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培训时间:2020年4月29日</p><p>培训形式:线上培训</p><p>培训对象:爱学习合作机构教师</p><p>培训教师:宋娜娜</p> <p>[思考]一个家长领着孩子来我们机构学习,他们的需求是什么?</p><p>[提示]提分or开发思维;补差or培优。</p> <p>[思考]这两个需求,哪个更重要?更有利于机构的长期发展呢?</p><p>[提示]培优。</p> <p>为什么是培优呢?</p><p>经调查,80分以上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学校知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升学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有小升初的地区更为明显。此时,学生的需求分为两种,一是提高校内成绩,二是拓展培优。而对于机构的长远发展而言,做培优会比做补差更有市场。试想,一个学生如果校内成绩只有60分,他抱着补差的目的来到机构学习,那么当他的成绩提高到90分的时候,他还会不会来?不会的,因为目的达到了。但是培优是无止境的,所以更有利于机构长远发展。</p> <p>还有一个原因——剧场效应</p><p>当坐在前面的人站起来时,后面的人也会跟着站起来。以前没有培训机构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都是在公立学校上学。当第一家培训机构出现之后,一些思想开明的家长,会先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学习,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欸,这个孩子的成绩确实有提高,而且效果还不错,其他家长看到后就会也给孩子报班。</p> <p>所以,高思就采取了这样一个策略:一个小朋友过来想要报班,他需要在前台做一个测试,测试完了之后,最高最高只能进入我们的尖子班,这个尖子班也是分为A和A+的。进了尖子班之后,再通过其它的测试往上升,先升为创新预备班,再升为创新实验班、集训队。创新实验班、集训队就是前面站起来的人。</p><p>大家知道,一、二年级是不太好招生的,但是有一位老师,由于善于利用前面站起来的人(有领导能力的家长),第二学期她的班一下子从五六个人上升到了三十多个人。所以说,前面站起来的人很重要,有助于我们老师、,也有助于我们机构打造一个一个良好的口碑。</p> <p>我们的核心逻辑,除了培优,还有一个分层教学。大家也都身有体会,如果把一个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和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放在一块上课,我们就会觉得很累;而把程度很接近的学生放在一块上课,我们就会觉得很轻松。</p> <p>所以,教学好比开车:</p><p>给层次不齐的学生上课就是在山路上开车,晕晕晕;</p><p>给层次相近的学生上课就是在平路上开车,爽爽爽。</p> <p>教学教学,教学就是教与学。</p><p>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去教,学生又该怎么去学呢?</p><p>教:要做到去给学生搭梯子</p><p>学:要把学过的知识落实了</p> <p>学科特色:</p><p>容易学数学+搭梯子教学法</p><p>就是老师要将复杂的问题拆分成有梯度的简单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并找到解题的方法。</p> <p>搭梯子举例</p><p>〔1〕火柴棒算式(思维突破体系一年级寒假第3讲)</p><p>〔2〕整数分拆(能力强化体系二年级秋季第3讲)</p><p>〔3〕三角形分割(提高体系北师版四年级第4讲)</p> <p>这是一道一年级的题</p><p>[题目要求]移动1根小棍,使等式成立。</p><p>[解题关键]1、4、7、8不能移动。</p> <p>完整的学习闭环包括:</p><p>&温故而知新——复习上讲内容,回顾前序讲次,顺利衔接新课(课堂落实)</p><p>&新课学习——兴趣引入,结合课堂动画、视频,生动知识传授</p><p>&重点梳理——记录课堂重点知识,加深记忆,培养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板书内容)</p><p>&当堂练习——学与练的结合,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例题、习题)</p><p>&复习巩固——知识点当周消化吸收,不遗留问题,逐步提升(自我巩固)</p><p>&学情分析——记录学生成长,见证点滴进步</p> <p>高效学数学——知识点小闭环</p><p>每个知识点都有复习、讲解和练习,真正做到讲得明白并且落实到位:</p><p>前情回顾——知识讲堂——牛刀小试——重点板书</p> <p>4个梯度个性对待,因材施教</p><p>〔1〕能力提高体系:学生课内成绩在70—90分之间,课内知识不扎实,想要提升自己的课内成绩。</p><p>〔2〕能力强化体系:学生课内成绩在90分以上,想要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学习课外拓展的内容,同时巩固课内知识。</p><p>〔3〕思维突破体系:学生数学成绩很优秀,课内成绩不需要操心,家长课外培训意识很强。</p><p>〔4〕思维创新体系:一二线城市,学生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课内成绩不需要操心,家长课外培训意识很强。</p> <p>针对什么程度的学生</p><p>针对有校内成绩需求的学生:</p><p>〔1〕能力提高体系(校内成绩70—90)</p><p>〔2〕能力强化体系(校内成绩90以上)</p><p>针对有校外需求的学生:</p><p>〔1〕思维突破体系(小升初在下学期)</p><p>〔2〕思维创新体系(小升初在上学期)</p> <p>新开体系建议:</p><p>〔1〕基数(满班率)</p><p>〔2〕政策(有无小升初)</p> <p>@基数40人以上,有小升初:</p><p>〔1〕小升初时间:六年级上</p><p>建议体系:思维创新+能力强化</p><p>〔2〕小升初时间:六年级下</p><p>建议体系:思维突破+能力强化</p><p>@基数40人以上,无小升初:</p><p>能力强化+能力提高</p><p>@基数40人以下,有小升初:</p><p>〔1〕小升初时间:六年级上</p><p>建议体系:思维创新</p><p>〔2〕小升初时间:六年级下</p><p>建议体系:思维突破</p><p>@基数40人以下,无小升初:</p><p>能力提高</p> <p>注意:</p><p>〔1〕一二年级学生差别不大,故思维创新、思维突破、能力强化体系差别不大,所以一二年级的创新或突破班这样的高端型班可以向家长说明是定向培养为目的的。</p><p>〔2〕思维创新体系对老师的水平有一定要求,建议配备有课外数学经验的老师。</p><p>〔3〕六年级不要轻易更换体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