演时鸣枪相和。芦笙声、鸟枪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树林,久久回荡。<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夕阳西下。漫步在静谧的林间小道,一天的所见、所闻在脑海里无序地回放。这里深厚的部落文化和优良的古代遗风之所以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得益于千百年来的与世隔绝——岜沙苗寨十几年前才为外界所知。现在天天有大批的游客涌向这里,外面一些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也侵袭着这个淳朴的村寨。但愿岜沙人能够坚守这片净土,若干年后在这里还能感受原汁原味的芭莎文化,这一片片茂密的森林也会万古长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