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小纪36:诺邓古村的昨夜星辰

懶人國%逍遥王

<p>诺邓是一个偏僻宁静的古老山村,因2012年5月央视热播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介绍了这里的火腿而声名鹊起,此前淘宝网成交量几乎为零的诺邓火腿,价格不仅一飞冲天,而且很难抢到正品,这个隐藏在西南边陲大山深处的小村也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p> <p>↑云龙县的诺邓村口,首先进入眼帘的“千年古盐井”的木牌。顺着指示方向,最先到达的是盐井博物馆。古盐有五类,海盐、井盐、碱盐、池盐、崖盐,诺邓的“诺盐”属于井盐。食盐,现在看来最普通很廉价的日常食品,在历史上却曾是最重要的物资,受到历代皇权的严格管控。诺邓最迟在西汉就已开凿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滇池地区设置益州郡,下设24个县,其中的比苏县的比苏盐井,就是现在的诺邓盐井。这里出产的盐通过茶马古道销往保山、腾冲、大理周边各地,发达的盐业使诺邓成为古时滇西地区商业最为繁荣的村镇之一。</p> <p>↑博物馆门前的制盐大木桶。盐井博物馆不大,前身是盐井坊,中间是古盐井泉眼,始建于西汉。盐井坑洞围栏的四周,墙壁上绘有古法制盐的流程、诺邓盐业历史的图文介绍,还有一些汲卤水煮盐的用具设施。盐井坊的向前不远,是保佑盐井的龙王庙。</p> 龙王庙 <p>盐井龙王庙,位于诺邓北山村口,与其他地方龙王庙多用于祈求风调雨顺不同,这里的龙王庙是用来祈求不下雨的,当地人俗称旱龙王。据说下雨会导致盐井中卤水的浓度下降,所以修建此龙王庙来祈求少雨。</p> <p>↑龙王庙前的村民摊位↓,售卖本地的井盐、火腿、手工艺品和饮料等。</p> <p>↑悬挂在摊位上的结晶盐柱</p> <p>↑摆放在摊位上的大盐块,应该是用于牲畜食用,但是摊主说可以用来泡脚,去皮和减肥。</p> <p>↑草鞋</p> <p>↑诺邓火腿的精致小包装</p> <p>↑龙王庙↓,近几年刚刚修整一新,这里曾经是热闹的盐厂旧址</p> <p>↑“彩云南现”的戏台↓</p> <p>↑高大的土烟囱矗立庙中,直指苍穹,似乎在问老天:谁还记得昨夜的璀璨星辰?</p> <p>↑卤脉龙王,主管五井卤脉</p> 客栈 <p>诺邓古村中可以住宿,大多分布在通往玉皇阁的茶马古道四周和大青树的附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富有各自特色的民宿与客栈。一个地方是否遭遇繁华,不在其规模大小,而在于住宿的旅店多寡。</p> <p>↑村正中的大青树,风霜雨雪,阅尽世间冷暖沧桑</p> <p>↑大青树客栈,最出名的是古色古香的厚重大木床,最早的网上攻略曾说能够让人“一觉睡入汉唐明清时”。</p> <p>不少人喜欢住在北山坡上的客栈,一层的路边门面是小商店和饭馆,里面和负一层是客房、回廊、观台、小院,以及袅娜着青烟的厨房。</p><p>凭窗、凭栏都能远眺云舒云卷,</p><p>或坐、或卧都可神游悠悠时光。</p> <p>↑归真小筑,2014年第一次去诺邓的时候,曾经隔着老远就听见院子里面的吉他声声,闻声拜访时还曾与老板聊过江湖岁月。谁知今年去诺邓时,竟已院墙封堵,杳如黄鹤了。</p> 诺邓火腿 <p>由于山村条件,村中大多是食宿店,住宿的地方也可以吃饭。诺邓火腿由于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声名渐起。许多食宿店和民居家中于是都高高挂起了“诺邓火腿”。</p> <p>↑诺邓火腿,采用当地的土猪后腿,用富含“钾”的诺邓食盐反复揉制,放在专门通风干燥的房屋里储存。上好的火腿放置三年以上就可生吃,时间越长,只要保存得当,火腿的香味就更加醇厚。</p> <p>↑来一碗肉沫火腿面,也相当滋味。</p> <p>本地村民家中的自制火腿无疑是最好吃的,一般都是供不应求,正月还没完,火腿就卖完了,不太可能腌制三年还卖不掉的。有的商人就从外地买来一些火腿,在家里略微加工并悬挂一段时间,再当成本地正宗的诺邓火腿卖给需要的人。</p> <p>↑真正的本村自制火腿用刀切割开以后香气四溢,院子中或者房间里两三米外就能闻得到,如果再经过烧煮煎炒,更是满满到处都是火腿香味。其他类的“诺邓火腿”仅凭气味就要差得很多。很多村民家里都会存放一个火腿不卖,过年过节切割一部分,自家享受😄</p> 人文与民居 <p>走进诺邓,就会发现,这里还是一处人杰地灵、文风鼎盛、诗书传家的地方,明清两代,举人秀才人才辈出,在大西南如此边远山村中实属难能可贵。康熙乾隆年间名噪一时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滇中一儒杰”的黄桂就是诺邓人;至今保存完好的黄氏题名坊也成了最有力的人文凭证: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寨,魅力远不只在舌尖上。</p> <p>↑黄氏题名坊,位于小村中央,正面有“世大夫第”,盐课提举司的官衙设立其中。明朝廷1383年时在全国总共设置七个“盐课提举司”,诺邓就是其中之一。“大夫”是古代的高级官阶称号,“世大夫第”是清代高级文职官阶者的一种身份的自我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标识。</p> <p>↑盐课提举司,是明清掌管食盐的产、运、销的机构,设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等官。下辖各盐仓、盐场和各盐课司。明代在四川、广东海北(广州)、黑盐井(楚雄)、白盐井(姚安)、安宁、五井(大理)、察罕脑儿、辽东7处,设盐课提举司,职掌盐务,提举一人,官从五品。</p> <p>↑“五井”,即“云龙五井”:诺邓井、顺荡井、山井、大井、师井,到了明嘉靖时期,再增加石门井、宝丰井、天耳井,共成八大盐井,但习惯上仍称为“五井”。明朝“五井盐课提举司”设在诺邓。“五井”在古代云南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原因就是它产盐。在唐代,吐蕃王朝(618-842年)看好大理地区包括“诺盐”在内的丰富资源,南向扩张势力,结好南诏国(738-902年),与中原大唐王朝分庭抗礼;到了清末,也常能看到英国生产的布匹与五井生产的盐巴在中缅交界的街场上进行经贸交换。</p> <p>↑题名坊的背面,题有“科贡传家”。有清一代,诺邓村的黄氏门中出过两进士、五举人及上百名秀才。一个深山中的白族小村,何以有如此盛行的文风,何以出现如此众多的名士?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p> <p>↑三坊一照壁,通往黄绍魁旧居</p> <p>↑进士黄绍魁旧居。客厅。黄绍魁(1727-?)是诺邓村人,清朝政治人物。1752年举人,1760年进士,1769年任顺天府(北京地区)宁河县知县,治理水患,建桥修路,勤政恤民。1775年升任刑部广西司主政,后任广东提举,敕授文林郎,赠承德郎。黄绍魁关心家乡教育和礼乐教化,曾为诺邓文庙重塑孔子金身,修建棂星门、文昌宫等。</p> <p>↑进士黄绍魁旧居。客厅木雕。</p> <p>↑进士黄绍魁旧居。天井小院。</p> <p>↑四合院↓</p> <p>↑黄桂故居。诺邓黄氏的先祖黄孟通是福建人,明朝1466年时到诺邓任职五井提举,后代留籍诺邓,繁衍成为一大家族。黄桂(1700-1775)是黄孟通第十代孙,1747年中举,饱学诗儒,著述丰硕,有“滇中一儒杰”之美称,致力振兴家乡教育,并倡导修建孔庙与崇圣宫。云龙县历史上第一名进士马锦文是他的学生,第二名进士黄绍魁是他的侄辈。</p> <p>↑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小青树客栈。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以雕版、印刷、工艺美术藏品为主,并藏有乾隆年间的匾额。</p> 玉皇阁古建群 <p>玉皇阁古建群,坐落在诺邓古村山巅,由棂星门、孔庙、关帝庙、玉皇阁大殿、静室、弥勒殿等组成,是以道教为主,融儒家、释教为一体的众多建筑。始建于明嘉庆年间(1522-1566),明末清时,多次扩建、维修、受损、修复,民国时又重修了关帝庙。虽然在岁月的磨砺中,显得有些斑驳落寞,但依然可以从倔强的砖石堆砌中,感觉到昔日的精美壮观和磅礴凌云之势。</p> <p>↑诺邓棂星门,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和最古老的“棂星门”建筑,始建于清初,四柱三楹,飞檐斗拱。棂星门前题“腾蛟”、背题“起凤”,因此又叫“腾蛟、起凤”坊。</p> <p>↑路边神龛↓</p> <p>从棂星门拾阶而上,999个台阶后抵达文庙。</p> 文庙秋阳 <p>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每一州、府、县治所在地都有孔庙或文庙,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p> <p>↑文庙礼门上,悬挂着古诺邓文人所题“江汉秋阳”匾额。1古时文庙的选址都有统一的建制,在一个小村中建立文庙,纯属古代礼制中的特许特例;2文庙至圣宫中供奉的“布衣孔子”,与众不同;3诺邓文庙与武庙合建在一起,文武并列,在全国文庙中极其少见;4文庙建筑形式精致庄严,古朴典雅。所以,“文庙秋阳”成为了诺邓一景。</p> <p>↑文庙秋阳,不仅仅是秋天的大太阳,看来还包涵着古代诺邓文人“致远清高”的情怀。</p> <p>↑文庙里供奉着的是‘布衣孔子’↓,不同于外地文庙中帝王衣冠的孔子塑像。据传塑像中还含有进士黄绍魁远从山东曲阜孔子家乡取来的泥土。</p> <p>↑文庙与武庙之间是一间宽敞的厨房,似乎学校刚搬走不久。寺院中除了极少的游客,从没遇到过本地村民,但能够感觉到,还有人在此居住和生活。</p> <p>↑据说厨房曾是原先学生们自己做饭的地方</p> <p>↑厨房门口的小石像。</p> <p>↑武庙↓,武庙与文庙,独立成院,隔墙相邻。建于1931年。</p> <p>↑正中供奉的是头戴金冠、赤脸乌须的关公塑像,两边是周仓和关苞。</p> <p>↑曾经的校舍↓,文庙旁的启蒙学堂和玉皇阁的许多房间早年曾经做过校舍,现在空无一物</p> 玉皇阁 <p>诺邓玉皇阁,始建于1522年的明嘉靖年间,明清两朝多次修复。三层阁楼式建筑,建在两米高的方形台基上,重檐歇山顶,雕花斗拱,面阔13.8米,进深13.3米,高16.4米。</p> <p>↑玉皇阁的庭院内植有明代的梅树、翠柏、紫薇、金桂等。</p> <p>↑庭院内,爬背上肩的小狮子</p> <p>↑玉皇阁的内顶“玉阁星图”,大殿顶层彩绘的二十八星宿图,是为诺邓一绝。在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p> <p>↑外墙壁窗</p> <p>↑玉皇阁后侧↓</p> <p>↑玉皇阁的檐角</p> <p>↑玉皇阁附近散落的古建构件↓</p> <p>↑玉皇阁的侧殿,也曾做过学校的课堂。民国初年小学设在这里以后,玉皇阁古建筑群变成了诺邓古村和附近乡里的文化教育中心,直至前两年才将学校搬迁到棂星门的一侧。</p> <p>↑“五云首山”匾额。五云即指“云龙五井”,玉皇阁周围古木参天,老树虬枝,最老的树龄已逾800年,春夏绿树成荫,秋季色彩斑斓,“五云红叶”成为当地一景,所以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被古代文人誉为“五云首山”。</p> <p>↑布满苔藓的石阶石栏,刻录着岁月无声</p> <p>如今的云南要进一步加快重建诺邓古村,再现当年茶马古道繁华重镇的风采。不知道原汁原味的昨夜星辰还能等你多久?欢迎欣赏诺邓姊妹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2wie53yk?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大理小纪35:诺邓古村的空谷足音</a></p>